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回:五丈原武侯布星棺洛陽城仲達化魔柱上
第一節殘魂燃燈五丈原天河泣淚
五丈原的秋氣凝結成霜,如漢家陵闕上未乾的淚痕。諸葛亮踩著七星方位布陣,每一步都碾碎枯草下的蟪蛄殘骸——這些朝生暮死的蟲豸,恰似他耗儘的陽壽。北鬥第七星“搖光”在雲隙間明滅不定,宛如二十年前赤壁江上那盞借風的孔明燈。
“丞相可知,二十八宿本是盤古左眼所化?”薑維捧著靈核玉匣,匣蓋上的星圖映得他麵色青白,“天樞星主秦地,天璿星主楚疆,至搖光星...正應我蜀漢分野。”
諸葛亮指尖拂過“角宿”靈核,核中隱約可見蒼龍頭角——那是上古應龍戰蚩尤時斷裂的龍角所化。他忽然想起《遁甲天書》所載:“角宿主兵,亢宿主訟,氐宿主婚...今取角、亢、氐三宿,正是以戰止戰,以殺證道。”
當趙雲殘魂踏碎雲層時,諸葛亮望見的不僅是白馬銀槍的常山少年,更是二十年前那個在博望坡縱火的青年軍師。那時的他羽扇輕搖便可退敵,如今卻要以魂為油,方能續得漢祚一線。
“子龍可曾怨過?”他接過幡角,觸感似先帝托孤時緊握的手掌,“長阪坡七進七出,你護的是阿鬥;今日送幡,你護的卻是這將傾的天廈。”
趙雲虛影的銀槍突然顫抖,槍纓上綴著的漢旗殘片簌簌而落:“某曾在長阪坡見百姓抱兒而逃,衣上儘是‘劉’字血繡。那時某便知,丞相護的從來不是某個人,而是這‘漢’字底下的萬家燈火。”
諸葛亮閉目長歎,往事如走馬燈:初出茅廬時,他以為憑一己之智可挽狂瀾;七擒孟獲時,他以為施恩布德可定邊疆;直至上方穀大雨澆滅火攻之計,他才驚覺天道如鐵,非人力可改。如今擺下星棺陣,與其說是逆天改命,不如說是給二十年執念一個交代。
天河之畔,二十八宿神君按劍而立。心宿神君望著下界星棺,指尖掐算天命:“諸葛村夫欲借我等靈核續漢,卻不知每動一星,便增一紀業障?”
“天數不可逆,然人心可憫。”角宿神君輕撫蒼龍角,龍鱗間閃過諸葛亮布陣的虛影,“當年高祖斬白蛇起義,我等曾助漢家興盛;今若坐視漢亡,何以麵對盤古精血所化的華夏子民?”
西方雷音寺,如來指尖撥弄佛珠,第十七顆突然迸裂。迦葉尊者合十道:“世尊,天河異動,恐與諸葛武侯有關。”
“螻蟻撼樹,不足為慮。”如來垂目望向洛陽方向,司馬懿頭頂的黑氣中隱約可見修羅虛影,“倒是那司馬懿,竟悟出‘人核即業障’之道,與我佛‘眾生皆苦’不謀而合。”
當第一滴魂血滲入陣眼,五丈原的石頭突然滲出黏液,如遠古巨獸的淚。諸葛亮盤坐的星棺由二十八塊隕石拚成,每塊都刻著殷商甲骨文——那是比《周易》更古老的占卜文字,記載著上古先賢以生魂祭天的秘儀。
“看!天河水倒灌了!”馬岱指向北鬥,隻見銀河如銀色巨蟒,衝破九重天闕,靈核在水流中化作星雨,每一顆都拖著血色尾焰。諸葛亮的道袍被天河之力掀起,露出腰間先帝所賜的玉玨,玨上“漢”字正與星棺共鳴,發出龍吟般的清響。
薑維忽然想起丞相曾在《將苑》中寫:“夫為將者,當以天地為棋盤,士卒為棋子。”此刻才明白,棋盤早已不限於蜀魏,而是橫跨仙凡兩界;棋子也不隻是血肉之軀,更是千萬年積累的靈核精魄。
趙雲送來的幡角突然光芒大盛,映出諸葛亮前世——那是商周之戰時的闡教弟子,曾持盤古幡助薑子牙伐紂。幡角斷裂處,隱約可見“因果”二字,正是當年盤古幡碎裂時飛散的道紋。
“原來如此...”諸葛亮輕撫幡角,終於明白為何自己對“漢賊不兩立”如此執著——那不僅是對劉備的忠誠,更是上古神祗刻在靈魂深處的使命:斬儘世間不平,重立天道秩序。
洛陽方向的黑霧突然凝結成巨手,五指分彆攥著金、木、水、火、土五顆靈核,正是五行星君的本命核心。諸葛亮暗叫不好:“原來司馬懿早已勾連五德星君,妄圖以五行之力破我二十八宿!”
他強提殘魂,咬破舌尖噴出精血,在空中畫出先天八卦圖。天河之水頓時分成八道,分彆注入乾、坤、震、巽等方位,形成太極屏障。五德星君的靈核巨手轟在屏障上,竟激起萬千劍影——那是曆代忠臣良將的英魂所化,在星棺陣外列成刀山劍海。
本命燈油即將滴儘,諸葛亮望著燈芯上跳動的火苗,忽然看見三個幻象:
第一個幻象是南陽草廬,年輕的自己在月下讀《韓非子》,窗外有童子說:“先生,有劉使君來訪。”
第二個幻象是上方穀,大雨傾盆中,魏延的身影與司馬懿重疊,兩人都在笑他“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三個幻象是成都皇宮,幼主劉禪抱著一隻白鵠,鵠翼上寫著“此間樂,不思蜀”,卻在他靠近時化作烏鴉,叫聲淒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亮啊亮,”他對自己苦笑,“你耗儘一生,究竟是在續漢祚,還是在續自己的執念?”
燈油最後一滴墜落時,他聽見趙雲在雲端長吟:“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抬眼望去,星棺陣中升起四條光柱,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虛影踏光而來,每一隻都銜著一顆靈核——那是四聖被天河之力喚醒,願以聖獸之魂,換漢家十年太平。
洛陽城的黑霧中傳來司馬懿的冷笑:“諸葛亮,你以為借四聖之力便可逆轉天命?可曾想過,四聖本就是天道的棋子?”
諸葛亮閉目,任殘魂被天河之力托起。他知道,此戰之後,自己將再無輪回可能,但隻要漢魂幡角仍在,隻要還有人記得“興複漢室”的誓言,這天下便還有變數。
“伯約,”他的聲音化作金光,落入薑維掌心,“若有一日,你發現天道不公,便用這幡角,再辟一次天地吧...”
話音未落,星棺陣發出震天巨響,二十八宿靈核同時爆裂,化作漫天星雨,照亮了五丈原的永夜,也照亮了洛陽城司馬懿驚駭的麵容。
第二節萬魂煉柱洛陽城人核成魔
洛陽城的晨霧混著血腥,在司馬懿指尖凝成舍利子般的結晶。他望著掌心流轉的幽光,想起三十年前在嵩山偶遇的天竺僧人——那僧人曾以梵文在他掌心刻下“業火焚身,方證菩提”八字,此刻正與靈核共鳴,化作煉化生魂的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