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間,林觀潮本想躺回床上繼續補覺,可腦袋像是被按下了清醒的開關,思維反而愈發活躍。
既然睡不著,索性不如處理點工作——這個念頭剛冒出來,就被她付諸行動。
林觀潮轉身走到書桌前,拿出帶來的工作電腦。
密碼輸入界麵跳出來,她指尖翻飛,一串複雜的字符伴隨著細微的鍵盤聲被錄入。
屏幕隨即跳轉至工作桌麵,密密麻麻的文件夾按項目類彆整齊排列,最醒目的是標注著“b端虛擬ai主播”的頂置文件夾。
這是天卦目前重點推進的項目之一。
“幾道,打開b端虛擬ai主播項目的周報告。”林觀潮對著電腦內置麥克風輕聲說,“順便同步最新的中外ai領域前沿論文,按影響因子排序。”
“好的,觀潮。”一個溫潤平和的電子音在房間裡響起,既不尖銳也不刻意模仿人聲,卻帶著一種恰到好處的親和力。
屏幕左上角彈出一個簡潔的水紋圖標,隨著“幾道”的聲音微微波動。
幾道,是林觀潮為天自己設計的可對話式人工智能,名字取自《道德經》——“水善利萬物而不言,故幾於道”。
不同於市麵上的消費級ai助手,它更像是個定製的深度綁定工作場景的“超級秘書”,能直接調用天卦公司內部數據庫,解析複雜報表,甚至關聯所有天卦員工。
此刻,它時刻安靜地運行在後台,像個沉默的助手,等待著響應著林觀潮的每一個指令。
“報告已解壓,正在同步論文數據庫,預計需要1分27秒。”幾道的聲音沒有任何情緒起伏,卻透著高效的精準,“檢測到您今日睡眠時間不足三小時,是否需要設置兩小時後的休息提醒?”
“不用。”林觀潮的目光已經落在報告的圖表上,眉頭微蹙,“這個用戶留存率曲線有異常波動,讓數據組重新校驗上周的行為數據,明天早上十點前給我修正版。”
“已記錄指令,將通過內部係統同步給數據組主管,並標注優先級‘高’。”
林觀潮隻需通過幾道下達指令,背後就有對應的團隊迅速響應,這種高效工作的背後,是是天卦成熟的項目管理體係,是她親手搭建的扁平化溝通機製,更是團隊裡那群跟著她從麗國回來的技術骨乾的默契。
從項目進度跟蹤到跨部門指令傳達,從數據校驗到緊急問題響應,每個環節都像精密齒輪般咬合運轉。
公司能在回國短短一年就站穩腳跟,靠的從來不是運氣,而是這種刻在骨子裡的專業與效率。
等林觀潮處理完報告相關問題,屏幕上的論文列表正在飛速刷新,從自然語言處理到多模態交互,從行業巨頭的技術白皮書到高校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分類清晰得如同經過人工篩選。
林觀潮滑動鼠標的動作流暢而熟練,目光掃過論文摘要時,偶爾會停頓片刻,指尖在觸控板上輕點,將關鍵段落標記出來。
她的工作狀態帶著一種近乎苛刻的專注。
她的閱讀速度極快,遇到關鍵處會停下來,讓幾道根據自己的語言生成簡短的批注。
這種跨越理論與實踐的思維跳轉,是她多年來在金融與科技領域摸爬滾打練就的本事,既能沉下心鑽研學術細節,又能瞬間拉回現實,考量商業落地的可行性。
一個小時後,林觀潮將篩選出的三篇論文拖進“待深入研究”文件夾,對幾道說:“整理今日工作紀要,發送給徐況備份。”
“紀要已生成,正在加密傳輸。徐況的終端顯示‘在線’,預計30秒內接收。”幾道頓了頓,補充道,“檢測到您的心率較平靜時升高8,建議進行三分鐘眼部放鬆。”
林觀潮揉了揉太陽穴,笑著應了聲“好”。
屏幕自動切換到動態護眼模式,一片流動的綠色森林畫麵緩緩展開,伴隨著模擬的林間風聲。
她靠在椅背上,閉上眼。
等護眼程序結束,困意終於像潮水般漫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