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作家鮑照的主要著作
2、《蕪城賦》—1)
原文:
濔迤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
柂以漕渠,軸以昆崗。
重關複江之隩,四會五達之莊。
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
廛閈撲地,歌吹沸天。
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
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濬洫,圖修世以休命。
是以板築雉堞之殷,井乾烽櫓之勤,格高五嶽,袤廣三墳,崪若斷岸,矗似長雲。
製磁石以禦衝,糊赬壤以飛文。
觀基扃之固護,將萬祀而一君。
出入三代,五百餘載,竟瓜剖而豆分。
澤葵依井,荒葛罥塗。
壇羅虺蜮,階鬥麕鼯。
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
饑鷹厲吻,寒鴟嚇雛。
伏?藏虎,乳血飡膚。
崩榛塞路,崢嶸古馗。
白楊早落,寒草前衰。
棱棱霜氣,蔌蔌風威。
孤蓬自振,驚沙坐飛。
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
直視千裡外,唯見起黃埃。
凝思寂聽,心傷已摧。
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
璿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
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
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
東都妙姬,南國麗人,蕙心紈質,玉貌絳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
豈憶同輦之愉樂,離宮之苦辛哉!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
抽琴命操,為蕪城之歌。
歌曰:
邊風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
千齡兮萬代,共儘兮何言!
釋義:
蕪城,荒蕪的城,指廣陵城故城在江蘇江都縣東北)。廣陵在西漢時候是藩王封國的國都所在地。
如吳王濞等藩王驕奢淫逸,並曾起兵作亂,為漢中央政府所平。劉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竟陵王劉誕又據廣陵起兵反叛,孝武帝派沈慶之統帥大軍討平之,殺城中人三千多名。
鮑照登廣陵城,因為有感於廣陵的幾遭兵亂,和統治階級的驕橫奢侈,將廣陵過去的繁盛和眼前的荒涼,作了鮮明的對比,
既表現出他自己蒼涼失意的心境,也隱寓著對統治階級豪奢生活,不能久保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