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火器量產_我在古代當鎮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51章 火器量產(1 / 1)

煙尚未散儘,陳峰已帶著女護衛隊返回開平鎮。剛過青崖城,他便勒住馬韁,望著洛水對岸連綿的山巒,那裡是邢國的腹地,也是未來決戰的戰場。身後的女護衛們雖麵帶疲憊,眼裡卻燃著興奮的光,k31步槍的槍身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那是勝利的勳章。

真爽,還得是槍啊,不過自己空間內的庫存並不足以支持大軍用。嗯...那就多造些火槍吧,想完的陳峰對著身後的淩雲說道走,我們“去鐵匠營。”陳峰調轉馬頭,玄色披風掃過馬腹,帶起一陣塵土。勝利靠的是現代武器的降維打擊,但那些槍械彈藥無法量產,真正能支撐長久戰爭的,還是領地內能自主製造的火槍。

中午的鐵匠營的爐火正旺,十二座高爐吞吐著橘紅色的火焰,鐵砧撞擊的“叮當”聲震耳欲聾。掌爐的老匠頭見陳峰進來,連忙放下手裡的鐵鉗,滿是老繭的手在圍裙上蹭了蹭:“郡王,您要的五百支燧發槍,還差最後二十支就能完工。”

陳峰沒看那些即將完工的火槍,而是徑直走向熔爐。爐口的熱浪灼得人皮膚發疼,他卻盯著裡麵翻滾的鐵水,聲音在轟鳴中格外清晰:“從今日起,再加十座高爐,擴招三倍工匠,我要每月能造出三千支火槍。”

老匠頭手裡的鐵鉗“當啷”掉在地上。他張了張嘴,半晌才道:“郡王,這……這太難了。鐵料不夠,工匠也湊不齊,而且……”

“鐵料我來想辦法。”陳峰打斷他,從懷裡掏出張圖紙,上麵畫著改良後的火槍零件,“洛水上遊的鐵礦已經開工,每月能多運五千斤熟鐵。工匠不夠,就從民夫裡選手腳靈巧的,由老工匠帶徒弟,三個月就能上手。”他指著圖紙上的槍管,“這裡改短三寸,減輕重量;扳機用黃銅鑄造,更耐磨損。”

女護衛隊的淩雲恰好路過,聽見這話,忍不住道:“郡王,清河鎮的仗讓我明白,火槍打得快、準,比什麼都管用。要是弟兄們都能配上新槍,下次打邢國,咱們更有底氣。”她腰間的k31步槍雖好,卻隻有二十支,哪有量產的火槍實在。

陳峰拍了拍老匠頭的肩膀:“清河鎮三百敵兵,擋不住二十支火槍。要是咱們有三萬支火槍,孟國、邢國加起來,也不夠打。”他望著熔爐裡沸騰的鐵水,仿佛已看見無數火槍列陣的模樣,“這爐子,得燒得更旺些。”

三日後,鐵匠營的擴建工程破土動工。原本的十二座高爐旁,新的地基正在開挖,夯土的石碾被十頭牛拉著,在地上壓出深深的轍痕。陳峰讓人從青崖城調來了擅長築爐的石匠,按他畫的圖紙砌築爐膛——新爐比舊爐高了三尺,爐膛內壁抹了層耐火的黏土,據說能讓鐵水溫度更高。

“黏土要摻麻筋。”陳峰蹲在爐基旁,看著工匠們調和黏土,“去年的舊爐就是因為沒摻麻筋,燒了半年就裂了縫。”他讓人從百姓家裡收購破舊的麻布,撕成麻筋混在黏土裡,這樣的爐膛能經受住千次高溫灼燒。

擴招的工匠很快招齊了。三百名年輕民夫被選進鐵匠營,最大的不過三十,最小的才十五。陳峰讓老匠頭把他們分成三組:一組學鍛打槍管,二組學製零件,三組負責組裝。“三個月出師,能獨立造出合格火槍的,每月加五百文工錢。”這話一出,年輕人們學技的勁頭更足了,連吃飯都捧著圖紙看。

鐵料的供應是頭等大事。陳峰派高宏帶著親兵,駐守洛水上遊的鐵礦。礦洞深達百丈,礦工們腰係麻繩,提著油燈在黑暗中開鑿,每一筐礦石都浸著汗水。高宏讓人改進了礦車,用木軌代替土路,運輸效率提高了一倍。“每天必須運出兩千斤礦石,少一斤,我拿你是問。”高宏對礦場管事說,自己則帶頭掄錘砸礦,手上的繭子磨破了一層又一層。

