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院夜深,風雨未止。
青燈如豆,簾外雷聲滾動,似為屋內將起之局蓄勢蓬張。
陸之騫破門而入,未待腳步站穩,話已如箭離弦:
“我能解決你們的問題。”
他的衣襟還帶雨,眉間藏鋒,聲音不大,卻在這昏黃一隅裡掀起比風更重的湧動。
蕭然未言,眼神落於他唇角,靜待下文。
蕭重霄則眉目微沉,眼帶試探,尚未開口,陸之騫已緊接著道出——“信任,不是說出來的。”
“要壓得住棋,就得有人,把命——押在這棋上。”
話音未落,他從懷中抽出一卷帛冊,一拍案上,展開一角。
“我建議……”
“將老宗主的家眷,全部遷至丹陽。”
“由青陽軍設衛‘照看’。”
帛冊邊沿,隱隱可見幾處宗室旁支女眷、子嗣姓名列位而下,行文工整,清楚到每一道香火承脈,連長孫行第也未遺漏。
屋內氣息,一瞬凝結。
——
蕭然未動,隻沉默聽完。
片刻之後,他輕輕挑眉,低聲道:
“此策……穩妥。”
話語平靜,卻如長刃輕過雪衣,薄冷如骨。
蕭重霄神情驟變,身上玄袍一抖,拐杖重重點地!
“照看?說的真好聽。無非是人質罷了。”
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雷,擊落空堂冷意。
“你要兵、要權、要宗名——我皆讓。如今連老骨頭的子孫你也要掐在手裡?”
“這不是南蕭的家,這是權謀的牢籠!”
“不是人質。”陸之騫搖頭,語氣不疾不徐。
“這是互保。”
“你要穩南境,就要穩你家裡的人;我們要信你能守規矩,也得讓你知道,一旦你心有旁騖,你最牽掛的那一線血,也在我軍麾下。”
“這樣……老宗主才不會被燕王所牽製。”
蕭然終於開口,語聲冷得仿佛透出劍鞘鋒芒:
“我不是不信你。”
“我是不信你在輸了之後,還能守規矩。”
“權落一半,你還能忍;權落到底,你便未必不翻臉。”
“況且……如果燕王控製了老宗主的家人,你又該如何呢?”
他站起身,身影映於燭火之側,黑影拉長,仿佛連著舊世的回聲。
“所以我不冒這個險。”
“不是你值不值得信,而是我輸不起。”
蕭重霄眼中怒火壓至極致,拐杖死死握緊,卻終究未言。
他本想留一線。
那宗譜之外,未記其名的一支旁係子嗣,他悄然藏於外鄉,托舊部送往西境,未來若有變局,尚可保南蕭血脈不斷。
這是他自認的底牌——
卻不料,下一刻,陸之騫輕聲補了一句:
“老族長,您那支旁脈——”
“我剛才已經讓魏將軍‘護送青陽軍’,入駐丹陽城外的南營。”
話音未落,他從案側取出一卷拓本宗譜,一紙駐軍冊印,擺於蕭重霄麵前。
“陸某愚鈍。”
“為您守譜十年——就是為了看清,這姓‘蕭’的,到底值不值得守。”
燭火照紙,名字逐行,家世脈絡清晰,一筆不漏。
蕭重霄臉色駭然,頃刻間變了三變。
他怒極,拐杖一震,剛欲開口,視線卻落在那拓本與軍令之間——落了片刻。
他終於意識到:
他以為的底牌——早已在彆人手中。
他手握的最後一點獨行權力,連同他的“保留線”,其實從很早起,就被一刀一刀切走了。
他不是敗於今天。
他是敗於“局已布成”的昨日。
燭火跳動,他忽然笑了。
低聲一笑,像是吐出壓了半生的自負,也像是笑自己“兵書看儘,卻輸在一冊宗譜之上。”。
他緩緩起身,望向蕭然,聲音淡淡:
“好一個書生之策。”
又緩緩轉目,落在陸之騫身上,語氣帶著一絲疲憊:
“你不姓蕭,卻守得比我們還緊。”
他望著桌上文冊,半晌,低聲:
“你要我清軍、整兵、穩南境——我都做。”
語畢,轉身拂袖,拐杖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