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宋武帝劉裕代晉自立的同時,鮮卑拓跋氏逐步征服了北中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麵,直到隋文帝楊堅滅陳,中國才重新歸於統一。
南方在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的統治下,由於東晉以來人口的大量南移,以及南方地區長期以來比較安定,社會經濟得到了繁榮和發展,逐步趕上和超過了北方。
經濟的繁榮和比較安定的環境,保證了知識分子們進行精神生產的條件,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南朝的君主們對文學事業的提倡也加速了文學的發展。
這時期文學作品開始和彆的書籍分開成為專門的一類,山水詩興起,玄言詩消失。以範縝為代表的樸素唯物主義者們,同愚弄麻痹人民的佛教唯心主義者們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在小品文方麵,袁淑等人的“遊戲文字”,豐富了文學的體裁,卞彬的作品則有諷刺現實的意義。
西晉末年,匈奴、鮮卑、羯、氐、羌五種部族先後侵入中原,北中國成了他們混戰的場所。原來是文化中心的黃河流域,在連年兵燹之後,成了荒涼的戰場。
掌握文化知識的階層大都隨著晉朝的南渡而遷移到長江流域。因此,在北魏統一中國以前,北方很少有文學作品流傳下來。
493年,魏孝文帝拓跋宏把他的政府由平城遷到洛陽,用政治勢力推行漢化,禁止穿胡服及在朝廷使用鮮卑語,並興辦太學,鼓勵儒家思想。
之後,北朝的文學基本是模仿南朝的。比較有名的作家,主要有散文家酈道元和楊衒之,及其他作家庾信、王褒、顏之推等人。
南北朝時期的主要文學作品和作家
《世說新語》
簡介:
《世說新語》,原名《世說》,今本凡38篇,是我國較早的一部筆記小說集。
作者站在封建官僚地主階級的立場上,記載了東漢到東晉時期士族階層的言談、軼事,其中不少是宣揚放蕩生活和清談風氣,鼓吹消極避世思想,美化封建統治階級人物的內容。
但客觀上也暴露了豪門貴族的荒淫腐朽、殘忍凶惡以及封建士大夫頹廢墮落、虛偽造作的惡劣本性。
本書語言精煉,往往通過廖廖數語就把一個人的思想、性格生動地勾劃出來,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魯迅稱它“記言則玄遠冷俊,記行則高簡瑰奇,下至繆惑,亦資一笑。”《中國小說史略》)梁代劉孝標的注釋,引書四百多種,補充、豐富了原作的內容,由於所引原書現已大多失傳,劉注就更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
作者小傳:
劉義慶403—444年),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南朝宋武帝劉裕的侄兒,後立為臨川劉道規嗣子,永初宋武帝年號)中襲封臨川王。
他愛好文學,門下又招聚了不少才學之士。《世說新語》相傳是他所作。魯迅說:“書或成於眾手,未可知也。”
《周處年少時》
原文: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裡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裡,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裡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裡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誌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孝子。
——《世說新語?自新篇》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