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的作家及其作品
酈道元
小傳:
酈道元?—527年),字善長,南北朝北魏範陽涿鹿今河北涿鹿縣)人。自幼好學,曆覽群書,博聞強記。
曾任北魏尚書主客郎、安南將軍、禦史中尉等官職。著有《水經注》四十卷。
《水經》是一部記載全國水道的地理書,原書比較簡單,酈道元的《水經注》對《水經》中的記載給以詳細的闡明和極大的補充。
《水經注》不僅是值得珍視的一部傑出的古代地理學著作,而且在文學上也有相當高的價值。
由於作者足跡遍天下,遊覽過祖國的許多名山大川,加之文筆簡潔精美,所以書中寫景狀物,生動形象、豐富多采,許多篇章是優秀的遊記體散文,對後世遊記文學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酈道元的主要著作
《江水》
原文:
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
江水曆峽,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裡,湧起數十丈。今灘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屋,若此者甚眾,皆崩崖所隕,致怒湍流,故謂之“新崩灘”。其頹岩所餘,比之諸嶺,尚為竦桀。其下十餘裡,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更就霄漢其優劣耳。其間首尾百六十裡,謂之巫峽。蓋因山為名也。
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穀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江水又東,逕狼尾灘而曆人灘。【袁山鬆曰:“二灘相去二裡。入灘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沒冬出。其石嶔崟,數十步中悉作人麵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須發皆具,因名曰人灘也。”】
江水又東,逕黃牛山下,有灘名曰黃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高崖間有石,色如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黃,成就分明。既人跡所絕,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紆回,雖途逕信宿,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言水路紆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裡,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類。林木高茂,絕儘冬春。猿鳴至清,山穀傳響,冷冷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鬆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餘來踐躋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崿秀峰,奇構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曆,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千古矣。”
——《水經注》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