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散文12)
5、《莊子》
莊子的主要著作:
2)百川灌河
原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儘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麵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麵目,望洋向若而歎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莊子?外篇》
釋義:
本文節錄自《秋水》篇。寫黃河秋天水漲時的空曠彌漫,河伯順流入海,望見海水浩渺無際,領悟到自己的見聞狹隘,慨歎宇宙間的“道”是難窮的,仲尼的知識很有限,伯夷之義也不足道。
作者用河伯望見海水時的驚歎,說明人在無邊廣闊的宇宙中所知的有限,驕傲自滿是沒有根據的。
文章表現了作者對於儒家傳統觀點的懷疑和否定,包含了哲理,又有很深厚的抒情意味。
譯文參考):
秋水按季節來到,百川漲滿黃河;水流非常大,水麵加寬,隔水遠看,兩岸的牛或馬都分辨不清了。
於是乎河神欣然高興)自喜,天下之美儘在眼前;順流東行,直到大海;向東望去,不見水的儘頭。
於是乎河神掉轉頭,望?向海神仰麵感歎道望洋興歎):“俗語說:’聽到過一百樣道理,就自以為知道得很多,覺得誰也不如自己了’,是在說我自己。
我起初聽說孔子的學問最博,伯夷的義氣最高,但是卻有人瞧不起他們,我不相信;而今我才知道孔子的學問也難窮儘,自己若永遠自高自大下去,是很可怕的。——會長久地被“貽笑大方”被有很高道德修養人恥笑)。
注釋:
1、時:以時,按季節。
2、灌:聚,漲滿的意思。河:黃河。
3、涇:直流的水波。
這句說:水流非常大。
4、涘si似音):水邊,岸。渚:水中的小塊陸地。崖:高的河岸。辯:同“辨”。
這兩句意思說:秋天水漲,水麵加寬,隔水遠看,兩岸的牛或馬都分辨不清。
5、焉:語氣詞。於是焉:即“於是乎”的意思。河伯:河神,相傳姓馮ping憑音),名夷。欣然:高興的樣子。
6、東麵:臉朝東。
7、端:儘頭。
8、旋:調轉。
9、望洋:仰視的樣子。成語“望洋興歎”本此。若:海神名。
10、野語:俗語。
11、道:道理。百:泛指事物之多。若:象,比得上。莫己若:為“莫若己”的倒裝,意思是沒有能夠比得上自己。
這兩句意思說:聽到過一百樣道理,就自以為知道得很多,覺得誰也不如自己。
12、少shao少年的少音):作及物動詞用,有“嫌少”的意思。仲尼之聞:孔子所知道的學問。輕:輕視。伯夷:商末周初人,孤竹君的長子,和弟弟叔齊互相讓國。周滅商,兄弟同隱居於首陽山,以恥食周粟而餓死。伯夷之義:即指餓死於首陽山之事。
這兩句意思說:我起初聽說孔子的學問最博,伯夷的義氣最高,但是卻有人瞧不起他們。
13、睹:看見。窮:儘,這裡是“儘頭”的意思。
14、殆:危險。這句說:假如)我不是來到你的門前,那就很危險了。意思是自己如永遠自高自大下去,是很可怕的。
15、長:長久。見笑:被笑。大方之家:指有很高的道德修養的人。成語有“貽笑大方”。這裡大方,指有某種專長的人。)
3)《痀僂承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