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朝堂風雲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6章 朝堂風雲(1 / 1)

晨鐘響徹長安城時,太極殿前的青石板上已經結了一層薄霜。李承乾踏著晨曦而來,玄色朝服上的暗金紋飾在微光中若隱若現。他駐足殿外,看著文武百官魚貫而入——文臣紫袍玉帶,氣度儒雅;武將甲胄鏗鏘,威風凜凜。這涇渭分明的兩列隊伍,即將在朝堂上掀起怎樣的波瀾?

"陛下有旨,宣太子入朝聽政——"

宦官尖細的嗓音劃破晨霧。李承乾深吸一口氣,邁入大殿。這是他正式參與朝政的第三個月,已經能夠從容應對那些或探究或挑剔的目光。殿內,李世民高坐龍椅,目光如炬地掃視群臣。李承乾注意到父皇案幾上擺著一份邊關急報,火漆已經拆開。

"啟奏陛下,隴右道屯田新法成效顯著,今歲增收三成有餘。"戶部尚書唐儉率先出列,手中奏章墨跡猶新,"然有禦史彈劾,言"以軍屯民,有違祖製"。"

李承乾眉梢微動。這屯田新法是他與李靖反複商議後提出的,讓駐軍在操練之餘開墾荒地。既能解決邊關糧草運輸之難,又可安置退伍老兵。如今成效初顯,果然招來了非議。

"臣附議。"崔敦禮顫巍巍出列,雪白的須發在晨光中格外醒目,"兵者,凶器也。令將士務農,恐損大唐軍威。"

殿內文臣紛紛點頭。李承乾看見房玄齡眉頭緊鎖,杜如晦則若有所思地撚著胡須。武將隊列中,程咬金已經漲紅了臉,卻被身旁的李靖按住了手臂。

"兒臣有本奏。"李承乾穩步出列,聲音清朗,"《管子》有雲:"倉廩實而知禮節"。邊關將士自食其力,非但不損軍威,反能體會百姓艱辛。"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這是隴右將士聯名所上,請陛下禦覽。"

李世民展開竹簡,嘴角微揚。上麵不僅有將士們的簽名,還按著密密麻麻的紅指印——這是不識字的老兵們的"簽字"。更妙的是竹簡邊緣還粘著幾粒麥穗,金黃的顆粒飽滿圓潤。

"好一個"自食其力"!"皇帝突然大笑,聲震殿宇,"傳朕旨意,隴右屯田有功將士,賞絹帛三百匹!"

退朝時,李靖特意放慢腳步,與李承乾並肩而行。"殿下今日所言,深得兵法要義。"老將軍聲音低沉,"不過..."他目光掃過不遠處正在交頭接耳的文臣們,"那些人不會輕易罷休。"

果然,三日後的大朝會上,諫議大夫王珪突然發難:"啟奏陛下,近日西市多有兵卒酗酒鬨事,皆因屯田新法使將士懈怠操練所致!"說著呈上一份名單,上麵詳細記錄了十餘起鬥毆事件。

李承乾接過名單細看,突然發現端倪——這些事件全都發生在休沐日,且涉事兵卒多來自十六衛中的右驍衛。而右驍衛大將軍,正是崔敦禮的侄婿。

"兒臣請徹查此事。"他拱手道,"若確因屯田廢弛軍紀,自當嚴懲;但若有人蓄意構陷..."話未說完,程咬金已經跳了出來:"老臣願帶隊巡查!保證揪出那些栽贓陷害的鼠輩!"

眼看朝堂即將亂作一團,李世民突然拍案:"此事交由大理寺詳查。太子,你親自督辦。"這個安排極為巧妙,既給了李承乾曆練的機會,又避免了武將們意氣用事。

散朝後,李承乾直奔右驍衛軍營。他沒有大張旗鼓地審問,而是換上普通士卒的服飾,混入軍營食堂。飯菜的香氣中,他聽到老兵們抱怨:"明明休沐日在家幫婆娘收麥子,咋就變成在酒肆鬨事了?"

調查結果令朝野震驚——所謂"兵卒鬨事",大多是文臣家仆冒充。最可笑的是,名單上有個叫"張五"的"鬨事兵卒",實則是營中養了十年的老軍犬!

