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華容道關羽釋曹瞞五丈原青童遞木牛
第一節華容伏兵青龍刀鳴顯舊主
暮色沉墮如凝血,華容道兩側絕壁吞儘最後一縷金暉,唯餘岩隙間滲出的幽藍磷火,鬼火般飄曳。關羽坐騎赤兔馬踏石而鳴,蹄鐵與蒼苔斑駁的古道相擊,濺起星點火星。丹鳳眼微睜時,眉心間那抹朱砂痣隨呼吸明滅,恍若天河倒懸,將青龍偃月刀上的水精核映得琉璃般通透。
五百校刀手已在此潛伏三日。這些隨關羽南征北戰的荊州精銳,此刻皆藏身岩凹樹影,刀柄纏布的手掌間沁出冷汗,卻無一人敢稍動。刀陣如潛龍在淵,隻待主將一聲令下,便要將這狹窄穀道化作修羅場。忽聞北方傳來馬革摩擦聲,夾雜著傷兵低吟,如秋風吹過敗葉,碎碎疊疊漫進穀口。
曹操的玄色大氅沾滿泥塵,金盔纓絡斷了半截,在夜風中耷拉如垂死者的手臂。胯下絕影馬左前蹄纏著血布,每一步都在石麵上拖出蜿蜒血痕。身後張遼扶著傷重的徐晃,許褚斷了護心鏡,鎧甲下的腱子肉滲著血珠,三十餘騎竟無一人甲胄完整。行至穀中最窄處,曹操忽然勒馬,手按腰間劍柄——那柄曾斬過十數敵將的倚天劍,此刻劍鞘裂痕縱橫,似在訴說連日來的鏖戰。
"雲長可在此處?"曹操的聲音沉如老鐘,在空穀中蕩起回音。他早從細作處得知華容道有伏,卻未想攔路者竟是關羽。當年土山約三事的場景在腦海中閃過:關羽橫刀立馬於亂軍之中,自己親解錦袍相贈,更以漢壽亭侯金印相授,甚至將呂布的赤兔馬贈予——此刻那匹神駒正昂首立在前方,馬蹄下踏著自己的殘兵衣甲。
關羽撥馬向前,青龍偃月刀拖在地上,劃出丈許火星。刀身忽地震鳴,水精核中竟浮現出雙股劍殘核的虛影——那是當年曹操征討徐州時,從劉備處奪得的半片靈核,雖已歸還,卻在龍脈佩上留下玄鳥核的共鳴印記。"丞相彆來無恙?"關羽聲線如冰下流水,藏著三分暖意七分冷冽,"自許昌一彆,已逾十載。"
曹操見關羽神態,心中暗喜,麵上卻作愴然之色:"操自赤壁兵敗,一路被吳蜀追剿,如今隻剩殘兵三十。雲長若念昔日贈袍送馬之恩,望能網開一麵。"說罷翻身下馬,竟不顧滿地碎石,長揖及地。他身後諸將雖疲,卻也紛紛滾落馬鞍,以刀拄地行大禮,盔甲相撞聲中,竟有幾人低低啜泣。
關羽的丹鳳眼微微顫動。許昌宮中的場景如潮水湧來:曹操親為他斟酒時,玉杯上的蟠龍紋與自己刀上的天河控水紋相映;赤兔馬初次見到他時的嘶鳴;甚至那枚刻著"漢壽亭侯"的金印,此刻正藏在自己貼胸處。青龍偃月刀突然發出清越龍吟,刀身上的天河控水紋如活物般遊動,藍光所及之處,曹軍戰馬的韁繩竟自動崩解——那是舊主共鳴之效,雙股劍殘核雖不在曹操手中,玄鳥核的氣息卻仍能喚醒水精核的記憶。
"關某受丞相厚恩,豈敢相忘?"關羽聲音漸低,刀柄在掌心碾出紅痕,"然今日奉命守關,若放丞相而去,何以麵對兄長與軍師?"赤兔馬忽然仰天長嘶,前蹄騰空,竟將關羽的猶豫化作一聲歎息。曹操抬頭,見關羽刀勢已鬆,暗中向許褚使眼色——許褚會意,悄悄摸向腰間的玄鳥核,欲激發龍脈佩的最後力量。
