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欣然應允:"老道正欲整理畢生所學,著書育人。另想編撰《急救要術》,傳授外傷、中毒等急症救治之法。"
就在醫學改革穩步推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打破了平靜。初夏時節,長安城南爆發"大頭瘟",患者頭麵腫脹,高熱不退,三日之內病倒上百人。
"殿下,此症凶險,已亡十餘人!"王燾匆匆來報,"太醫署眾人束手!"
李承乾立即啟動應急機製,與孫思邈連夜研究曆代醫典,判斷可能是鼠疫變種,當即製定防控方案:
一、封鎖疫區,嚴控人員流動;
二、集中收治患者,醫者佩戴醋浸麵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全城滅鼠除蚤,清理穢物;
四、分發板藍根、金銀花等預防藥劑。
"殿下此策前所未有啊。"王燾遲疑道。
孫思邈卻斬釘截鐵:"非常之疾當用非常之法!老道願親往疫區。"
李承乾與孫思邈一同進入疫區,親自查看患者。發現多數患者有跳蚤叮咬痕跡,更加確信判斷。回署後,李承乾命人趕製油布防護服,有效阻隔跳蚤。
"殿下,城南百姓恐慌,有人要衝卡!"禁軍統領急報。
李承乾親自前往安撫,宣布三項政策:疫區每日供應米糧;病患家庭免賦一年;死者官葬。這些措施迅速穩定了民心。
經過月餘奮戰,瘟疫終得控製。全城死亡三百餘人,遠少於曆史同類疫情。李承乾推行的防疫措施功不可沒,尤其是隔離製度與滅鼠行動,有效切斷了傳播鏈。
疫後總結時,孫思邈感慨道:"殿下之法雖古所未載,然確有效驗。老道行醫一甲子,首見如此科學防疫。"
李承乾順勢奏請設立"疾疫監",專職監測各地疫情,編撰《瘟疫防治條例》頒行全國。
金秋時節,太醫署迎來首批三十名女醫學徒,均為官奴婢中的聰慧者。
"醫者仁術,無分貴賤。"李承乾在開學典禮上勉勵她們,"你等專攻婦、兒科,解女子隱疾之苦。"
這些女子感激涕零,後來多成為著名女醫。其中佼佼者更參與編撰了《婦人方》《小兒經》等專著。
隨著醫學改革深入,李承乾在將作監研製出酒精蒸餾設備。當清澈如水的酒精首次提取成功時,孫思邈親自驗證其消毒效果,讚不絕口:"此物當為醫家至寶!"
這一係列革新使惠民醫局的治愈率顯著提升,尤其是外傷感染率大幅下降。各地醫官學則為大唐培養了眾多合格醫者。
歲末寒冬,《新修本草》定稿工作進入尾聲。這部巨著收錄藥物一千二百餘種,其中外來藥材近百,每種都詳載性味功效與驗證案例。
孫思邈捧著厚重的書稿,欣慰道:"此書一出,當惠澤千秋。"
除夕宮宴上,李世民特彆表彰太醫署功績。李承乾趁機提出設立"長安太醫院"的構想,分科診治,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
"準!"李世民欣然應允,"所需銀錢,儘從內帑支取。"
宴後,李承乾獨立宮牆,遠眺長安萬家燈火。醫學改革已初見成效,接下來法律、軍事等領域的革新正待推進。每一步都可能麵臨阻力,但他堅信,隻要堅持,終將改變這個古老帝國的命運。
夜風微涼,他手中緊握著一份新的圖紙——長安太醫院的詳細規劃。來年開春,這座集古今醫學精華的殿堂將破土動工,成為大唐醫學新的裡程碑。
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