木炭的需求也跟著激增。陳峰讓人在烏龍嶺開辟了新的炭窯,一百座炭窯沿山而建,燒炭的師傅們輪班值守,確保木炭供應不斷。“要用硬木燒炭。”燒炭的老把式對徒弟們說,“鬆木燒的炭火苗旺,卻不耐燒;櫟木燒的炭火頭穩,能讓爐膛溫度更均勻。”一車車烏黑的木炭被運進鐵匠營,堆得像座小山,空氣中都飄著鬆煙的味道。

工坊的布局也重新規劃過。從礦石熔煉到零件成型,再到火槍組裝,形成一條流水線。最東邊是熔爐區,鐵水從這裡鑄成鐵棒;中間是鍛打區,工匠們將鐵棒鍛成槍管、槍托;西邊是組裝區,槍管、扳機、槍托在這裡被拚接成完整的火槍。

“這樣一來,每人隻負責一道工序,又快又好。”陳峰沿著流水線巡查,看見鍛打槍管的工匠們動作整齊,鐵錘落下的節奏都差不多,“就像編竹筐,你編篾,我收口,各乾各的,效率才高。”他讓人在每個工序旁掛上牌匾,寫著操作要領,連“槍管要鍛打二十遍”“扳機彈簧要能承受百次扳動”都寫得清清楚楚。

量產的關鍵,在於零件能互換。以前造火槍,都是一個工匠從頭到尾做一支,槍管、扳機各不相同,壞了沒法換零件。陳峰讓老匠頭按統一的尺寸製作模具,確保每支火槍的零件都能通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槍管模具要用黃銅。”陳峰拿著新鑄的模具,內壁光滑如鏡,“鐵模具容易生鏽,做出的槍管也不規整。”他讓人從孟國邊境走私了一批黃銅,雖然花了不少錢,但造出的模具能反複使用,長遠來看更劃算。

槍管的鍛打是最費功夫的環節。年輕工匠們光著膀子,掄著十斤重的鐵錘,將燒紅的鐵棒鍛成管狀。老匠頭拿著卡尺,時不時量一量:“直徑必須是一寸二分,差一分都不行。”他示範著如何用鐵錘敲打,讓槍管壁厚度均勻,“太薄了容易炸膛,太厚了又太重,士兵扛著累。”

“為了提高效率,陳峰讓人做了個水力鍛錘。利用洛水的水流帶動水車,水車再通過齒輪帶動錘杆起落,力道比人工掄錘大得多,速度也快三倍。”第一個水力鍛錘安裝好那天,工匠們圍著看稀奇,隻見水流嘩嘩轉,錘杆“咚咚”落,燒紅的鐵棒很快就被鍛成了槍管。

“這玩意兒頂十個壯漢!”年輕工匠們歡呼起來,連老匠頭都忍不住點頭,“郡王這法子,真是省時省力。”陳峰卻不滿足,又讓人做了三個水力鍛錘,分彆用來鍛打槍管、槍托和扳機,流水線上的效率又提了一截。

扳機的改良花了最多心思。以前的扳機容易卡住,陳峰讓人在扳機軸上鑽了個小孔,注入牛油潤滑;又把扳機的鉤子磨得更尖,確保扣動時能精準撞擊火石。“試試這個。”他遞給一個工匠新做的扳機,工匠連續扳動百次,扳機依然靈活,沒有絲毫卡頓。

槍托的製作也有講究。以前用硬木,太重;用軟木,又不結實。陳峰讓人將桑木和柳木分層粘合,桑木堅硬耐磨,柳木輕便有韌性,合在一起的槍托既輕又結實。負責做槍托的工匠們用砂紙反複打磨,直到表麵光滑得能照見人影。

“槍托上要刻槽。”陳峰指著圖紙,“方便士兵填裝彈藥時,手指能抓住。”他讓人在槍托底部鑽了個小孔,用來掛背帶,“士兵行軍時能背在肩上,解放雙手拿其他東西。”這些細節雖小,卻能讓火槍更趁手,士兵用著也舒心。

“火槍離不開火藥。陳峰在鐵匠營旁建了座火藥坊,用土牆圍起來,遠離火源,專門負責量產火藥。高宏被調來管火藥坊,每天盯著工匠們按比例混合硝石、硫磺、木炭。”

“硝石要提純三遍。”高宏拿著新熬出的硝石,雪白如鹽,“以前隻提純一遍,裡麵雜質多,火藥威力小還受潮。”他讓人挖了十幾個沉澱池,將硝石溶於水,再加入草木灰,讓雜質沉澱,反複三次,得到的硝石純度極高。

