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34_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 > 第267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34

第267章 我國封建社會~隋唐時代34(1 / 1)

作家及其作品

九、杜甫

小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後遷至河南鞏縣),遂為鞏縣人。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

唐朝傑出的大詩人。年輕時,他曾出外遊曆,遍及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等地。746年天寶五年),他到長安,並於次年應考科舉,時李林甫專權,應考者均被排擠落第。

杜甫潦倒困居長安十年左右,至755年,才被任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同年,安史之亂起。次年,杜甫把家人帶到鄜州今陝西富縣)羌村避居,自到靈武今寧夏靈武縣)投奔剛即位的肅宗李亨。

中途被叛軍俘獲,一年後才脫身逃到鳳翔今陝西鳳翔縣),謁見了李亨,就任左拾遺的官職。

不久杜甫又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約在759年乾元二年),他棄官西行,重過戰亂流離生活。後來到四川投奔節度使嚴武,在成都西浣花溪畔,建造草堂,安下身來。

764年,由嚴武表奏為節度使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人因此稱他為杜工部。嚴武死,又逢上四川發生戰亂,杜甫被迫於765年永泰元年),帶家人從四川輾轉來到湖南。

770年大曆五年)冬,死於耒陽。在《登高》一詩中,杜甫曾慨歎自己一生“作客”、“多病”、“艱難”、“潦倒”的生涯。

唐朝發展到開元、天寶年間,各種社會矛盾都已趨激化,到安史之亂爆發,而彙集一起,變得不可收拾。

唐帝國從此走向衰落和崩潰。杜甫生活於唐朝曆史的這一轉折時間。戰亂之前,他由於失意和貧困,深深地覺察到唐王朝的腐朽和危機;

戰亂之後,他處於難民的行列,深刻了解統治者和戰禍加在人民頭上的苦難

杜甫的詩,具有深厚的現實主義的社會內容,被譽為“詩史”。它不僅真實地反映了他所處時代的社會麵貌,而且由於揭示了封建統治的本質,對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都具有普遍的意義。

他的詩,流傳至今約有一千四百餘首。它涉及國家安危,朝政得失和人民的苦難,尖銳地提出重大的社會政治問題,直接或間接地與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

在藝術上,他博采眾長,融冶創新,形成自己新的獨特風格。慷慨悲切而又雄渾奔放;意境深遠而又平易淺近;文采富麗而又質樸自如。

唐元稹說他“儘得古今之體勢,而兼文人之所獨專矣”。他的古體詩,亙敘時事,縈回反複,洋溢著深沉的抒情氣氛。

他的律詩、絕句,在聲、韻、格律的運用上,使詩歌語言趨於更成熟、完美的地步。他的成就,對我國詩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以後的詩人多尊杜甫的詩為典範。

杜甫的作品

1)《登嶽陽樓》

原詩: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釋義:

這首詩是作者觸景傷懷,感歎身世潦倒,憂慮時局動亂而寫的。感情深切,氣勢雄偉壯闊。

譯文參考):

昔日曾聞洞庭水,今朝終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天地裂,乾坤日夜水中走。

親朋音信無一字,老病纏身唯孤舟。

戎馬倥傯關山北,憑欄涕泗心難休。

注釋:

1、嶽陽樓:即今湖南嶽陽縣的西門樓。此樓麵對洞庭湖水。

2、吳、楚:都是春秋戰國時的國名。吳國在今江蘇、浙江一帶。楚國據有今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和江蘇、浙江的部分地方。吳、楚國境相連。大致說來,吳在洞庭湖東,楚在湖西,所以說吳楚之地好像被洞庭湖分做兩半。坼che徹音):裂開,分開。

3、乾坤:指天地,包括日月,此兩句極言洞庭湖之雄偉、壯觀,把湖和大地天體整體聯係起來看,而且是登高下望之勢。

4、字:書信。這兩句……實質是哀歎個人在離亂中流連顛沛。

5、戎馬:這裡指戰事。關山北:這一年吐蕃屢次進犯寧夏靈武一帶,唐朝派兵抵禦。

6、憑:扶、靠軒:窗,欄杆。涕泗:眼淚鼻涕。……這是由前述家國多難而引起的。

喜歡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請大家收藏:()穿越曆史,從遠古到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煉丹500爐,我成丹帝了! 全能天師,在線鎮壓五個鬼王 殺敵換媳婦?我一人屠城! 帶完美進度農場進入求生遊戲 瘋批大佬白天超凶,晚上喊我寶寶 四神器之青龍劍 我師妹怎麼看誰都像邪修? 都市修仙,我得到了上古真仙傳承 神秘數字 快穿:配角隻想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