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天找好兄弟隊伍把飄的選手們打醒,再花三天找手感與狀態。
剩下的時間再控製一下壓力。
後續的訓練賽和休息安排林瑜儘可能的都做到了合理。
而另一邊的ttg,就沒那麼鬆弛了。
kear說完四比零之後自己也覺得有點舌頭大了。
他當時想的東西也有說法。
就是將最終的結局定的高一點,然後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儘可能完成七成八成的樣子。
【定一個高目標然後即便是達不到這個目標也會取得不錯的成績】
是有點依據,但是沒多科學。
取而代之的,就是最後一個星期ttg有些失壓。
五個人本就在冠軍之下逗留這麼久的時間了,壓力自己早就給滿了。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可惜他們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件事。
而釺九不清冰中,對壓力的反饋最明顯的選手.....
賽訓組有自己的事要做。
kear和老蓋判斷ag這個隊伍裡相對好處理的還是愛思和啊澤。
這倆比一諾和清融好處理。
今嶼....不確定。
“打邊線怎樣?”ttg的賽訓最終得了這個最穩妥的結論。
愛思指揮權比火力權重大,天天壓一個輔助也不現實。
清清倒是能做為一個邊核打法做點文章。
“那就給清清練一練邊線了。”
“到時候讓不然和九尾一起做假視野,然後去把對抗路碾平,靠著傳送陣做事。”
.......
12日,在找手感的第二場訓練賽以61作結後,林瑜讓大家留了一段時間。
他在拚出來的大桌上拍出了一份對於ttg的詳細針對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