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堂前斷案_我在古代當鎮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9章 堂前斷案(1 / 2)

芒種剛過,陳峰正在書房核對春耕的糧冊,堂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管家匆匆進來稟報:"郡王,烏龍嶺那邊來了兩撥百姓,為了水源吵到府裡來了,領頭的兩個都快打起來了。"

陳峰放下手裡的算盤,指尖還沾著墨跡:"帶他們到偏廳。"他起身時,秦霜正端著新沏的茶進來,見狀便把茶盞往案上一放:"我也去聽聽,烏龍嶺的山泉去年冬天就凍住了,開春後怕是不夠用。"

偏廳裡,兩撥百姓正互相瞪著眼,為首的兩個漢子脖子上青筋暴起。穿粗布衣的是烏龍嶺東村的李老實,手裡還攥著把鋤頭,褲腳沾著泥;另一個穿藍布衫的是西村的趙老四,腰間彆著把柴刀,臉上帶著道新劃的口子。

"郡王為民做主啊!"李老實一見陳峰,"撲通"跪在地上,膝蓋砸在青磚上響得嚇人,"趙老四他們西村把山泉堵了,我們東村的秧苗都快乾死了!"趙老四也跟著跪下,聲音比他還大:"明明是他們東村搶水在先,那山泉本就離西村近,憑啥他們天天往地裡灌!"

陳峰示意他們起來,目光掃過兩人身後的百姓,東村的人大多赤著腳,褲腿卷到膝蓋,小腿上沾著乾涸的泥塊;西村的人則背著柴刀,手裡拿著水桶,顯然是剛從山上下來。"慢慢說,"他拿起茶盞抿了口,"先說山泉的位置,再說是從何時起鬨的糾紛。"

李老實先開了口。原來烏龍嶺隻有一處山泉,在東西兩村中間的山坳裡,往年都是兩村輪流取水,東村單日灌田,西村雙日灌田,倒也相安無事。可今年開春後雨水少,山泉的水流比往年小了一半,輪到東村灌田時,西村的人覺得他們用得太多,便在夜裡用石頭把水道堵了,東村的秧苗乾得卷了葉,李老實氣不過,帶著人拆了堵石,兩邊就打了起來。

"他胡說!"趙老四急得臉通紅,"是他們東村貪心!上次輪到他們灌田,從早灌到晚,把泉眼都快抽乾了,我們村的人去理論,還被他們打了!"他指著身後一個額角纏著布的青年,"這是我兒子,被李老實的侄子用扁擔開了瓢!"

陳峰沒急著斷案,讓人先給兩村的人上了茶水,又派親衛去烏龍嶺查看山泉和秧苗的情況。"你們先在府裡歇著,"他對李老實和趙老四說,"等查訪的人回來,自然會給你們一個公道。"

秦霜讓人給受傷的青年換了藥,又讓廚房備了午飯。吃飯時,她聽見東村的幾個婦人在念叨,說今年的麥種是陳峰送來的雙季稻,要是旱死了,秋天全家都得餓肚子;西村的漢子們則在說,他們村的牛棚去年冬天被雪壓塌了,還是陳峰派士兵幫忙修的,不該忘恩負義。

傍晚時分,親衛回來了,帶回的消息和兩人說的大致相同,但補充了個細節:山泉下遊有片荒地,往年沒人種,今年東村的人開了荒,也種上了稻子,用水量自然比往年多。"泉眼的水流確實小了,"親衛回稟,"東村的秧苗確實乾得厲害,西村的稍好些,但也有幾畝地發了黃。"

次日一早,陳峰把兩村的人請到正堂。他沒坐在公案後,而是搬了張桌子放在堂中,自己和李老實、趙老四並排坐著,讓兩村的人圍在四周。"我知道你們都不容易,"陳峰先開了口,"東村開荒是想多打些糧,西村護水也是怕自家的地歉收,都是為了日子。"

李老實悶頭抽煙袋,煙鍋裡的火星明滅不定:"可他們堵水道,太不是東西。"趙老四梗著脖子:"那他們開荒占了公用的水道,咋不說?"

"我倒有個法子。"陳峰讓人拿來輿圖,指著烏龍嶺的山勢說,"山泉往上走三裡,有處山澗,雨季時有水,旱季就乾了。咱們可以從山澗挖條渠,引雨水到山泉,再在泉眼處修個蓄水池,兩村各派兩個人看管,按人頭分水量,人多的多分,人少的少分,開荒的地也算在內,但要多繳一成糧,當作修渠的工錢,你們看如何?"

