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甕中製作_我在古代當鎮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4章 甕中製作(1 / 1)

開平鎮飄著細雨,陳峰站在鎮東新辟的作坊前,望著院內排列整齊的陶甕,眉頭緊鎖。這些從陶窯新燒製的甕口大肚圓,表麵還帶著窯火的餘溫,可他心裡清楚,釀醋遠比想象中艱難——此前三次嘗試,不是發酵失敗發酸發臭,就是成品寡淡如水。

"大人,第一批高粱蒸熟了。"李虎掀開木甑,熱氣裹挾著糧食的香氣撲麵而來。陳峰抓起一把熟糧,指腹碾過顆粒飽滿的高粱:"這次蒸煮時間比上次縮短半刻,拌曲時注意溫度。"他特意從山西請來的釀醋師傅王翁,此刻正顫巍巍地往熟糧裡撒著酒曲。

頭道工序看似順利,可半月後開甕時,刺鼻的酸腐味差點掀翻屋頂。王翁臉色煞白:"定是密封不嚴進了生水!"陳峰蹲下身,看著甕壁凝結的水珠,突然想起現代釀醋設備的控溫裝置。當夜,他在作坊角落支起竹架,掛上濕布調節濕度,又用炭火盆和陶瓦設計出簡易的控溫係統。

第二次嘗試,陳峰親自守在甕邊。他將溫度計自製的水銀測溫裝置)插入發酵物中,時刻觀察溫度變化。當溫度超過35度時,立即掀開甕蓋散熱;低於28度,則添炭升溫。然而,半月後的成品依舊差強人意——酸味有餘,醇厚不足。

"古法釀醋講究"夏伏曬,冬撈冰",可咱們等不起啊。"陳峰對著月光下的甕群喃喃自語。他翻遍古籍,在《齊民要術》中找到靈感,嘗試加入麩皮和穀糠調節發酵速度。同時,他改良了甕口的密封方式:先用粗麻布覆蓋,再糊上摻了桐油的黃泥,最後壓上青石。

寒冬臘月,作坊內卻熱氣騰騰。陳峰指揮工匠將新一批醋醅裝入甕中,這次他特意在甕底鋪了層炒過的黃豆。"豆類能吸附雜味,增加醇厚感。"他向圍觀的學徒解釋道。當最後一甕封好時,北風卷著雪花拍在窗欞上,屋內彌漫著若有若無的酸味。

等待的日子格外漫長。陳峰每日清晨都要繞著甕群巡視,用手指輕叩甕壁,根據回聲判斷發酵情況。有次大雪封門,他硬是踩著齊膝深的積雪趕來,生怕溫度驟降影響發酵。

三個月後的清晨,當陳峰用木勺舀起第一瓢醋時,琥珀色的液體在陽光下泛著光澤,醇厚的香氣撲麵而來。他嘗了一小口,酸味柔和綿長,回甘悠長,正是記憶中陳醋的味道。

"成了!"作坊內爆發出歡呼。陳峰卻沒有放鬆,立即著手製定質量標準:每壇醋必須經過"三蒸三曬",存放半年以上才能出廠;醋醅的配比、發酵溫度、存放時間都要精確記錄。

消息很快傳遍洛國。達官顯貴們爭相訂購開平陳醋,甚至有商人願出高價買斷貨源。陳峰卻拒絕了:"陳醋需時間沉澱,急不得。"他擴建作坊,招收學徒,將自己摸索出的釀醋技藝傾囊相授。

春日的開平鎮,柳絮紛飛如雪。陳峰站在陳醋廠旁新圈出的空地上,腳下的泥土還帶著濕潤的潮氣。遠處傳來此起彼伏的搗曲聲,那是陳醋廠的工匠們正在為新一批醋醅做準備。而此刻,他的目光卻落在麵前數十口新運來的大缸上——這些從江西定製的陶缸,即將開啟開平鎮釀造醬油的新篇章。

"大人,製曲的黃豆蒸熟了。"李虎掀開熱氣騰騰的木甑,濃鬱的豆香頓時彌漫開來。陳峰伸手捏起一顆黃豆,輕輕一撚,豆粒便碎成了綿軟的粉末:"火候正好,不過這次要將蒸製時間延長半柱香,讓豆子更軟爛。"他借鑒前世記憶,深知黃豆蒸得透徹,才能更好地與米曲黴結合。

製曲是第一道難關。陳峰命人將蒸熟的黃豆攤開晾涼,待溫度降至35度左右,均勻拌入米曲黴孢子粉。這些孢子粉是他派專人從江南藥商處高價購得,在古代堪稱稀罕物。"注意保持濕度!"他反複叮囑工匠,將拌好菌種的黃豆鋪在竹匾上,放入特意搭建的曲房。曲房內用炭火盆和濕布調節溫濕度,牆上掛著自製的溫濕度計,時刻監測變化。

