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血戰的勝利,不僅僅是一場局部的勝利,更是徐州會戰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它打亂了日軍的整體計劃,讓徐州方向的部隊得以喘息,更為隨後台兒莊大捷創造了條件。
淮河之戰是一場奇跡,東北軍、西北軍、桂係軍隊這些所謂的‘雜牌軍’,在抗日的怒火中,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在國家危亡之際,曾經內戰不斷的地方軍隊,因為民族大義而團結一心,用生命鑄就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平常哥幾個打生打死,就算把狗腦子都打出來了,那都是我關起門來的自家事。
你小日本子湊什麼熱鬨?老子揍的就是你。
淮河戰鬥告一段落,然後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中國軍隊的老對手了。
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師團!
七七事變後從天津大沽登陸,隨後從平津地區南下,
先後參加南口戰役、太原會戰,一路擊潰了三十餘支中國軍隊,狂妄到了極點。
在進入山東戰場後,板垣征四郎同樣不把任何一支中國軍隊放在眼裡。
早在1月份的時候,日軍華北派遣軍下轄的第5、10師團分兩路南下,
右路為磯穀廉介第10師團,沿津浦鐵路南下,攻占泰安、兗州、滕縣,向台兒莊攻擊前進;
左路為板垣征四郎第5師團,進攻濰縣、臨沂,隨後沿著公路向台兒莊前進。
日軍的戰術很簡單,就是用第5、第10這兩個攻堅能力強悍的師團,在左右兩翼分進合擊台兒莊,進而占領軍事重鎮徐州。
此時身為第5戰區司令長官心急如焚,此時他手中能用的部隊隻有川軍22集團軍以及西北軍第59軍、40軍,
魯南地區的防禦空虛,僅憑這幾支部隊,拿什麼和眼前的日軍第5、第10師團打。
“再去問一問,第二戰區的那一支獨立旅,什麼時候能夠到達戰場?”
他已經病急亂投醫,他覺得手上的雜牌軍根本打不過日軍的王牌師團,這個時候他甚至指望上了薑老爺子的那一個加強旅。
當然,第五戰區司令還向武漢政府求援了。
首先就是孫將軍的第2集團軍,其次就是那位湯司令。
整個抗戰都繞不開的一句話!
給我再電湯恩伯部!
電,再電,在某音某手,咱們湯司令已經被電麻了,人都已經變成焦炭了。
但是,人家確實是精銳中的精銳。
而20兵團所轄第52軍、85軍、13軍都是中央軍精銳,在南口戰役中有過不俗的表現。
聽說過那句話沒有?隻要湯司令想打的仗,基本上全是勝仗。
整個抗日戰爭,湯司令就沒輸過。
什麼,你問那些打輸了的呢?大膽,居然敢當麵區區我們湯司令!
那不是戰略轉進了嗎?
主力還在,沒有損失一分一毫,那就不算輸,那是大獲全勝啊!
日本人都得誇一句青出於藍勝於藍啊!
地方軍和主力中央軍確實是有差距。
沒有貶低的意思,不是說故意抬高中央軍而輕視地方軍。
因為裝備和和作戰經驗的差距,當時中國大多數部隊隻能打陣地防禦戰,一旦與日軍進行野戰,部隊就很容易潰散。
所以當時能與日軍進行野戰的也就部分中央軍精銳以及少數地方部隊的主力軍。
此時駐紮在臨沂城的是西北軍舊部龐將軍第3軍團,雖然表麵上是一個軍團。
但是,該軍團隻有一個第39師,累計5個團,總兵力約1.2萬餘人,而且裝備非常差,屬於雜牌中的雜牌。
說句不好聽的話,老爺子他那一個旅能夠吊打這一個軍團。
臨沂外圍的湯頭鎮已經被日軍攻占,日軍板垣師團又出動數千人對臨沂發起猛攻。
龐將軍完全招架不住,部隊損失慘重,急忙向第五戰區長官求援。
第5戰區長官無兵可用,手上隻有一個59軍了。
但是,當年中原大戰,龐將軍倒戈,不僅襲擊了他的師部,差點讓將軍喋血當場。
龐將軍和將軍私怨頗深,司令部的參謀們也是顧慮重重,眾人都不敢說話。
長官叫來了將軍,
“你們中間的仇怨,我甚為了解。
頗不欲強人所難。
不過以前的內戰,不論誰是誰非,皆為不名譽的私怨私仇……
“現在國難當頭,一切私仇舊怨就不提了。”
第五戰區長官話沒說完,就被將軍打斷,
“我的59軍絕對服從長官命令,請長官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