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作家劉勰的主要著作
《文心雕龍》
注釋—1):
1、娟子《琴心》:據黃侃《文心雕龍劄記》以為涓子即《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的環淵,楚人,為齊稷下先生,言黃老道德之術,著書上下篇。《琴心》即此書之名。
2、王孫《巧心》,《漢書?藝文誌》儒家有《王孫子》一篇,自注:“一曰巧心”。
3、騶奭shi飾音)、雕龍:指騶修飾之文如雕刻龍文。也:同“邪”。《漢書?藝文誌》陰陽家有鄒奭子十二篇》,自注:“齊人號曰雕龍奭。”以上九句是詮釋全書之名。
4、綿邈:長遠的意思。
5、黎:眾人,平常人。獻:賢人。
6、一本“夫”下有“有”字:範文瀾校係衍文。行:一本作“才”。肖貌兩句,語本自《漢書?刑法誌》:“夫人肖天地之貌,懷五常之性。”肖天地之貌,就是下文說的“擬耳目於日月,方聲氣乎風雷。”稟性五行:即賦仁、義、禮、智、信之性。
7、“擬耳目於日月”兩句:語本《淮南子?精神訓》:“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
8、齒:年齡。踰:過。踰立:三十多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
9、丹漆之禮器:指祭祀用的籩和豆。
10、敷讚:闡明表揚的意思。
11、馬鄭:指東漢經學家馬融、鄭玄。
12、五禮:即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嘉禮。
13、六典:《周禮》:“太宰之職,掌建幫之六典:一曰治典,二曰教典,三曰禮典,四曰政典,五曰刑典,六曰事典。”
14、羽毛本有文彩:飾羽尚畫,就是“益事文彩,變本加厲”的意思。《莊子?列禦寇》:“仲尼方且飾羽而畫,從事華辭。”
15、鞶pan盤音):大帶。帨shui稅音):佩巾。
16、訛:錯誤。濫:泛濫。
17、異端:指不合正道者。
18、辭:指周書所說的辭。訓:指孔子所述的訓。異:指不同於辭人愛奇。
19、搦nuo諾音):握持,拿著。搦筆:就是執筆。
20、如:一本作“於”。典:指魏文帝曹丕《典論?論文》。
21、書:指陳思王曹植《與楊德祖書》。
22、《文論》:指應瑒《文質論》。
23、《流彆》:摯虞,字仲洽,有《文章流彆論》。
24、《翰林》:李充,字宏範,有《翰林論》。
25、鮮:少。衢路:大路。這裡指創作的主要途徑。
26、臧否:褒貶的意思。
27、魏典密而不周:魏文帝《典論?論文》分析作家作品不同的氣,各種文體不同的特征比較細密,但仍然隻是引了端緒,未能就這些問題,作全麵周到的闡發。所以說“密而不周”。
28、陳書辯而不當:曹植《與楊德祖書》譏笑陳琳不長辭賦,劉季緒才不能逮於作者,論好尚不同,不以辭賦為君子等,其言皆閎辯。但破多於立,所以顏和認為無當。
29、君山:桓譚有《新》,內有論文之處。公乾:劉楨的字,論文著作已無考。
30、吉甫:應貞的字,論文著作已無考。士龍:陸雲的字。他在給陸機的書信中,大都談論文學創作方麵的問題。
31、先哲之誥:指經典之文。
32、“本乎道”五句:第一篇《原道》論“本乎道”,第二篇《征聖》論“師乎聖”,第三篇《宗經》論“體乎經”,第四篇《正緯》論“酌乎緯”,第五篇《辯騷》論“變乎騷”。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