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風沙與時間的縫隙,抵達心靈最原始的共鳴。天空比想象更高遠,歌聲比傳說更蒼茫。
這裡四分之一是沙漠,百分之百是自由。
————————
衛承居然是玩真的。
他說完那句話,真就帶他們就近找了個停車場,隨後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會場走去。
更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並不隻是在外圍與大屏幕合影,衛承出示身份證明後,竟真的有人引導著,帶他們從側門一同進入。
而進入到會場內部的側舞台後,也有專人等著他們。
許久未露麵的吉祥物“青青”撲扇著翅膀,扭動著圓滾滾的身子湊過來,示意大家從它背後的小背包裡取出邀請函。
函件設計極為考究,紙質厚重、燙金紋理,光是拿在手裡就透著一股卷王風範。
自策劃之初就更側重人文關懷,環節設置並不像主流旅遊綜藝那樣追求喧鬨和眼球效應,畢竟大多數節目裡出現的奢華行程,根本不是普通人能複製的旅行。而把工作甩鍋、不,交代給嘉賓,則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相關的問題。
從前麵幾站來看的確如此,大部分人的重點都放在了完成文旅局的任務上,並沒搞些什麼花活。
然而衛承不同。
他為了參加這個節目實在是太努力了。
“這裡麵……怎麼是黑的啊?”金棠不自覺地壓低了聲音。
會場並不是時時都有活動,此時觀眾席一片黑暗,隻有安全出口的幽綠微光隱約勾勒出座位的輪廓。
他們一行人被引導著摸索入座,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涼意。就在大家疑惑浮動之際——
舞台中央唰地一聲,亮起一盞孤燈。
一道人影坐在燈下,懷中抱著一把三弦。他指節一撥,蒼涼而粗獷的弦音錚然蕩開,瞬間擊穿了現場的晦暗。
接著,另一側燈光亮起,一位老者手持簡板,擊節開嗓:
“哎——”
“遠方的貴客到寧州來,吭!”
“黃沙讓路嘛雲彩開,吭!”
老者的嗓音沙啞卻極富穿透力,像裹著沙礫的風拍在人臉上。唱腔的語調起伏極大,每句尾聲都重重落下那個標誌性的襯詞“吭!”。
隨著他這一聲聲歡唱,舞台上的燈光也漸漸更亮。
“手抓羊肉就燉得爛耶!”
“八寶茶香呀等您端起來!”
雖然用的是寧州方言,但北方方言一向比南方方言易懂些,哪怕是許一禾也能輕易理解其中歡迎之意。
至於更能感受表演韻味的江時鳴已經咽了幾下口水了。
“不為彆的是為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