"此事不宜擴大。"夜深人靜時,李世民在甘露殿對李承乾道,"敲山震虎即可。"說著遞過一份奏折,上麵列著幾個文臣的名字,都是可以爭取的中間派。

次日朝會,李承乾的處置令人意外——他建議將屯田新法正式寫入《貞觀律》,但同時增加"休沐日不得聚飲"的條款。既維護了軍紀,又保住了改革成果。更妙的是,他提議由國子監生員定期去軍營講授農書,而將士們則到太學演示武藝。這個"文武相濟"的主意,連最頑固的老臣都挑不出錯來。

"太子漸有韜略。"退朝後,房玄齡對杜如晦低語。兩位謀臣沒注意到,年輕的太子正站在廊柱後,將他們的話聽得一清二楚。李承乾嘴角微揚,轉身時卻撞見了晉陽公主——小丫頭躲在屏風後偷聽朝議,懷裡還抱著她最愛的布老虎。

"大哥好厲害!"晉陽眨著大眼睛,"那些白胡子老頭都說不過你!"

李承乾忍俊不禁,從袖中掏出一塊西域進貢的蜜餞塞給她:"這話可彆讓父皇聽見。"

轉眼秋去冬來,第一場雪落下時,朝中又起波瀾。這次是關於是否該趁突厥內亂出兵討伐的爭論。以李靖為首的武將們摩拳擦掌,文臣們則憂心勞師遠征會拖累民生。

"陛下,國庫雖豐,然連年用兵非長治久安之道。"魏征的諫言擲地有聲,"昔漢武帝窮兵黷武,致使海內虛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承乾注意到,這次連房玄齡都站在了主戰派一邊。朝堂上劍拔弩張,李世民卻始終不置可否。退朝後,皇帝獨留太子,帶他登上了玄武門城樓。

寒風凜冽中,長安城的萬家燈火儘收眼底。"你看那些燈火。"李世民指著遠處西市的點點光芒,"每盞燈下,都是一個等著丈夫歸家的妻子,一個盼著父親回來的孩子。"

李承乾忽然明白了父皇的猶豫。為君者,既要考慮開疆拓土,更要顧及百姓疾苦。回宮後,他連夜擬定了"以戰促和"的折中方案——不大舉出兵,但派精騎騷擾突厥後方,迫使其主動求和。

這個方案在朝會上引起了激烈爭論。李靖認為太過保守,魏征則擔心會陷入長期消耗。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一名邊關信使匆匆入殿,帶來了突厥可汗病重的消息。

"天賜良機!"程咬金拍案而起。

李承乾卻突然出列:"兒臣以為,此刻更該派醫者前往。"滿朝嘩然中,他從容解釋,"突厥人重恩義。若救治其可汗,可比十萬雄兵。"

這個大膽的建議讓朝堂陷入沉寂。所有人都看向李世民,卻見皇帝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

"準奏。"簡單的兩個字,為這場爭論畫上了句點。

數日後,以太醫署為首的使團出發了。帶隊的是孫守真,他馬車裡裝著各種藥材,還有晉陽公主偷偷塞進去的一包蜜餞。"給那個生病的老爺爺。"小丫頭如是說。

使團出發那日,李承乾站在城牆上,看著隊伍漸漸消失在漫天飛雪中。他身後,李世民不知何時到來,大氅上落滿了雪花。

"知道朕為何同意你的建議嗎?"

李承乾轉身,看見父皇手中拿著一份奏折——那是他昨夜呈上的《撫夷十策》,詳細規劃了如何通過醫術、農技和貿易來柔化周邊部族。

"因為兒臣記得父皇說過,最堅固的城池不是用磚石砌成的?"

李世民大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父子二人的身影在雪中並立,宛如大唐江山的兩個支柱,一個堅實如磐石,一個正在茁壯成長。

而此時的長孫皇後,正在立政殿內對著銅鏡試戴新製的鳳釵。鏡中映出身後的屏風——上麵繡著的不是花鳥山水,而是一幅精巧的大唐疆域圖。她的孩子,正在這片錦繡河山的各個角落,書寫著他的傳奇。

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寶台上會相逢 西遊:魂穿悟空!開局怒撕緊箍咒 我在廢土做局資本 校花很高冷?明明很熱情 重返80:寵妻從跑山撿貨養家開始 盜墓:諦聽開道冥府路 重回七零:跟著小白臉爸進城吃軟飯 燼夏 顛覆三國:打造神級鐵衛軍 東西晉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