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的主要著作
《悲憤詩》—2
譯文參考):
漢末皇帝失去了統治天下的權力,董卓乘機乾出的事情違背天理綱常。
他為了圖謀弑君篡位,先殺害周、伍等諸多賢臣)良。
他強迫朝廷君臣從洛陽遷往長安,企圖挾持皇帝使自己的權勢得以加強。
國內興起了忠義的軍隊,共同討伐董卓這個惡人是大家的念想。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所帶的軍隊,由陝西出函穀關東下,他們金色的鎧甲閃耀著陽光。
中原人民素來較為脆弱,董卓的軍隊中卻多是勇猛強悍的胡、羌。
李、郭軍或在田野上作戰,或包圍城市,所到之處無不慘遭殺掠和破亡。
他們大肆屠殺,一個人都不留,死人的骸骨雜亂地堆積在地上。
他們見男子就殺,見女子就搶。
李、郭軍隊在陳留一帶殺掠後,又西入函穀關返回陝西持強。
回顧來路,悲傷得肝脾都要腐爛了,渺遠迷茫。
被擄的人成千人萬,不準聚集在一起,隻得麵麵相望。
有骨肉至親一起被擄掠來了,要互相說話都被阻擋。
被擄人稍不留意,掠奪者就罵道:“殺降虜,應當讓你們挨刀子,養活你,我不想。”
這種咒罵很難忍受,使被擄者活下去的可能很渺茫。
掠奪者有時用木棍子打人,被打者心裡的恨毒和身上的痛苦相交雜,難忍身心皆受重創。
白日哭嚎行,夜晚悲吟坐,想死不讓死,想活又不讓。
老天啊,我們有什麼罪孽,為什麼要遭受這種慘況?
邊遠地區與中原地區不同,人文風俗的道德倫理不大講。
北風春夏起,風沙吹我衣,風聲入我耳,住所多雪霜。
艱難處境下,悲哀歎息想起了親爹娘。
有客從外來,聽聞很高興,迎前打探親友消息,但卻不是同鄉。
竟然有親人接我回國,意外僥幸地實現了我平時的願望。
自己得以脫離南匈奴的屈辱生活,卻要離棄親生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