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5
4、畫蛇添足
原文:
昭陽為楚伐魏,覆軍殺將,,得八城。移兵而攻齊。陳軫為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賀戰勝。起而問:“楚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珪。”陳軫曰:“異貴於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陳軫曰“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臣竊為譬可也。楚有祠者,賜其舍人?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為名,亦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昭陽以為然,解軍而去。
——《戰國策?齊策》二
釋義:
這篇文章記敘了策士陳軫zhen診音)為齊王向楚將昭陽遊說,巧妙地用“畫蛇添足作比喻,說昭陽為楚伐魏立了功,又移兵伐齊,完全是多餘的事,阻止了楚軍伐齊的事跡。
“畫蛇添足”是寓言。“畫蛇添足”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寓言著重以淺易的形象化的故事作比喻,說明一個問題,用詞簡約而含義深刻,耐人尋味。寓言中的故事,有的是實有的,有的是虛構的。“畫蛇添足”是虛構的寓言。它曆來為人們所引用。現在常用來諷刺那些不顧客觀實際,隻憑主觀設想,做些多餘事情的人。
應該指出:用個人利益打動彆人是策士們的慣技,昭陽的行動就是從個人得失來考慮的。
譯文參考):
楚將昭陽率軍攻打魏國,打敗魏軍,得八城。接著要攻打齊國。
策士陳軫為齊王派遣出使楚國,進見昭陽,拜賀他打了勝仗,並問他:
“你殺死的魏將是什麼官職和爵位?”
昭陽回答:“官職是上柱國,爵位是上執珪。”
陳軫說:“更高貴)的官職是什麼?”
昭陽回答:“隻有令尹首相)了”
陳軫說:“令尹高貴,國王沒有設置兩個令尹。我打個比喻講個寓言故事),可以吧。
楚國有個祭祀的人,賜給門客一巵古代盛酒的器皿)酒。門客說:’這一巵酒多人喝不夠,一人喝有餘。請讓門客在地上畫蛇,先畫好的人喝這巵酒。’
一會兒,一個門客最先畫好了蛇,便拿過酒來,將要喝下,左手拿酒巵,右手畫蛇,說:
’我能給這條蛇添上腳!’還沒有添完蛇足,另一個門客把蛇畫好了,把酒巵奪過來,說:
’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就把酒喝了。而給蛇添腳的人沒有喝到酒。
現今將軍幫楚國攻打魏國,打勝了,得到了八城;不讓軍隊休整,接著就要攻打齊國,齊國非常怕你,你如果是為了名,已經足夠了。官職之上不可再加重了。
戰無不勝,而不知停止的人,身將死會戰死),爵位將歸於後人,就如同為蛇添上腳是多餘、沒用的)。
昭陽同意了陳軫的意見,解除了對齊國的進攻。
注釋:
1、公元前323年,即周顯王四十六年,楚懷王派柱國昭陽將兵攻魏,在襄陵今河南睢縣)大破魏軍,得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