東村的人先交頭接耳起來,李老實掐滅煙袋:"修渠要不少力氣吧?"趙老四也鬆了口:"要是能引水,俺們西村願意出勞力。"陳峰笑了:"我讓軍營派些士兵幫忙,工具由王府出,你們隻出人就行。"

秦霜在旁補充:"蓄水池上可以蓋個棚子,防止日曬雨淋,再裝個木閘,由看管的人負責開關,誰也彆想多占。"她從袖裡掏出兩張紙,"這是分水量的單子,東村三十五戶,一百四十五口人,開荒三畝,應分六成水;西村二十九戶,一百一十八口人,應分四成水,你們看看合不合理。"

李老實和趙老四接過單子,湊在一起核對著戶數和人數,手指在紙上點來點去。東村的一個老秀才念了兩遍,點頭說:"按人頭算,公道。"西村的人也沒意見,趙老四撓了撓頭:"那...之前打架的事..."

"既往不咎。"陳峰站起身,"都是鄉裡鄉親,低頭不見抬頭見,為了點水傷了和氣,不值當。等渠修好了,兩村一起請個戲班子,熱鬨熱鬨,這事就算過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老實和趙老四對視一眼,忽然都紅了臉。李老實先給趙老四作了個揖:"之前打了你兒子,是俺不對,回頭俺讓他給你賠罪。"趙老四也趕緊回禮:"俺們堵水道也不對,該打。"兩村的人見領頭的和好了,都笑了起來,之前的怒氣散得一乾二淨。

修渠的事定在三日後。陳峰讓人從鐵匠營調了十把鐵鍬和五把開山斧,又派了二十名士兵幫忙。開工那天,東西兩村的人都來了,李老實帶著東村的人挖渠,趙老四帶著西村的人修蓄水池,士兵們則負責最難的開山段,錘鑿聲和號子聲在山穀裡回蕩。

秦霜讓人送去了綠豆湯和乾糧,看著兩村的人坐在一塊吃飯,有說有笑,忍不住對陳峰道:"還是你有辦法,我原以為得罰幾個人才能鎮住。"陳峰望著遠處的渠溝,水流已經能順著新挖的土渠往下淌,像條閃光的銀帶:"百姓爭的不是水,是公平。你給了他們公平,他們自然會講道理。"

半個月後,水渠和蓄水池都修好了。山泉的水混著山澗的雨水,流進蓄水池時嘩嘩作響,足夠兩村的田地使用。看管的人是兩村各選的老人,每天清晨打開水閘,按分好的水量放水,傍晚再關上,誰也沒話說。

李老實和趙老四特意來給陳峰送了謝禮,是兩袋新收的綠豆,顆粒飽滿,帶著清香。"郡王嘗嘗,這是用新水澆出來的,比往年的飽滿。"李老實笑得滿臉褶子,趙老四也道:"等秋收了,俺們兩村給王府送新米!"

陳峰留他們吃了飯,席間說起春耕的事,李老實說西村的牛不夠用,東村的正好有富餘,已經答應借兩頭給他們;趙老四則說東村的人不會編筐,西村的婦人可以教他們。秦霜聽著,忽然覺得這才是最要緊的——百姓們自己能互相幫襯,比官府天天斷案管用多了。

送走兩人時,夕陽正落在王府的角樓上,把青磚染成了金色。陳峰看著他們並肩離去的背影,忽然想起剛見麵時兩人劍拔弩張的樣子,忍不住笑了。治理領地哪有什麼訣竅,不過是把百姓的難處放在心上,給他們一個公道,讓他們能安安分分地種地過日子罷了。

書房裡的糧冊還攤在案上,陳峰拿起筆,在烏龍嶺那頁畫了個紅圈,旁邊寫著"水患已解"。

渾濁的河水卷著浮冰向東奔流。陳峰披著蓑衣站在船頭,手裡的竹篙探進水裡,篙尖觸到河底的卵石時,他忽然對身旁的老河工周伯說:"就從這裡開始吧。"

周伯展開泛黃的輿圖,羊皮紙被河風掀得嘩嘩響。他用炭筆在圖上畫了道弧線:"從柳溪灣引洛水支流,向東穿過三窪濕地,再鑿通狼窩嶺,就能連到青崖城的護城河,全程三十七裡。"筆尖劃過"狼窩嶺"三個字時,周伯的手頓了頓,"這嶺上都是硬土,怕是難挖。"

陳峰彎腰舀起一捧河水,春汛的水帶著冰碴,凍得指尖發麻:"難挖也得挖。去年孟國卡著洛水主道,青崖城的糧草遲了半月才到,再不想辦法,春耕的種子都運不進去。"他把水潑回河麵,激起的水花濺在岸邊的枯草上,竟驚出幾點新綠。


最新小说: 星光下的雙生花 被換命格後,玄門大佬殺瘋了 熊孩子重生記 單刷校花影子億萬次,小爺我成武聖了? 重生七零大小姐?搬空家產去下鄉 權力巔峰:從第一秘書開始 選個廢柴當爹,小福寶當上公主了 我在諸神遊戲裡殺瘋了 人在峨眉,開局獲取金色詞條 八零旺夫小後媽,搬空空間養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