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的文學家及其作品
一、王勃
小傳:
王勃650—676年),字子安,原籍太原祁縣,移居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縣)。隋朝哲學家王通的孫子。據傳說,他自幼聰明過人,七歲就能寫文章,而且寫得很快很好。
十四歲時,有人推薦當殿對策,授任為朝散郎。隨後作沛王府修撰擔任寫作和編纂的官)。
當時諸王之間盛行鬥雞遊戲,王勃戲作一篇《檄英王雞》的文章,高宗看了很生氣,認為放肆,把他趕出王府。
後漫遊蜀中。曾任虢州參軍,又因罪被革職,並且連累他父親,也被貶為交址縣令。676年上元二年十二月),他往交址省親,在渡海時不幸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是初唐的重要作家,詩文在當時尤負盛名,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傑”。
在他短促的生命中,竟能寫出方麵很多、內容很豐富的著作,補完他祖父有錄無書的著作共25篇。以創作而論,他的詩文在“四傑”中也是最有特色的。
《王子安集》十六卷,有很多作品中透露出才高自負的傲兀情緒,和位卑不遇的牢騷。他的詩正像他的文,標誌著新舊的過渡。
從傳頌的佳句,如“日落山水靜,為君起鬆聲”、“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見他的詩風清新、質樸。他存詩不多,而語意每每重複,這也足以說明他的意境的局限。
王勃的作品
1、《滕王閣序》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儘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十旬休暇,勝友如雲;
千裡逢迎,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
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儘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
層台聳翠,上出重霄;
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
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
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四美俱,二難並。
窮睇眄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興儘悲來,識盈虛之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