硫磺的處理也有講究。陳峰讓人用熱水煮硫磺,去除裡麵的泥沙,再用麻布過濾三遍。“提純後的硫磺,火藥不容易結塊。”高宏演示著如何將硫磺磨成粉末,“要像麵粉一樣細,不然點燃時不充分。”

木炭必須用三年以上的櫟木燒製。陳峰讓人控製窯火的溫度,確保木炭既燒透了,又沒燒成灰燼。“這樣的木炭含碳量高,燃燒充分。”他拿著天平,仔細稱量三種原料,“硝石七斤、硫磺一斤、木炭二斤,這個比例不能錯,不然火藥要麼太爆,要麼沒力。”

混合火藥時,工匠們都戴著羊皮手套,動作輕得像怕碰碎什麼。他們在石碾上慢慢研磨,讓三種粉末充分混合,又不能用力太猛,生怕擦出火星。“以前出過事,”老藥匠小聲說,“有個徒弟性子急,碾藥時太用力,火星濺起來,半座坊都炸沒了。”

為了防潮,陳峰讓人用厚油紙包裹火藥,再裝進陶罐,罐口用蠟密封。“每罐三十斤,正好夠一支火槍用一個月。”他在陶罐上印著火藥的生產日期,“超過半年的火藥要重新檢驗,威力不夠的就用來做信號彈,不能給士兵用。”

“量產最怕偷工減料。陳峰成立了個專門的檢驗隊,由經驗豐富的老兵和老工匠組成,每支火槍、每批火藥都要經過嚴格檢驗。”

“火槍要試射。”檢驗隊的老兵趙武,曾在青崖城打過仗,對火槍再熟悉不過。他拿起新造的火槍,填裝彈藥,對著五十步外的靶子射擊。如果子彈能穿透三寸厚的木板,才算合格。“有支槍的槍管太薄,試射時炸了膛。”趙武指著旁邊的廢槍,“造這支槍的工匠,被罰去劈柴三個月,讓他記住教訓。”

火藥的檢驗更嚴格。每次新出的火藥,都要取一兩出來,放在空曠的場地上點燃。合格的火藥燃燒迅速,火焰明亮,沒有殘渣;不合格的則燃燒緩慢,還冒黑煙。“這樣的火藥,戰場上會誤事。”趙武把不合格的火藥扔進水裡,“全部銷毀,不能留。”

為了激勵工匠,陳峰定下了獎懲製度。每月造出合格火槍最多的工匠,獎勵五斤肉、兩匹布;連續三個月不合格的,就被調去做雜活。“做得好的,不僅自己體麵,家人也跟著沾光。”他在工坊旁貼了張紅榜,上麵寫著優秀工匠的名字,“讓大家都看看,好好乾活,有奔頭。”

年輕工匠們的勁頭越來越足。有個叫狗剩的少年,剛來時連鐵錘都掄不動,現在卻成了鍛打槍管的好手,造出的槍管試射時百發百中。“俺想讓俺娘過上好日子。”狗剩摸著自己造的火槍,眼裡閃著光,“等俺成了大師傅,就娶媳婦,在鎮上蓋瓦房。”

幾日後,第一批量產的火槍下線了。三千支火槍整齊地擺放在場地上,槍管閃著冷光,扳機鋥亮,看起來一模一樣。陳峰拿起一支,掂量著重量,比以前的火槍輕了半斤,手感卻更穩。他填裝彈藥,對著靶子射擊,子彈精準地命中紅心。

“好槍!”陳峰笑了,聲音裡滿是底氣。他望著場地上的火槍,仿佛看見無數士兵拿著它們,列陣迎敵的模樣。孟國的騎兵再快,邢國的重甲再厚,在這量產的火槍麵前,都將不堪一擊。

高宏啊,你現在有多少火槍兵?

高宏撓了撓頭,老爺我隻有一個營。

看著高宏的樣子陳峰突然笑了,烏龍嶺一個營的火槍兵可不夠,這批槍我全部撥給你,足夠你在組裝2個營的。

多謝老爺,高宏有些激動的說道。

謝我乾什麼?烏龍嶺易守難攻,再有有火槍火炮的加持,5000士兵足可以抵擋十萬敵軍,記住,給我守好烏龍嶺,那可是我最後的底牌...

喜歡我在古代當鎮令請大家收藏:()我在古代當鎮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變強方式:專搞校花心態! 媽咪!七個喪屍萌崽等投喂 瘋批帝王:小乖不怕,朕在 怎麼就愛上了你 繼子誰愛養誰養?我獨寵紈絝小叔 穿成惡毒後媽,擺爛創飛大佬全家 手滑虐了瘋批後,他和我痛覺綁定了! 星穹聖域 燕頌 規則:開局出現在神秘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