第191章 佛門大會25_皆付笑談中之逝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91章 佛門大會25(1 / 2)

七日時光轉瞬即逝。

在此期間,各方江湖勢力不斷的向潭柘寺集結,遇到形似無為教徒者,起初還有不少人先禮後兵,問詢確認之後再決定是否動手。隨著矛盾的加劇、殺戮的擴張,一個個都急紅了眼,話不多說、殺之後快的風氣愈演愈烈,打殺目標不再局限於無為教一家。無為教是公敵,可是身為江湖中人,公敵之外,誰還沒個幾家私仇。部分行事無所顧忌的莽夫更是直接衝入會場,向金心為首的近百名無為教徒尋仇,結果均被陳寅率兵打發。而事實上除了金心,在此期間其他無為教骨乾一概未有現身。

蕭正陽、梁筠竹協同潭柘寺眾僧巡查山林,無果;沐炑、公冶世英、東方燕在群雄之中尋找蛛絲馬跡,無果;留心言聯絡朝臣,打探消息,無果;留彥清、留遠率領百十名精英子弟,四處尋仇無為教,卷入多起血拚,多有死傷。

此外,同無為教直接間接皆無仇怨、對佛門大會大失所望的江湖看客們敗興而歸,乘興複來。

圓月皎潔,寒光如冰。

公冶世英依窗望月,神遊天外,近來他的腦海中總是時不時的就會浮現出一張清冷如皎月的麵孔。

“看什麼看得這麼入迷?”

公冶世英猛然回神,發現身子暖暖的,肩頭不知何時多了件寬厚的披風,“哎喲小白!差點把小爺給嚇死!你這鬼樣大晚上走來走去也就算了,關鍵是走路還不出聲,這不是存心在嚇唬人嗎!”他故作誇張,以掩蓋心虛,方才腦中所想,是他唯一不敢坦然麵對蕭正陽的心結,一個不受控製的心結。

蕭正陽笑道:“不是我走路不出聲,是你看月亮看得太入神了!嗯,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圓,確實漂亮!”

說話間,前廳傳來憤怒的咆哮聲,公冶世英順勢轉移話題:“吼叫的可是大塊頭?”

蕭正陽搖頭歎道:“應該是他!”

“小白,近來我有種很不好的預感,總感覺會有大事要發生!”

“我也是!”

“咱們過去看看?”

“嗯,好。”

蕭正陽、公冶世英前腳剛到,東方燕、梁筠竹等人也陸續聞聲而來。

正廳之上,鮮血四淌,腥味衝鼻,刀俠莊子弟或躺、或坐、或站、或痛苦呻吟、或翻滾慘叫……場麵驚心動魄、慘不忍睹,對眾人的視覺、聽覺、嗅覺都造成了強烈的衝擊。留心言一改往日輕佻無狀,一言不發,神色異常嚴肅;留彥清、留遠眉頭深鎖、麵皮緊繃、呼吸粗重;一名人高馬大的壯漢情緒外泄,不住跺腳、咒罵不休。

公冶世英不忍多看,搖頭輕歎,腦中忽然閃過一道靈光,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從何說起,靈光來得快去得也快,拍著額頭,努力捕捉著那一絲捉摸不定的靈感。

東方燕關切問道:“世英哥哥你怎麼了?”

公冶世英含胸抄手,來回踱走,慢條斯理地坐下,還沒坐穩又急急站起,做張做勢地呡著茶水,忽而又匆匆放下,重複多次,終於開口道:“燕兒,快把筆墨紙硯拿來!”

“嗯?噢!”東方燕不明所以,仍是照做。

“多拿些紙!”

“知道了!”不消多時,東方燕便捧來了文房四寶,“世英哥哥,給!”

“把紙全部鋪在地上!”

“鋪在地上?”

“先鋪上再說!”

“噢!”

公冶世英俯身提筆蘸墨,如雕塑般怔立原地,望著鋪排在地上的白紙遲遲不落筆,自言自語道:“先從頭到尾把整件事情重新捋一遍:一、皇帝下旨舉辦佛會……不對!不對不對不對……應該從聯名上疏開始算起……對!就應該從聯名上疏開始算起。”公冶世英如得了魔怔般旁若無人的顧自念叨、落筆勾畫,“一、一群當官的再三聯名上疏請求舉辦佛會;二、皇帝同意舉辦佛會;三、八方僧俗雲集潭柘寺;四、佛門大會如期舉辦;五、一邊是論佛弘法,一邊是報仇雪恨。

“假設佛會是墨煙海攛掇起來的,那麼、那麼聯名上疏的官員中必有聽命於他的人……可是他為何要攛掇這麼一場佛會?到底有什麼用意呢?