恰在此時,青龍偃月刀突然爆發出刺目藍光!水精核與玄鳥核的共鳴如江河決堤,穀中積水竟淩空而起,化作萬千水箭懸於曹軍頭頂。關羽驚覺不對,猛提丹田之氣:"丞相莫要逼我!"可那水箭卻不受控製,竟因舊主共鳴而緩緩下落——這是靈核自主的選擇,當年曹操短暫持有雙股劍殘核的經曆,讓青龍偃月刀的器魂生出刹那恍惚。
第二節雙皇對峙神毫畫咒鎮靈晶
水箭離曹軍頭頂不過三尺時,天際忽有金霞萬道!一片筋鬥雲破霧而來,孫悟空踏雲而立,神毫筆在手中挽出劍花:"關將軍休要迷糊!"話音未落,神毫已化作丈許長的金光,直劈向那團水箭。天河控水紋遇神毫之威,竟如冰雪消融,萬千水箭噗簌簌落向地麵,在石上砸出點點凹痕。
曹操趁機將帝魂晶·人皇冕旒珠塞入懷中,不想晶中獻帝虛影突然掙出!那虛影頭戴十二旒冕冠,身著日月山河袍,抬手間竟有玉璽金光與劉備的人皇印隔空相撞。兩股皇道龍氣在穀中絞殺,地麵裂開蛛網般的紋路,兩側峭壁上的古藤紛紛炸裂,汁液飛濺如血。
"雲長!"孫悟空急呼,"那帝魂晶中藏著獻帝殘魂,與玄德公的人皇印乃雙皇對峙之局!"他神毫再揮,在虛空中畫出"齊天"二字,咒印如山嶽壓下,卻被獻帝虛影袖中玉璽一震,竟生生崩碎。關羽隻覺胸口劇痛,人皇印的共鳴之力順著血脈翻湧,眼前竟浮現出劉備在徐州城頭的身影——那是兄長第一次接過徐州牧印綬時,眼中閃爍的憂國之光。
"關某豈會忘兄長之恩!"關羽暴喝,青龍偃月刀再舉,刀身上的水精核與胸口人皇印共鳴,竟在刀身凝聚出赤龍虛影。赤龍與獻帝虛影的黃龍在空中纏鬥,龍鱗剝落處,穀中巨石紛紛炸成齏粉。曹操趁機帶著殘兵向穀口挪動,卻被孫悟空一棒攔住:"老賊休走!今日須留下帝魂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帝魂晶突然發出刺耳尖嘯,晶底浮現出細密的紋路——正是靈核城堡的遷徙路線圖。首站花果山分脈靈樹的位置被朱砂標紅,如滴血的眼。關羽見此,心中一凜:這正是當年在花果山與孫悟空結拜時,曾見過的靈樹分脈!當年埋下的伏筆,此刻竟在此處收束。
"孫仙長,且留手!"關羽喝止孫悟空,"此晶關係重大,若強奪恐生異變。"他轉向曹操,丹鳳眼已恢複清明:"丞相,今日關某放你歸去,非為私恩,乃為天下大義。然帝魂晶須留下,此乃天命所歸之物。"曹操麵色數變,忽聞穀外傳來吳軍號角聲——周瑜的追兵已至。
"雲長既欲留晶,操便贈之!"曹操將帝魂晶拋向關羽,趁機拍馬向穀後小徑逃竄。關羽接住晶的刹那,獻帝虛影突然撲入晶中,與劉備人皇印的金光在晶內激烈碰撞。孫悟空神毫再動,以八萬四千毫毛化作咒文,層層封印在晶上:"先鎮住雙皇之氣,待回營再作計較!"
此時穀外殺聲震天,吳軍前鋒已至穀口。關羽揮刀斷後,五百校刀手如怒潮般湧出,竟在狹窄穀道中列成雁翎陣,刀光所及,吳軍戰馬紛紛驚退。孫悟空趁機駕雲追上曹操,卻見其已消失在夜色中——唯有龍脈佩上的玄鳥核氣息,指向北方的許昌方向。
回營路上,關羽凝視帝魂晶,見晶底路線圖愈發清晰:除了首站花果山,中間竟標有"魏蜀吳靈核樞紐"三處中轉站,最終目的地直指昆侖山天墟,那盤古幡破碎的核心所在。青龍偃月刀的水精核仍在輕鳴,似在訴說著與雙股劍殘核的前世糾葛。孫悟空抓耳撓腮:"當年在花果山,俺老孫便覺那靈樹分脈有異,不想今日應在此處!關將軍,你說這靈核城堡遷徙,可是要將天下靈核聚於盤古幡?"
