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科舉風雲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8章 科舉風雲(1 / 2)

貞觀十年春,長安城柳絮紛飛。

李承乾站在尚書省都堂前,看著各地舉子排隊領取考引。今年是科舉改製後的第一次大比,除了傳統的明經、進士科外,新增了他提議的明算科,並首次實行"糊名"製度——所有考卷都要密封姓名,由專人謄錄後再送考官批閱。

"殿下,這是最終確定的考官名單。"禮部侍郎令狐德棻恭敬地遞上名冊。

李承乾掃了一眼,名單上大多是寒門出身的官員,五姓七望的子弟寥寥無幾。他微微頷首:"糊名謄錄製準備得如何?"

"已從國子監抽調三十名書手,日夜練習統一字跡。"令狐德棻壓低聲音,"不過...範陽盧氏和清河崔氏聯名上書,說此舉有違"舉賢不避親"的古訓。"

李承乾冷笑一聲。這些世家大族向來把持科舉,通過門生故吏的關係網互相提攜,如今糊名製斷了他們的路子,自然要跳腳。

"不必理會。對了,貢院檢查過了嗎?"

"按殿下吩咐,昨夜突擊搜查,果然在號舍牆縫裡發現了幾十張小抄。"令狐德棻擦了擦汗,"都是預先埋好的,看筆跡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李承乾眼神一凜。科舉舞弊曆來有之,但如此大規模、有組織的作弊,背後必有人操縱。

"查清來源了嗎?"

"暫時隻查到是一個叫趙五的書肆夥計埋的,但此人今晨被發現溺死在曲江池..."

正說著,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騷動。隻見一隊身著絳色公服的禦史台官員氣勢洶洶而來,為首的正是侍禦史崔仁師——博陵崔氏的嫡係子弟。

"太子殿下。"崔仁師草草行了一禮,"下官奉旨督查科舉弊案,請殿下交出貢院巡查權。"

李承乾眯起眼睛。崔仁師這是要借查案之名,行乾擾科舉之實啊。他不動聲色地問道:"崔侍禦史奉的是誰的旨?"

"自然是聖命。"崔仁師從袖中掏出一道手敕。

李承乾接過一看,確實是父親的字跡,但內容隻是命禦史台"協查"科舉弊案,而非"接管"。他心中了然,這是崔仁師在偷換概念。

"既然是協查,那就請崔侍禦史隨孤一同巡查吧。"李承乾將手敕遞還,轉頭對令狐德棻道,"傳孤令,所有考官即刻到都堂集合,重新宣誓就職。"

崔仁師臉色微變:"殿下這是何意?"

"以防有人徇私。"李承乾直視崔仁師,"崔侍禦史既然要查弊案,不如從查清那個趙五的死因開始?"

都堂內,三十餘名考官肅立。李承乾站在堂上,目光掃過眾人:"諸位,科舉取士關乎國本。今年首行糊名製,就是要杜絕請托舞弊。若有人膽敢徇私..."他猛地拍案,"休怪國法無情!"

堂下鴉雀無聲。李承乾注意到幾個世家出身的考官眼神閃爍,其中就包括主考官之一、禮部郎中鄭善果——滎陽鄭氏的旁支子弟。

宣誓完畢,李承乾剛走出都堂,杜荷就急匆匆趕來:"殿下,出事了!國子監生員聚集在朱雀門前,抗議糊名製!"

李承乾眉頭一皺。這些監生八成又是世家鼓動的。他正要前往查看,忽見一名內侍飛奔而來:"殿下,陛下急召!"

兩儀殿內,李世民正在批閱奏章,見太子進來,放下朱筆:"科舉的事朕聽說了。你打算如何處置那些鬨事的監生?"

李承乾早有準備:"兒臣以為,堵不如疏。既然他們反對糊名製,不如公開辯論,以理服人。"

"哦?"李世民饒有興趣地抬頭,"你親自下場?"

"兒臣舉薦馬周出麵。"李承乾解釋道,"他出身寒微,卻才學過人,正可證明糊名製能讓真才實學者脫穎而出。"

李世民滿意地點頭:"善。不過..."他從案頭取出一份密奏,"你看看這個。"

李承乾展開一看,是安州彆駕密報:當地發現有大量偽造的"準考證",持證者多是世家子弟安插的門客。

"看來有人要魚目混珠啊。"李世民冷笑,"朕已命刑部徹查。你專心辦好長安的科舉,三日後朕要親臨貢院巡視。"

離開兩儀殿,李承乾立即召集東宮屬官議事。馬周建議道:"殿下,可增設"驗身"環節,比對照貌、年甲,防止冒名頂替。"

"還不夠。"李承乾搖頭,"世家在各地勢力龐大,必須從源頭杜絕。"他思索片刻,突然有了主意,"傳令各州府,所有舉子必須提前半月到長安,由禮部統一核驗身份,發放考引。"

當夜,李承乾正在東宮批閱文書,忽聞窗外有異響。他警覺地抬頭,隻見一支箭"嗖"地釘在梁柱上,箭上綁著一封信。


最新小说: 境界觸發者! 魔道出馬仙 開局瘋狂打賞,主播不斷空降 罪案拚圖師之亡者遺局 數據流禦獸 全員係統不帶我?那隻能滅世了 神豪:錢都是大風刮來的 亂世大東家 三國之挾太後以令天子 重生80,娶了異瞳小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