“假設皇帝從一開始就知道是墨煙海在背後搗鬼,那他同意舉辦佛會就可以理解成是將計就計,可是從深廷宮變等一係列事情上麵來看,不像是一早就知情的樣子……皇帝既不知情,那他同意舉辦佛會的原因是什麼?他素來對佛門厭惡的緊,又是什麼讓他有了這麼大的轉變?之前彥清小師叔說過,皇帝以過猶不及、剛柔互濟的手段整肅佛門蕪濫……這個說法不無道理,佛會本身其實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如果能圓滿落幕,並成功編撰出‘嘉靖佛典’,一來能讓偌大的佛門一夜之間重獲尊榮、重煥榮光,甚至蓋過以往任何一個佛門盛隆的時代,二來也能彰顯帝王雄才、朝廷氣度、盛世氣象……還有,那個時候黃崗梁之役尚未爆發,連苗頭都還沒有,無為教正處鼎盛時期,風頭正盛、蠢蠢欲動,正愁沒個合適的契機,一旦得知佛門大會的消息,正中下懷。對於皇帝而言,佛門大會就是個魚餌,釣的就是無為教這條大魚,當真是一舉多得的好手段……不對!不對不對,楊斷北又不傻,不可能看不出這是個圈套,來是一定的,但絕對是在做好充分準備之後才會來參加佛門大會……可是經過黃崗梁一役無為教聲勢一落千丈,大不如前,這個檔口來參加佛會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就算是有非來不可的理由,也不該如此明目張膽!哎小白,這些天除了金心,你有見過熎焱、水淼、圴垚和那十二個羅漢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蕭正陽道:“沒有!”

公冶世英又問道:“炑姨、心姨、遠伯伯,你們見過嗎?”

沐炑道:“沒有!”

留心言道:“我也沒有!”

留遠道:“沒見過!”

公冶世英道:“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這些天隻是解決了一些無為教的小嘍嘍,正主根本就沒現過身,所謂的血拚大部分都是江湖同道們在自相殘殺?”

“這……”

公冶世英重新落筆勾畫,顧自念叨:“佛門大會、佛門大會、佛門大會……還得從頭論起,佛門大會是墨煙海挑起的,他才是這一切的主導者……再往前推呢,深廷宮變、黃崗梁之役,再加上現在的佛門大會,三件事情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墨煙海一手謀劃的,除此之外,還有彆的……年初皇帝同意舉辦佛門大會,緊接著峨眉清貧師太被擒,峨眉、青城二派相繼出手救援,拉開了黃崗梁之役的序幕。結果,中原武林死傷達二十餘萬,朝廷還撤銷延續了近兩百年的武林盟主,整個武林人心一散再散,徹底喪失凝聚力;而無為教同樣損失慘重、元氣大傷、銳氣重挫,被迫低頭依附於他人;雙方結下不死不休的仇恨……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哈哈哈哈,小爺終於找到了墨煙海在黃崗梁之役上所圖為何,他是在為佛門大會做鋪墊!

“再看深廷宮變,皇帝險些喪命,朝野震蕩,天下震驚,百官自危,萬民心慌。以此類推,佛門大會的背後必定也隱藏著一個驚天陰謀……江湖、宮廷、朝堂、民間、佛門,幾乎涵蓋了所有方麵。

“如果把這場佛會比作成一碗藥,墨煙海就是診病開方的大夫,上疏群臣是藥方,皇帝是煎藥夥計,無為教是煎藥的碳火,與會僧侶是藥引,江湖群豪、朝廷兵將是君臣佐使各味藥,而這碗藥是給整個天下吃的,至於療效,怕是一碗毒藥!”公冶世英望著一地如畫符般的紙箋,雙眉時軒時皺,笑容肅容交相更替。

留彥清認真觀察了許久,開口道:“我與你的想法有些不同,深廷宮變事發不久,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此時若再爆出牽涉朝廷、江湖、佛門的潭柘寺之亂,對穩定江山社稷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眼下這個檔口皇上才是最不願意見到動亂爆發的那個人。”

公冶世英道:“事到如今,皇帝之前的想法變化還重要麼?他接下來會如何應對還用想麼?”

