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時代7_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 > 第20章 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時代7

第20章 我國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期~春秋時代7(1 / 1)

我國東周春秋時代的重要著作,第二部當屬《左傳》首部是《詩經》)。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書,比較忠實地記載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54年,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等情況。

關於《左傳》的作者,意見很分歧,從《左傳》記事的年代和材料的豐富來看,此書的作者應該生活在戰國的初期。

《左傳》作為一部史書,對於春秋時代的社會生活、社會思想記載得比較全麵。

民本思想在《左傳》的整個敘事記言中已開始萌芽。不管當時的統治階級內心是怎麼的想法,但口頭上,他們不得不承認“國將興,聽於民”的道理。

“違民不祥”,“眾怒難犯”,這是他們從經驗中得來的教訓。

春秋時代,各國之間的戰爭是極其頻繁的,統治者要取得戰爭勝利,就不得不力求取得人民的支持。

莊公十年的曹劌論戰,昭公十九年的,沈尹戌論撫民中,都指出了這一點。

同時可以看出人民的輿論也是很尖銳的。當宋國的華元戰敗逃回來以後,人民就用歌謠來諷刺他。

較開明的統治者也知道重視這一點。鄭國人在鄉校議論執政,子產認為這是執政者的老師,堅決反對毀去鄉校的建議,認為防民之口是很危險的。

表現在《左傳》中的愛國主義思想,也是值得注意的。

毫無疑問,當時的所謂國,乃是以國君為中心的,不是人民大眾之國。但在當時強者為刀俎、弱者為魚肉的現實下,在某些國家,某些時候,愛國是有其進步意義的。

僖公三十三年,鄭國商人弦高犒秦師,就解除了鄭國的一場兵災;定公四年,楚國申包胥赴秦求救,七日不食,終於說服秦國出兵,拯救了祖國的危亡。這些故事都是很動人的。

對於比較開明的統治者,《左傳》則給予了熱烈的歌頌。鄭國的子產就是這類人物的代表。

當他開始執政時,由於實行了許多改革,受到了保守勢力的反對。輿人誦之曰:“取我衣冠而禇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其意見附注)

但是過了三年,子產的政治改革見效了,於是輿人又誦之曰:“我有子弟,子產悔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其意見附注)

從文學觀點看,《左傳》也是一部傑作。《左傳》的最大特點是善於描寫複雜的戰爭事件。

秦晉韓之戰,晉楚城濮之戰、秦晉殽之戰、晉楚邲之戰,都是這方麵的典範。這些戰爭經過很複雜,曆時也較久。

但作者總能將戰前的準備、謀劃、部署,戰鬥中雙方力量的對比、變化,以及勝敗原因的檢查、人事的處理等,敘述得有條有理,緊湊生動。戰鬥中一些小插曲的描寫,更是有聲有色。

《左傳》的文辭很簡括,筆意卻很繁複。它能用簡括的文辭寫出很複雜的社會生活和戰爭過程,許多地方表現得都十分恰當。運筆靈活,變化萬千。

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左傳》畢竟是兩千多年以前的作品,書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少糟粕。

由於作者的曆史觀是唯心主義的,他把曆史的創造歸之於帝王將相,歸之於天命,也相信占卜和預言,這些反唯物的迷信思想,在故事中到處都有。

作者雖然歌頌和批判了一些人物和事件,但用來作為衡量的標準,也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政治、道德教條;他維護的也還是當時“尊卑有彆”的封建秩序。

總之,作者寫作的目的是希望當時的統治階級通過這些曆史事件,吸取教訓,從而采取較為開明的措施,緩和階級矛盾而鞏固其封建統治。這些都是我們在閱讀時應該注意批判的。

《左傳》原來叫做《左氏春秋》,是一部獨立的史書,後來經人改動,分條附在孔子編訂的編年史書《春秋》後麵,稱為《春秋左傳》,它和《公羊傳》、《穀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完整的曆史著作,在當時有它巨大的創造性。它對後世影響很大。

影響首先表現在曆史學方麵,這不僅因為它發展了《春秋》的編年體,對曆史學作出了巨大貢獻,還在於它對曆史著作的寫法方麵作出了輝煌的典範,使人認識到,曆史著作應該有強烈的傾向性,同時又應有文采,傾向性應該通過有文采的敘述表現出來,以感染讀者。

這形成了我國古代曆史著作的重要傳統之一。司馬遷的《史記》就是繼承了這個傳統。我國古代的優秀曆史著作都是具有明顯的傾向性,而且是具有很好的文學價值的

《左傳》同時對文學也發生了很大影響,它敘事的生動精煉,傳神肖物,記行人辭令的富有文采,在我國文學史上是第一次出現,後來散文家敘事和作議論文字,都常以它為楷模。

附注:

沈尹戌:楚國人,官左司馬。

鄉校:鄉間的公共場所。既是學校,又是鄉人聚會的地方。子產認為這是執政者的老師,不可毀壞。所以他接著說:防民之口是很危險的。

子產:鄭大夫,名公孫僑子產是字),春秋時有名的政治家。執政二十餘年,使處在晉楚雙重壓迫之下的弱小鄭國獲得安定,並受到各國的尊重。人民很愛戴他。

弦高:春秋鄭國的商人,遇秦師於滑,乃假裝說:我是奉鄭君之命,送十二頭牛來慰勞你秦師的同時趕快差人去告訴鄭國作好準備,以防秦師來侵犯,使秦襲鄭受阻。

輿人:猶言“眾人”。

禇:同“貯”,儲藏,引申有“沒收”之意。這句意思是,子產把奢侈之家的衣帽都沒收了。

這句意思是,子產把人們的田畝都取來重新劃分、安排。

與:作“助”解。這兩句說,誰要想殺子產,我願意幫助他。

這六句意思是,子產執政過了三年,政治改革見了功效,於是眾人又稱頌說,我的子弟很好,全靠子產教誨他,我的田地多增產,全靠子產培育它;子產如果死了,誰是他的後繼人呢?就是說,比他再好的人是少有了。這些話,記載在襄公三十年,寫子產初執政時遭遇的困難,及其後來政治措施的成就。)

以下向閱者介紹幾篇《左傳》中,有代表性的好文,以共享之。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媽咪想逃?崽崽已給爹地發定位! 星名遠播 高冷男主會撒嬌,屍皇大人魂會飄 除我以外,全隊反派 普女綁定生子係統後萬人迷了 末世靠美女不斷變強 科舉證道:從落第書生到人間至聖 超氣人影帝不為人知的那些年 斬神:我於幕後主宰一切 魔道祖師之魏無羨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