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醫道傳薪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章 醫道傳薪(1 / 2)

貞觀元年九月初五,長安城秋意漸濃。李承乾站在東宮書房內,踮著腳尖將一封火漆封好的信函交給心腹侍衛:"此信務必親手交到孫道長手中,不得有誤。"

侍衛剛退下,小福子就匆匆進來:"殿下,皇後娘娘咳血了!太醫說...說是氣疾又犯了..."

李承乾手中的筆"啪"地掉在地上,墨汁濺在月白色的錦袍下擺,暈開一片烏黑。

立政殿內彌漫著苦澀的藥香。長孫皇後半倚在填漆螺鈿榻上,麵色蒼白如紙,手中帕子上的點點猩紅刺痛了李承乾的眼睛。

"母後..."十歲的太子跪在榻前,小手緊緊握住母親冰涼的手指。

長孫皇後勉強一笑:"無礙的...老毛病了..."話未說完,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

王太醫在一旁束手無策:"娘娘氣血兩虛,臣開的方子隻能暫緩..."

李承乾突然想起什麼,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這是孫道長給的"太乙養心丹",說是在氣急時服用。"

王太醫接過丹藥仔細查驗,又刮下少許嘗了嘗,眼睛一亮:"妙啊!內含麝香開竅,川貝止咳,又佐以龍眼肉補血安神..."

丹藥服下不到半個時辰,長孫皇後的呼吸漸漸平穩,竟沉沉睡去。李承乾守在榻邊,小心地為母後掖好被角,目光落在案幾上那碗隻喝了一口的湯藥上。

"殿下..."王太醫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

"孫道長的丹藥雖妙,但終究隻是治標。娘娘的氣疾..."王太醫壓低聲音,"需要長期調理。"

李承乾望向窗外飄落的梧桐葉,突然問道:"若每月服一粒"太乙養心丹",輔以導引術和藥膳,可能根治?"

王太醫撚須沉思:"或可一試。隻是..."

"隻是孫道長不肯長留長安。"李承乾接過話頭,稚嫩的臉上浮現出與年齡不符的堅毅,"我會想辦法的。"

【十日前·太白山青牛洞】

孫思邈展開李承乾的第一封信:

"仙長道鑒:承蒙賜藥,母後氣疾稍緩。前日按仙長所教,以杏仁、火麻仁入膳,母後便秘之症竟有改善。然弟子有一惑:縱仙長醫術通神,終南山中一日能救幾人?長安城內,每日因病而死者不下十數。若仙長在長安設醫學,廣授生徒,則一日可救千百人..."

老道撚須沉思,提筆回信:

"太子殿下:老道閒雲野鶴,不慣樊籠。然殿下所言醫學之事,確為濟世良方。另,皇後娘娘可常服"四君子湯"補氣,方為人參三錢、白術..."

【七日前·東宮】

李承乾收到回信,立即命尚藥局照方熬藥。看著母後服下"四君子湯"後安睡的容顏,他提筆寫下第二封信:

"仙長明鑒:"四君子湯"果然神效,母後昨夜安睡至天明。太醫院藏書三萬卷,弟子已命人抄錄《明堂針灸圖》等珍本。若仙長願來長安,可儘覽天下醫籍..."

隨信附上一卷新抄的《黃帝明堂經》和一小包長安最負盛名的"玉露團"茶。

【五日前·太白山】

孫思邈回信:

"殿下盛情,老道心領。"玉露團"清冽甘醇,確非凡品。然醫道貴在實踐,非閉門讀書可成。皇後娘娘近日可試"百合固金湯",方為百合..."

信末還詳細注明了煎藥的火候與服用時辰。

立政殿的小廚房裡,李承乾正親自監督藥膳的製作。灶台上的紫砂鍋裡,"百合固金湯"翻滾著,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殿下,娘娘該用藥了。"拂雲輕聲提醒。

李承乾小心地將藥湯倒入青瓷碗,又撒上幾片玫瑰花瓣——這是他從史書上看到的,花香能緩解藥味。

長孫皇後見到兒子端著藥碗進來,眼中滿是慈愛:"乾兒又親自熬藥?"

"母後快趁熱喝。"李承乾舀起一勺,輕輕吹涼,"孫道長說這"百合固金湯"要空腹服用,過半個時辰再用膳。"

長孫皇後順從地喝下藥湯,忽然問道:"這位孫道長,醫術當真了得。他...可願來長安?"

李承乾眼睛一亮:"母後也覺得他該來長安?"


最新小说: 惡毒女配重生後,抱緊忠犬小相公 獸世惡雌,七個反派獸夫修羅場 隨母改嫁後,我成整個家屬院團寵 誰把遺言落這了? 美漫農場主:開局收養惡人救世主 三年後重逢,瘋批總裁跪求當情夫 小官之女的逆襲之路 妖邪隻是我的口糧,嘎嘣脆 我守寡三十載,你在外子孫滿堂? 帶著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間滿倉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