三日後,當陳峰掀開曲房的棉簾,一股獨特的黴香撲麵而來。竹匾上的黃豆已裹滿白色菌絲,星星點點泛著淡黃。"成了!"他欣喜地拿起一塊豆曲,菌絲緊密,聞起來沒有絲毫雜味。然而,喜悅並未持續太久——在加入鹽水進行發酵時,第一批醬油卻出現了問題。

"這味道怎麼又苦又澀?"陳峰皺著眉頭吐出試味的醬油。李虎在一旁小心翼翼道:"王翁說,是不是鹽水比例不對?"陳峰盯著發酵缸中渾濁的液體,突然想起前世參觀醬油廠的經曆:發酵過程中需要定期攪拌,讓豆曲充分接觸空氣。他立即命人打造長柄木耙,製定嚴格的翻攪製度。

改良後的第二批醬油開始發酵。陳峰每日清晨都要親自查看,用木勺舀起發酵液觀察色澤和狀態。他發現,陽光的照射對發酵至關重要,於是將部分發酵缸搬到露天場地,白天接受日光暴曬,夜晚再搬回室內保溫。這個看似簡單的調整,卻讓醬油的色澤和風味有了顯著提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隨著氣溫升高,發酵缸表麵開始滋生白醭,醬油出現變質跡象。陳峰徹夜翻閱古籍,終於在《天工開物》中找到靈感——在醬油表麵淋上一層高度白酒,既能殺菌,又能增添獨特香氣。他立即付諸實踐,還在缸口加裝了竹製紗罩,防止蚊蟲落入。

經過三個月的漫長等待,第一批醬油終於成熟。陳峰屏住呼吸,將木勺探入發酵缸,深褐色的醬油緩緩流出,在陽光下泛著琥珀光澤。他輕啜一口,醬香濃鬱醇厚,鹹鮮適中,回甘悠長。"成功了!"他激動地握緊拳頭,作坊內頓時響起熱烈的歡呼。

為了保證品質,陳峰製定了嚴苛的標準:醬油必須經過"三曬三露",存放滿百日才能出廠;每缸醬油都要留樣備查,不合格者一律回爐重製。他還親自設計了包裝,用陶瓶裝盛醬油,瓶口糊上浸過桐油的牛皮紙,再蓋上刻有"開平郡王秘製"的火漆印。

消息很快傳遍四方。都城的達官顯貴、酒樓飯肆紛紛派人前來訂購,周邊州縣的商人也慕名而來。陳峰沒有急於擴大生產,而是先開辦了醬油釀造學堂,將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工匠們。他深知,隻有讓更多人掌握這門技藝,開平鎮的醬油才能真正名揚天下。

春日的夕陽西下,陳峰站在醬油廠的高台上,望著院內整齊排列的發酵缸。微風拂過,空氣中彌漫著醇厚的醬香,與不遠處陳醋廠的酸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開平鎮特有的味道。

驚蟄過後,開平鎮的土地被春雨浸潤得鬆軟。陳峰站在鎮北的荒地上,望著蜿蜒而過的青河,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前所未有的藍圖——在這裡,他要建造洛國首個水廠與養殖場,讓清澈的活水與肥美的水產,成為滋養百姓的新源泉。

建造水廠的第一步,是尋找優質水源。陳峰帶著工匠們溯流而上,在青河上遊二十裡處發現一處天然泉眼。泉水從青石縫中汩汩湧出,水質清冽甘甜,經檢測無絲毫雜質。他當即拍板:"就在此處建蓄水潭!"

蓄水潭以青石砌底,四周夯築三丈高的土牆,頂部覆蓋青瓦防雨。陳峰借鑒現代水利技術,設計了一套複雜的過濾係統:潭底鋪木炭層吸附異味,中層堆疊細沙過濾雜質,上層則用鵝卵石穩固結構。為了保證水源清潔,他還頒布禁令,嚴禁在流域內放牧、傾倒垃圾。

輸水管道的建造堪稱工程壯舉。陳峰命人燒製特製的陶管,每節陶管兩端製成榫卯結構,便於拚接。為了讓水自流到鎮中,他帶領工匠用羅盤和水準儀測量地勢,設計出坡度精準的輸水渠。當第一股清水順著陶管流入鎮中新建的蓄水池時,百姓們歡呼雀躍,紛紛跪地捧水而飲。

水廠內,陳峰還設置了淨水工序。他讓人在蓄水池中撒入明礬,待雜質沉澱後,再將清水引入裝有竹炭的淨化池。最後,經過煮沸消毒的清水被分裝到木桶,由挑夫送往各家各戶。為了保證供水穩定,他建立了輪班製度,安排專人日夜看守水源和管道。

