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峰將鎮衙東側一處廢棄的校場撥給鏢局使用,命人修繕擴建,作為鏢局總部。
正廳懸掛郡王親題的“信義為先”匾額,兩側廊房設為鏢師宿舍、兵器庫、賬房。校場中央,豎起一麵嶄新的鏢旗,玄色底色,上繡金色麒麟,旗角綴著代表開平郡王的“陳”字紋。這麵旗,既是鏢局的象征,也是官府權威的延伸。
班底組建是關鍵。陳峰讓王猛從軍中挑選了一位名叫趙剛的退役千總。此人作戰勇猛,且為人正直,在士兵中頗有威望。陳峰親自召見趙剛,任命他為“開平鏢局總鏢頭”,賜佩“護商”腰牌,許以五品武官俸祿。
“趙千總,”陳峰看著眼前這位臉上帶著刀疤的漢子,“這鏢局,就是我鎮軍的‘外翼’。你肩上的擔子,不比鎮守城門輕。記住,鏢局可以用江湖的規矩,但心必須向著朝廷,向著百姓。”
趙剛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大人放心!末將雖已退役,然忠勇之心未死!定當率領眾鏢師,護得商道安寧,不負王爺所托!”
有了“軍方背景”的總鏢頭,招募工作順利了許多。首批應募者中,除了三十餘名退役老兵,還有不少聽聞“官府鏢局”名號而來的江湖人。其中,便有一個叫“鐵臂張”的壯漢,正是當年陳峰初辦鏢局時的老部下,如今在江湖上闖蕩多年,聽聞老雇主的兒子如今已是郡王,便特意趕來投奔。趙剛見他臂力驚人,刀法嫻熟,又是陳峰父親的舊部,便將他列為“天”字級鏢師,擔任一隊鏢頭。
人有了,生意有了,接下來便是打磨戰鬥力。陳峰給趙剛下的死命令是:“鏢局可以不是軍隊,但必須有軍隊的紀律,軍隊的膽氣!”
每日清晨,校場上便響起整齊的操練聲。軍中教習們將“鴛鴦陣”、“三才陣”等適合小股部隊作戰的陣法簡化,傳授給鏢師們。趙剛則親自示範如何在馬背上使刀,如何配合掩護。鐵臂張等江湖鏢師起初有些不屑,覺得“江湖廝殺靠的是狠勁,要什麼破陣法”,但在一次模擬對抗中,他們被幾個配合默契的退役老兵用簡單的陣型殺得丟盔棄甲,這才心服口服,乖乖跟著操練。
陳峰時常會來校場“視察”。他不隻是看,還會親自下場,與鏢師們切磋幾招,指點他們實戰中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會給鏢師們“上課”,講的不是江湖道義,而是“大局觀”:
“你們記住,你們現在不是打家劫舍的響馬,也不是走南闖北的武夫。你們是開平鎮的‘眼睛’和‘爪子’。護鏢的時候,多看多聽,哪裡有馬賊的蹤跡,哪裡有部落的異動,都要及時回報。你們護的不僅是商隊的貨,更是我鎮的財路。”
兩個星期後,當第一支由開平鏢局全程護送的商隊,滿載著茶葉、瓷器,毫發無損地從西域返回開平鎮時,那麵玄底金麟的鏢旗,已經在商道上,揚起了第一縷屬於它的風塵。而陳峰坐在郡王府的書房裡,看著師爺送來的最新賬本,上麵顯示當月軍費開支較前月減少了三成,他端起茶盞,終於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開平鏢局的首戰告捷,如同一塊活招牌,迅速在西北商道上打響了名氣。越來越多的商隊選擇委托鏢局護運,不僅因為收費合理、行動靈活,更因為那麵玄底金麟的鏢旗背後,是開平郡王陳峰的赫赫威名與官府的公信力。
然而,陳峰深知,一時的成功不難,難的是長久的穩固。鏢局要想真正取代軍隊成為商道護衛的主力,必須在“錢”與“心”上雙管齊下,築牢根基。
老爺,我有些想法,關於鏢局的,你想聽不?秦霜此時走進了書房。
夫人有何高見,不妨說說看,陳峰好奇的看著她。
那...怎麼獎勵我...秦霜說完那大眼睛上下掃著陳峰。
“咳咳...是有些日子沒冒汗了哈,那來吧,老爺我好好獎勵下你,說著起身就撲了上去...”
嗯~淩雲還在外麵呢...
沒事...你不是要獎勵嘛...
溫存過後...秦霜一臉幸福的對著陳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1.設立“商道護運專項基金”:從每筆護運費中提取一成,存入專門設立的基金賬戶。基金由郡王府、鎮衙、鏢局三方共同監管,隻能用於鏢局的裝備升級、大規模賠償、重大設施建設等“大事”,不得隨意動用。陳峰還自掏腰包,從郡王俸祿中拿出一千兩白銀作為啟動資金,以示表率。
2.推行“保價保險”製度:借鑒江南錢莊的“押彙”模式,允許商隊為貴重貨物額外繳納“保價費”通常為貨物價值的百分之一到二),若貨物在途中因鏢局責任受損或丟失,按保價金額全額賠償。這既增加了鏢局的收入來源,也讓商隊對高額貨物的運輸更有安全感。
3.開拓“副業”增收:陳峰允許鏢局在不影響主業的前提下,承接一些“順路”的業務。比如,為官府運送少量緊急文書收取一定費用),為過往商隊提供臨時倉儲保管服務,甚至在安全路段為單身客商提供“單人護行”服務。這些“副業”看似零散,積少成多,卻也為鏢局帶來了穩定的現金流。
同時,嚴格要求鏢局實行“財務公開”,每月將收支情況造冊,報鎮衙備案,並在鏢局公示欄張貼,讓每一個鏢師都清楚錢從哪裡來,花到哪裡去。
謔...這不是現代人的理念嘛...陳峰吃驚的長大了嘴巴看著秦霜...
怎麼了?看著陳峰的表情秦霜有些詫異。
沒...沒什麼...陳峰馬上掩蓋了過去。
第二天清晨...鐵臂張就曾在鏢師聚會上拍著大腿說:“跟著趙總鏢頭,跟著王爺乾,心裡敞亮!咱掙的每一分錢,都知道花得值當!”
喜歡我在古代當鎮令請大家收藏:()我在古代當鎮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