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誌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莊子?外篇》
釋義:
這則寓言作者用痀僂承蜩,比喻專心致誌的道理。寫得細膩生動,巧妙地說明了生活的真理。
譯文參考):
仲尼去往楚國,由林中走出來。見一痀僂人拿一根頂端放著膠的竹竿伸到樹上去粘蟬翼,象用手拾取物品一樣容易。
仲尼說:“你的技術真巧啊!有什麼好方法吧?”
痀僂人說:“我有好方法。5、6月份,練習到在長杆的頭上,一連累積放兩枚小球,而不使落地,粘蟬翼時蟬極少掉下來;如果練習到在長杆的頭上,累積放三枚小球,而不使落地,粘蟬翼時,十隻蟬可能會有一隻跑掉;如果練習到在長杆的頭上,累積放五枚小球,而不落地,粘蟬翼就像用手拾取物品一樣容易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的身體站在這兒,就像一撅斷木頭一樣;我舉著胳臂,就像一節枯樹枝一樣,一動也不動。
雖天地這麼大,萬物這麼多,我心目中隻知道有蟬翼;我的身臂紋絲不動,不以任何物品更換蟬翼,怎麼會失手呢!”
孔子因此事對弟子說:“用心不二,精神專一集中即專心致誌),這就是痀僂人的成功之道!”
注釋:
1、適:往。
2、痀僂juou拘樓音):駝背。承:通“拯”,援的意思。這裡指用長竿取物。蜩tiao條音):就是蟬。承蜩:拿一根頂端放著膠的竹竿伸到樹上去粘蟬翼。
3、掇duo多音):拾取。
這句說:像用手拾取物品一樣容易。
4、這句說:你的技術真巧啊!
5、這句說:有什麼好方法吧?
6、五六月,夏季五六月,正是捕蟬的時候。
7、這句說:在竿頭上一連累積兩枚小球而不使落地。這是以累丸為練習,正是鍛煉手不顫的辦法。
8、錙銖zizhu資朱音):古時的重量單位。24銖為一兩,6銖為一錙。錙銖:指極少數。
9、失者十一:十隻蟬中可能會有一隻跑掉。
10、厥:同“橛”。株拘:斷木頭。
這兩句說:我的身體站在這兒,就像一橛斷木頭一樣。
11、執:舉。槁木:枯樹。
這兩句說:我舉著胳臂,就像一節枯樹枝一樣,一動也不動。
12、唯蟬翼之知:心目中隻知道有蟬翼。
13、這句意思說:身臂絕對不動。
14、誌:指心意。凝:注意力集中。
這兩句說:用心不二,精神乃專一集中。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