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國大將軍麵色驟變,急忙下令轉向。但兩萬大軍在狹窄的穀道中調頭談何容易?就在此時,狼頭高舉馬刀,五千騎兵齊聲呐喊:“蒼狼破陣!”
白甲如雪,馬刀如霜,騎兵們如狂風般席卷而來。他們的刀法狠辣至極,專攻下盤,一刀砍斷馬腿,再順勢斬殺落馬的士兵。孟國軍隊被前後夾擊,頓時陷入混亂。
陳峰站在高處,看著狼頭帶領騎兵左衝右突。隻見狼頭一馬當先,手中馬刀連劈七人,鮮血濺在白色戰甲上,宛如紅梅綻放。孟國大將軍想要組織反擊,卻被狼頭的副將盯上,兩人在亂軍之中纏鬥起來。
“放箭!”孟國將軍見勢不妙,下令遠程攻擊。但狼頭早有準備,命令騎兵們迅速將盾牌高舉過頭,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鐵牆。箭矢落在盾牌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卻傷不到分毫。
夜色漸深,戰場上的喊殺聲漸漸弱了下去。孟國軍隊死傷慘重,開始節節敗退。狼頭卻不打算放過他們,再次揮動令旗:“追!”
五千騎兵如餓狼般追出穀外,白甲在月光下泛著寒光,所到之處,孟國士兵望風而逃。陳峰帶著女護衛們緊隨其後,看著狼頭軍隊的驍勇,心中感慨萬千。
孟國大將軍在亂軍之中被狼頭追上,兩人展開殊死搏鬥。狼頭力大無窮,三招兩式便將對方的兵器打落。“回去告訴孟國皇帝,”狼頭的馬刀抵在對方咽喉,孟國太子屢次刺殺我們郡王,這就是下場,滾吧!”
“一場大戰在以陳峰的完全勝利下結束,陳峰率領著大軍回到了開平鎮,此時迎接的開平鎮士兵全部高聲大喊郡王千歲!”
清晨的開平城頭,陳峰手扶斑駁的箭垛,望著城外荒蕪的田野。遠處零星的炊煙在暮色中搖曳,那是劫後餘生的流民正在搭建窩棚。寒風掠過焦黑的斷壁殘垣,卷起幾片破碎的軍旗,恍惚間還能聽見數日前廝殺的回響。
"郡王,流民已增至三千人。"許諾捧著賬簿走近,玄色勁裝外裹著厚重的披風,"糧倉存糧僅夠支撐半月,鐵匠鋪損毀過半,兵器修補..."她的聲音漸漸低下去,目光掃過陳峰染血的披風,那是決戰時留下的痕跡,至今未及換洗。
陳峰轉身望向城內,往日繁華的朱雀大街如今滿目瘡痍。斷木下掩埋著未及清理的屍體,腐臭味混著硝煙彌漫在空氣中。他握緊腰間玉佩,那是幼時母親留下的物件,溫潤的觸感讓他稍稍平靜:"傳令下去,明日開倉放糧。所有青壯流民編入修繕隊,每日三頓粟米粥。"
"可是軍糧..."許諾欲言又止。
"沒有百姓,要城池何用?"陳峰打斷她,目光落在遠處蜷縮的孩童身上,"從今日起,開平鎮要重生。"
黎明的晨霧還未散儘,鎮衙門前已排起長隊。陳峰親自掀開糧車篷布,看著金黃的粟米傾瀉入木鬥。流民們衣衫襤褸,卻自覺維持著秩序,三日前他當眾斬殺了兩名哄搶糧食的地痞,又將二十石糧食分給最困苦的老弱病殘。
"大人!俺有力氣!"一名斷臂的老兵擠到跟前,"讓俺去修城牆,隻要能吃飽飯!"陳峰點頭示意護衛登記,轉頭對身旁的主簿道:"設立流民安置簿,凡有手藝者單獨造冊。"
午後,陳峰帶著幕僚踏入鐵匠鋪。滿地狼藉中,老匠頭正對著斷裂的風箱歎氣。"王師傅,"陳峰撿起半截鐵砧,"若給你三十個學徒,十日能否重開爐火?"
