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的作品
3)《感遇之三十五》
原詩:
本為貴公子,平生實愛才。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
西馳丁零塞,北上單於台。
登山見千裡,懷古心悠哉。
誰言未忘禍,磨滅成塵埃。
釋義:
陳子昂中進士後,先後兩次從軍。本詩是他第一次從軍——隨喬知之北征時寫的,其時作者26歲。
作者出身於一個富有的家庭其父親很可能是商業地主),年青時期有一番為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前四句就是這種生活、思想的反映。後六句抒寫軍中生活和感觸,他對當時封建統治的當權者能否處理好邊塞問題表示疑慮。
這首詩具有慷慨沉鬱的特色。
譯文參考):
本是富豪家庭的子弟,平生很愛才。
滿懷為國建功立業的抱負,從軍赴邊塞。
西馳丁零邊區,北上單於台。
登高遠望千裡江山,心悠悠啊古往今來。
誰說記住了過去民族間的衝突和戰爭帶來的不幸災難,它們在漫長的歲月中已被磨滅成了塵埃。
注釋:
1、貴公子:豪富家庭的子弟。
2、蒿萊:草野。
3、丁零塞:唐朝設有丁零州,屬隴右道月支府,在今西伯利亞葉塞河上遊。塞:在這裡是邊區的意思。一說,丁零為中國古代種族名,漢朝時主要分布在今貝加爾湖以南地區。
4、單chan蟬音)於台:故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西麵。
5、悠:憂慮。哉:歎詞,此處大致相當於“啊”。
6、禍:指民族間的衝突和戰爭帶來的不幸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