關羽長歎:"天命玄微,非你我能儘知。但無論如何,兄長以仁義治世,定當順應天道。"赤兔馬忽然駐足,仰首望向東南方——那裡,五丈原的方向正有青綠色光芒閃過,似是靈樹召喚的信號。
第三節五丈原上青童遞葉顯天機
五丈原中軍帳內,四十九盞七星燈按北鬥方位排列,燈芯上跳躍的不是火焰,而是細碎的靈核光芒。諸葛亮手持羽毛扇,扇骨上刻著的二十八宿圖正與星空相應,衣袂間飄著木牛流馬的殘片,每片木屑上都刻著機關咒文。
"天樞星移位,搖光星隱晦..."諸葛亮喃喃自語,忽然抬頭望向帳外——東南方,一道青綠色流光穿透夜色,如靈蛇遊走,直撲帳中。帳門無風自動,清香四溢,靈樹青童現身帳內,仍是第19回所見的童子模樣,雙鬢紮著靈藤發帶,衣袂上繡著木牛流馬的雛形紋路。
"武侯安好。"青童脆生生行禮,雙手托著半片晶瑩的葉子,葉脈間流動著星河般的光帶,"奉靈樹之命,特來遞送木牛流馬核心葉。"諸葛亮起身相迎,卻見那葉子雖隻有半片,輪廓竟與盤古幡完全契合,葉緣鋸齒狀如先天八卦,葉脈分作五支,正是五行靈核的走向。
接過葉子的瞬間,諸葛亮隻覺腦海中閃過萬千畫麵:機關城的銅牆鐵壁上,木牛流馬正馱著靈核運轉;魏蜀吳三地的靈核樞紐同時發光,如三盞明燈指引著城堡遷徙;昆侖山天墟深處,破碎的盤古幡核心在混沌中沉浮,每道裂痕都對應著人間的一處靈核戰場。
"葉脈篆文何解?"諸葛亮指尖撫過"五聖歸位後,靈核城堡將遷徙"的字跡,發現每個字都在隨呼吸變化,"五聖者,可是五行靈核之主?"青童點頭:"正是。金、木、水、火、土五聖歸位,方能催動盤古幡完整形態。此葉乃木屬性核心,可啟動機關城的木係樞紐。"
諸葛亮忽然想起,當年在南陽躬耕時,曾在臥龍崗見靈樹顯聖,那時青童便曾暗示"木牛流馬非止運糧"。此刻核心葉在手,方知此乃"機關城"主線的關鍵——所謂木牛流馬,實則是驅動靈核城堡的機關部件,需五聖核心俱全,方能讓城堡如盤古幡般遨遊天地。
"遷徙路線圖首站為何是花果山分脈靈樹?"諸葛亮追問,"那裡乃東勝神洲靈根,與三國靈核何乾?"青童sied:"武侯可知,花果山分脈靈樹實為盤古幡碎片所化?當年盤古開天,幡角碎片落於東勝神洲,生根為靈樹,其分脈遍布天下,正是靈核城堡的錨點。魏蜀吳靈核樞紐,皆在分脈之上。"
說罷,青童指尖輕點核心葉,葉脈突然展開,顯現出更詳儘的地圖:魏國許昌對應"土脈樞紐",蜀國成都對應"火脈樞紐",吳國建業對應"金脈樞紐",三脈交彙之處,正是木牛流馬核心葉的所在——五丈原,恰在中央土位。"待五聖歸位,城堡將沿分脈遷徙,最終在昆侖山天墟重鑄盤古幡。"青童聲音漸低,"然前路多艱,魏蜀吳各有靈核鎮守,若被妖人搶先集齊五聖,天下將陷入混沌。"
諸葛亮忽然想起,曹操的帝魂晶中藏著土屬性靈核碎片,孫權的傳國玉璽乃金脈核心,而劉備的人皇印正是火脈之主——五行之中,獨缺木、水二聖。"木聖在吾手,水聖何在?"他握緊核心葉,眼中精光大盛。青童卻搖頭:"水聖乃江東甘興霸的控水靈珠,此刻正與曹軍水精核共鳴。武侯需速速與江東結盟,否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話音未落,青童忽然化作萬點綠光,融入核心葉中。帳外,狂風驟起,七星燈中的靈核光芒連閃七下——這是天樞星異動的警示。諸葛亮望向手中葉子,見葉緣已浮現出木牛流馬的完整機關圖,每處榫卯都對應著靈核運轉的軌跡。"來人!"他沉聲傳令,"速請馬良繪製靈核遷徙路線圖,再遣密使赴江東,麵見周都督!"