老人渾濁的眼中泛起淚光:"郡王,不是老奴不願...可這焦炭..."
"明日起,鎮衙出錢收購木炭。"陳峰打斷他,"再從南方購入精鐵,運費由我承擔。"他的目光掃過角落堆積的廢鐵,突然想起前世見過的"炒鋼法","另外,試試將生鐵與熟鐵混煉,或許能造出更好的兵器。"
當夜,陳峰在書房繪製水車圖紙。燭光下,他反複修改著輪軸結構,案頭堆滿《齊民要術》與散落的竹簡。許諾端來醒酒湯時,見他眼底布滿血絲:"郡王已有三日未合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等熬過這陣。"陳峰頭也不抬,筆尖在宣紙上沙沙作響,"要修水渠、建穀倉、辦義學...每拖延一日,百姓就要多受一日苦。"
半月後,開平鎮煥發出新的生機。新修的水渠蜿蜒如銀蛇,將清澈的河水引入乾涸的農田。陳峰挽起褲腿,赤腳站在泥水中,與百姓一同插秧。他親手培育的"開平稻"已抽穗,米粒飽滿晶瑩,產量比尋常稻穀高出三成。
鎮東的鐵匠鋪日夜火光衝天,改良後的"混煉鋼"打造出的農具堅韌耐用,不僅滿足本地需求,還遠銷鄰鎮。陳峰設立的匠人工坊裡,年輕學徒們圍著蒸汽碾米機嘖嘖稱奇——那是他憑借記憶複原的簡易機械。
最熱鬨的當屬鎮南的義學。三十間青磚瓦房錯落有致,書聲琅琅。陳峰特意從江南請來夫子,又命人編寫通俗易懂的識字課本。某日巡查時,他看見幾個孩童蹲在牆根,用木炭在地上畫著水車與耕牛,稚嫩的字跡旁歪歪扭扭寫著:"謝郡王"。
深夜的鎮衙,陳峰對著新繪製的地圖沉思。地圖上,新開辟的商道如蛛網般延伸,驛站與烽火台星羅棋布。許諾抱著一摞文書進來,發間沾著稻花:"郡王,商會送來捷報,今年茶葉與鐵器的銷量..."
"先放著。"陳峰起身推開窗,遠處萬家燈火閃爍,"明日去趟兵營,我想看看新兵訓練。"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夜空中的星河,"和平不易,我們既要讓百姓吃飽飯,也要讓敵人不敢來犯。"
開平鎮的變化震驚了整個大陸。商賈雲集,駝隊絡繹不絕,往日荒涼的西北邊陲竟成了繁華商埠。陳峰推行的"均田製"與"匠籍改革"被朝廷采納,詔令下發各州縣。
這日,朝廷欽差帶來嘉獎詔書。陳峰卻帶著眾人來到田間,看農夫操作新式犁具;走進工坊,觀摩流水線上打造的兵器;踏入義學,聽孩童們背誦《開平新政》。
"郡王,這是何等奇景!"欽差感慨不已,"下官從未見過百姓如此安居樂業。"
陳峰望著遠處嬉戲的孩童,嘴角泛起微笑:"民心似水,載舟亦覆舟。唯有讓百姓吃飽飯、有衣穿、知禮儀,城池才能固若金湯。"他的目光越過城牆,望向更遼闊的天地,"開平鎮不過是火種,我要讓這星火,燃遍整個開平領地。"
暮色漸濃,鎮衙內依舊燈火通明。陳峰展開新的規劃圖,這次要修建的,是橫跨荒漠的引水渠。許諾送來宵夜時,見他又在紙上寫寫畫畫,忍不住嗔怪:"郡王總說百姓要休養生息,自己卻比誰都拚命。"
喜歡我在古代當鎮令請大家收藏:()我在古代當鎮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