緊鄰水廠的養殖場,同樣凝聚著陳峰的心血。他命人挖鑿了十座大魚塘,每座魚塘占地數畝,深度達兩米。塘底鋪河泥,種上水草,模擬自然生態環境。為了解決魚苗問題,他派人遠赴江南,購回鯉魚、鯽魚、草魚等優質魚種。

投放魚苗前,陳峰先在魚塘中培育浮遊生物。他讓人將發酵後的人畜糞便、豆餅等投入水中,促進藻類生長,為魚苗提供天然餌料。同時,他還設計了獨特的喂料裝置——用竹筏搭建浮台,將餌料均勻撒在水麵,既避免浪費,又方便觀察魚群進食情況。

養殖過程中,陳峰格外注重水質管理。他命人在魚塘邊修建水渠,定期換水,保持水體清澈。當發現魚群出現病害時,他翻閱醫書,嘗試用菖蒲、艾葉等草藥熬成藥湯,灑入魚塘防治疾病。經過反複試驗,他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養殖方法,並編成冊子分發給漁民。

為了提高產量,陳峰還引入了混養技術。他將不同習性的魚類混養在同一魚塘,充分利用水體空間:上層養鰱魚、鱅魚,以浮遊生物為食;中層養草魚,啃食水草;底層養鯉魚、鯽魚,攝食塘底腐殖質。這種立體養殖模式,讓魚塘的產出比傳統養殖提高了數倍。

水廠與養殖場建成後,開平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清澈的自來水解決了百姓的飲水難題,疾病發生率大幅下降。而養殖場產出的鮮魚,不僅豐富了百姓的餐桌,還通過商隊遠銷周邊州縣,為鎮民帶來豐厚收入。

陳峰趁熱打鐵,在鎮中開設魚市,製定統一的交易規則,防止奸商壓價。他還鼓勵漁民加工魚乾、鹹魚,延長保存期,增加產品附加值。漸漸地,開平鎮的水產聲名遠揚,甚至吸引了洛國皇室的關注。

看著水廠中潺潺流動的清水,望著養殖場裡躍動的魚群,陳峰站在鎮牆上,心中滿是欣慰。這些凝聚著智慧與汗水的工程,不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更讓開平鎮煥發出勃勃生機。他知道,這隻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造福於民的創舉,將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盛夏的開平鎮熱浪灼人,陳峰蹲在新辟的桑樹林裡,指尖輕撫過樹乾上排列整齊的蟬卵枝條。這些灰褐相間的枝條是他花重金從嶺南商人處購得,每根都裹著細密的油紙,內裡藏著即將破土的蟬蟻。

"大人,蟬房都按您說的鋪好了細沙。"李虎擦著汗掀開竹簾。半地下的蟬房內,陶缸盛滿腐殖土,表層覆蓋的青茅草在通風口的穿堂風裡輕輕搖曳。陳峰將枝條插入土中三寸,又往缸裡撒了把碾碎的榆樹皮:"蟬蟻喜陰濕,得讓土裡常帶潮氣。"

待蟬蟻孵化,工坊內一派繁忙。陳峰設計的捕蟬網由細麻線編織,網兜呈喇叭狀,既能輕巧套住振翅的夏蟬,又不傷其羽翼。他親自示範:"捉蟬要趁正午最熱時,它們翅膀被曬得發僵,最好下手。"

蒸煮環節最是講究火候。陳峰守在灶台邊,看著沸水中翻滾的蟬蛻,待其轉為透亮琥珀色,立刻撈出浸入冰鎮的薄荷水中。"這樣處理的蟬蛻,既保留藥效,又能鎖住清香。"他舉起一片蟬蛻對著陽光,紋路清晰的薄翼泛著珍珠光澤。

第一批蟬蛻曬乾裝匣那日,恰逢大周商隊來訪。為首的掌櫃捧著錦盒驚歎:"此等品相的蟬蛻,便是宮廷禦藥房也難得!"陳峰望著庫房裡堆疊的竹筐,聽著院外此起彼伏的蟬鳴,知道這夏日的聒噪,終將化作潤澤一方的財富。

喜歡我在古代當鎮令請大家收藏:()我在古代當鎮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變強方式:專搞校花心態! 媽咪!七個喪屍萌崽等投喂 瘋批帝王:小乖不怕,朕在 怎麼就愛上了你 繼子誰愛養誰養?我獨寵紈絝小叔 穿成惡毒後媽,擺爛創飛大佬全家 手滑虐了瘋批後,他和我痛覺綁定了! 星穹聖域 燕頌 規則:開局出現在神秘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