夜深人靜時,諸葛亮獨坐在帳外,核心葉的綠光映著他蒼白的麵容。想起當年在隆中對時,曾預言"天下三分",卻未想到這分合之間,竟牽扯著盤古幡的興衰。五丈原的夜風掠過他的鬢角,將幾縷白發吹得淩亂——這不是凡俗的白發,而是靈核消耗過度的征兆。"亮雖能算天機,卻算不透人心啊..."他喃喃自語,望向東南方,那裡,孫權的金脈靈核正與曹操的土脈遙相呼應,如兩團暗火,等待引燃燎原之勢。
第四節靈樞初現天地棋局待開局
中軍大帳內,牛油燈芯劈啪作響。劉備居中而坐,左手按著火脈人皇印,右手撫著案上展開的帝魂晶路線圖。關羽、張飛、趙雲等五虎將環立,孫悟空蹲在帳角,神毫在地上畫著花果山的地形圖,沙礫隨咒文浮動,竟在空中顯出靈樹分脈的虛影。
"曹操在華容道釋放舊主共鳴,實乃試探雲長的忠義。"諸葛亮手持核心葉,站在地圖前,羽扇輕點花果山位置,"他明知難以突圍,卻故意觸發青龍刀的水精核,既賣人情,又借機將帝魂晶送入我軍——此晶中藏著土脈靈核碎片,更有遷徙路線圖,看似贈禮,實則欲借我軍之手,探尋五聖下落。"
張飛豹眼圓睜,丈八蛇矛往地上一戳:"俺老張這就去許昌,剁了那曹阿瞞!管他什麼靈核不靈核,俺一矛戳穿!"劉備抬手止住:"三弟莫急。如今靈核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他轉向關羽:"雲長,你與曹操的舊情,今後須格外小心。那帝魂晶中的獻帝虛影,與朕的人皇印對峙,便是欲動搖軍心。"
關羽抱拳請罪:"兄長贖罪,關某險些誤事。"劉備搖頭:"非你之過,乃曹操善用人心。"他望向諸葛亮:"軍師,這木牛流馬核心葉,究竟如何催動機關城?"諸葛亮將葉子置於地圖中央,隻見葉脈光芒投射在絹帛上,竟顯露出立體的機關城模型:"此葉乃木係中樞,需與金、火、水、土四聖核心共鳴,方能啟動。而遷徙路線圖上的中轉站,正是三地靈核樞紐,需逐一穩固。"
孫悟空突然插話:"俺老孫的花果山分脈靈樹,便是木係分脈之一。當年大鬨天宮時,曾見靈樹主脈在東勝神洲,分脈卻遍布九州。曹操那老賊的龍脈佩玄鳥核,怕就是土脈分脈的鑰匙?"諸葛亮點頭:"正是。魏蜀吳三國,各占一係:魏土、蜀火、吳金,唯缺木、水二係在野。如今木聖核心在我手,水聖核心卻在江東甘寧處,需儘快結盟。"
趙雲忽然站出:"某願為使者,赴江東見孫仲謀。"諸葛亮搖頭:"子龍雖勇,卻非辯士。此事需派能言善辯之人,且懂靈核之道..."他目光落在馬良身上,"季常可擔此任。"馬良領命,眼中閃過精光——他早從諸葛亮處得知靈核奧秘,深知此行關係到蜀吳能否共抗曹魏。
帳外忽有探馬急報:"啟稟主公!東吳船隊已至江夏,周瑜親率水師屯於三江口!"張飛大笑:"來得好!俺正想會會那周郎小兒!"諸葛亮卻皺眉:"此乃孫權試探之舉。季常,你明日便出發,持核心葉為信,告知孫權:靈核城堡遷徙,首站花果山,若吳蜀不結盟,曹操必趁機奪取水聖核心。"
夜深,眾將散去。劉備獨留諸葛亮,望著案上兩片靈核:帝魂晶的土黃與核心葉的青綠交相輝映,如天地初開的雙色。"軍師,"劉備輕聲道,"當年在涿縣,你我曾論及"天命所歸"。如今看來,這天命,竟是要重鑄盤古幡?"諸葛亮凝視著核心葉上的盤古幡輪廓:"盤古幡者,開天辟地之器。破碎後化作萬千靈核,散落人間。今靈核歸位,便是天地重開之機。"
"但重開天地,是劫是緣?"劉備撫著人皇印,印上的火脈靈核突然發燙,"若曹操集齊五聖,以帝魂晶催動盤古幡,恐將行秦皇之事,以強權統一天下。而朕欲行仁政,又該如何借這靈核之力?"諸葛亮沉默良久,羽扇輕點核心葉:"當年盤古開天,清者為天,濁者為地。靈核本無善惡,在人所用。主公以仁義為核,便是火聖之德——火能焚枯朽,亦能暖人間。"
帳外,五更鼓響。諸葛亮望著東方漸白的天際,核心葉的綠光突然大盛,葉脈上的"五聖歸位"四字金光閃爍。他知道,一場比赤壁更壯闊的爭鬥即將展開:不是兵馬之爭,而是靈核之爭,是人心與天命的角力。而他們,已站在這盤天地棋局的開局處,每一步落子,都將決定三國乃至天下的命運。
晨風拂過五丈原,卷起滿地枯葉。遠處,木牛流馬的雛形在晨光中若隱若現,仿佛在等待核心葉的召喚,化作鋼鐵洪流。而更遠處,花果山的分脈靈樹正抖落舊葉,抽出新枝,準備迎接靈核城堡的第一站遷徙。天地之間,一場關於靈核、關於信仰、關於開天辟地的傳奇,正掀開新的篇章。
喜歡遷徙的三國城堡請大家收藏:()遷徙的三國城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