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晨光灑在太極宮的金瓦上,李承乾站在龍首原高處,俯瞰著長安城內熙熙攘攘的人群。自李世民移駕洛陽後,已過去三個月,這座帝國都城在他的治理下愈發繁榮昌盛。
"殿下,各國使節已陸續抵達鴻臚寺。"馬周手捧名冊快步走來,"波斯、大食、拜占庭、天竺、林邑...共計二十八國使團。"
李承乾微微頷首:"萬國來朝的盛況,終於要實現了。"他轉向身旁的晉陽公主,"兕子,你的《萬國風物誌》編撰得如何了?"
小公主自信地揚起手中的書稿:"已經完成大半!每個使團的服飾、禮儀、特產都記錄在冊。"她翻開一頁,指著精美的插圖,"這是波斯使團進獻的"自鳴鐘",能自動報時,神奇得很!"
"好!待大朝會時,你就以鎮國長公主的身份,向各國使節展示此書。"李承乾輕撫妹妹的發髻,"讓萬國都知道,我大唐公主的才學。"
正說著,杜荷匆匆趕來:"殿下,出事了!大食使團與波斯使團在四方館打起來了!"
鴻臚寺內劍拔弩張。波斯王子卑路斯與大食將軍阿卜杜拉各持兵刃對峙,隨從們也怒目相向。見太子駕到,雙方才勉強行禮。
"怎麼回事?"李承乾沉聲問道。
"殿下明鑒!"卑路斯憤然道,"這大食蠻子竟敢當眾辱我先王!"
阿卜杜拉冷笑:"薩珊王朝早已滅亡,波斯現在是我大食的一個行省!"
眼看衝突再起,李承乾突然拍案:"夠了!"聲音不大,卻讓全場瞬間安靜。"在大唐的土地上,就要守大唐的規矩。無論你們有何恩怨,出了鴻臚寺再解決。若敢在大朝會上生事..."他目光如電,"就彆怪本宮不講情麵。"
震懾住使節後,李承乾采取了更巧妙的策略——將互為世仇的使團安排在不同區域,並由精通各國語言的譯語官時刻關注動向。同時,他命晉陽公主以文化交流為名,頻繁邀請各國使節到翰林院參觀,轉移其注意力。
這一手效果顯著。當各國使節看到大唐收藏的各國典籍、天文儀器時,無不驚歎。大食學者甚至與波斯學者就星象問題展開了友好辯論,全然忘了彼此是戰場上的死敵。
三月三上巳節,萬眾期待的"萬國朝賀大典"如期舉行。含元殿前廣場上,二十八國使節依序排列,身著各色服飾,宛如一幅流動的錦繡畫卷。
李承乾身著絳紗袍,頭戴遠遊冠,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登上龍墀。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晉陽公主並未坐在女眷席,而是身著男裝立於太子身側——這是大唐曆史上首次有公主公開參與朝政。
"宣,各國使節進獻方物!"
隨著鴻臚寺官員的高唱,使節們依次上前。波斯獻上鑲嵌寶石的玻璃器皿,大食進貢精良的大馬士革鋼刀,拜占庭呈遞精美的聖像畫,天竺供奉稀有的香料和寶石...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來自非洲僧隻國的使團,他們帶來了長頸鹿、斑馬等中原從未見過的異獸,引得圍觀百姓陣陣驚呼。
晉陽公主從容不迫地用各國語言與使節交流,時而詢問特產來曆,時而講解大唐風物。她落落大方的舉止和淵博的學識,讓各國使節驚歎不已。
"早就聽聞大唐有位精通百藝的公主,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拜占庭使者由衷讚歎。
大典持續了整整一日。當晚的宴席上,李承乾宣布了一項震驚四座的決定:設立"萬國學院",聘請各國學者前來講學;同時派遣大唐學者出使各國,進行文化交流。
"從今日起,長安將成為世界的學問之都。"他高舉酒杯,"願知識如這美酒,滋養天下蒼生!"
這一前所未有的開放政策,讓各國使節激動不已。大食學者當即表示願將阿拉伯數字和代數知識傳授給大唐;拜占庭使者則承諾送回希臘典籍的全本。
就在宴席最熱烈時,一名風塵仆仆的信使突然闖入:"殿下,澳洲急報!"
李承乾展開密信,眉頭漸漸舒展。原來,澳洲據點不僅穩固擴張,還發現了儲量驚人的鐵礦和銅礦。更可喜的是,隨船帶去的農作物長勢良好,有望獲得豐收。
"四弟辛苦了。"他低聲自語,隨即向眾使節宣布了這個好消息,"大唐的船隊已在南方發現新大陸,歡迎各國商人前往貿易!"
這一宣布引發軒然大波。宴會結束後,波斯、拜占庭等國的使者紛紛私下求見,希望能獲得前往澳洲的航海圖。李承乾巧妙應對:航海圖暫不公開,但各國商船可跟隨大唐艦隊同行,共享新大陸的財富。
大朝會過後,長安城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榮。西市新開了十幾家"胡商店",售賣各國奇珍;國子監增設"番學",教授各國語言;甚至連平康坊的歌妓都開始傳唱異域曲調。
在這股風潮中,晉陽公主主持的"番醫館"正式開張。這座融合中西醫學的醫館,不僅為百姓治病,還定期舉辦醫術交流活動。最引人注目的是,館中有半數學徒是女子——這在大唐曆史上是破天荒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哥,今天又收治了三十個病人!"小公主興奮地向李承乾彙報,"孫爺爺教的針灸術配合波斯藥膏,對風濕痛特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