“什麼意思?”

“總而言之一句話,墨煙海有陰謀,皇帝在應對,無為教充其量是一顆有自己想法的棋子。至於陰謀是什麼,又如何應對,我們這樣想是想不出來的!擺在我們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拍屁股走人;二、留下來出一份力。”

京師西城區鹹宜坊,一座氣派的三進大宅毗鄰著府軍右衛署衙,宅內正廳上墨煙海、趙半壺、風蕭、水寒、月、秦洯六人分主次而坐。

風蕭道:“宗主,東蒙使、秦使、晉冀使相繼傳來消息,韃靼六部均已準備就緒,無為教三大堂主、九大羅漢率眾已按計劃悄無聲息地到了居庸關及其以北各處衛所。據魯遼使推測,東方明日和唐長川並未落到計歲歲手中,東方明日現在山海關,唐長川身在何處還有待探查。另外魯遼使已證實黃綰家眷失蹤確係計歲歲所為,背後原因似乎也是為了縱橫令。宮變之後黃綰隻身赴遼東,同計歲歲幾經周旋,得羅雲等人相助,方才艱難脫身。”

水寒道:“宗主,北使傳信,近來楊斷北一直徘徊在西苑外圍,但並未見到木僧,龍先生在潭柘山一帶也未發現木僧的蹤跡。峨眉、青城兩派正星夜兼程往潭柘寺趕來,共計八百七十五人,預計七天後到達。”

墨煙海古井無波地聽完風、水二人的講述,道:“通知韃靼六部可以動手了,告訴龍,峨眉、青城趕到之前,務必保證佛門大會順利進行。”

“是!”

墨煙海將手中信箋遞向趙半壺,後者道:“老夫隻對毒感興趣。”墨煙海淡淡一笑,轉手再遞,讓另外四人相互傳閱。

風蕭道:“公冶世英、蕭正陽,有點意思。”

水寒冷聲道:“哼,自不量力,不知天高地厚!”

秦洯稍作躊躇,起身抱拳道:“宗主,屬下請命誅殺二人!”

墨煙海不置可否地看了眼秦洯,轉而望向月,道:“你以為如何?”

月起身道:“多此一舉,打草驚蛇!”

皇家西苑,兼具林木蔭蓊之美、煙波浩渺之勝,將宮殿樓台、碧水橋桁、鬱蔥草木合而為一,渾然天成。較之輝煌宏偉、莊嚴肅穆、格局嚴謹的紫禁城,彆有一番遼闊自由的氣象。

早在嘉靖十年,皇權穩固、朝局安定,朱厚熜下令在西苑原基礎上大興土木,耗時多年建成了大批宮殿祠壇,涵蓋理政、起居、祠祝、遊覽等各方麵功能。換言之,他為自己建造了另一座城,一座滿足且僅滿足他個人需求的城,在這座城裡,他相對自由了。由此可見,遷居之念並非一時興起;若非如此,短短一月時間,如何能夠遷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常人而言,喬遷為喜事。於帝王而言,遷居乃國事。看似簡單的居住地更換,涉及的方麵廣且深,從迷信的角度看,關乎風水氣運;從規訓的層麵講,違背禮法製度;更是乾係到帝王與內閣、帝王與群臣、內閣與群臣、群臣與群臣等諸多錯綜複雜、微妙難言的人事關係、政務運作,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換做往日,朱厚熜想要遷居,定會引來群臣反對;而今以宮變橫禍為契機,順利達成所願。三品以上大員無一人發聲異議,隻有幾名地方上的六七品小官吏上奏反對,人微言輕,他們的話之於朝堂甚至還及不上石子之於滄海。

豔陽當空,波光粼粼的太液池上泊著一條紅黃相襯、精致華貴的龍舟,朱厚熜身著杏黃道袍,頭戴香葉冠帽,不懼湖上寒風,獨自閉目盤坐於船頭,潛心修玄,謂之吸日之精華,水領五行而輔之。


最新小说: 從仙吏穩成大天尊 嬉笑者 美利堅:五星市民從電視直播開始 禦獸:從被禦開始 人點香,蛇纏身 鞋廠女工論道,她知道那麼多! 紅樓雙姝記 鬥羅:掌控能量的我有驚世智慧! 咬春婚 一世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