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的雨季來得又急又猛。廣州港外,暴雨如注,海浪拍打著新修的堤岸,發出雷鳴般的轟響。刺史馮盎站在望樓上,眯著眼睛望向波濤洶湧的海麵——那裡,一支龐大的船隊正在與風浪搏鬥。
"使君,那是波斯王子的船!"身旁的小吏驚呼道,"看樣子是要靠岸避風!"
馮盎一把抓起蓑衣:"速備馬,隨我前去接應!"
碼頭上一片忙亂。當那艘傷痕累累的波斯戰船終於靠岸時,甲板上走下一個渾身濕透的年輕人,正是波斯王子卑路斯。他懷中緊緊抱著一個鎏金銅匣,臉色蒼白卻目光炯炯。
"王子殿下!"馮盎快步上前,"怎的此時渡海?"
卑路斯艱難地行了一禮:"奉大唐皇帝密旨,特來嶺南與李泰將軍會合。"他警惕地環顧四周,壓低聲音,"事關重大,還請使君速帶我去見將軍。"
暴雨中的廣州城籠罩在一片水霧之中。嶺南道行軍大總管府內,李泰正與幾位水師將領研討海圖,忽聞門外親兵高聲稟報:"波斯王子到!"
門開處,卑路斯踉蹌而入,不及寒暄便將那銅匣雙手奉上:"將軍,大食水師異動,陛下命我星夜來報!"
李泰神色一凜,迅速開啟銅匣取出一卷羊皮紙。隨著閱讀,他的眉頭越皺越緊。羊皮紙上詳細記載了大食正在波斯灣集結的龐大艦隊,數量竟達兩百餘艘!
"好個大食,明裡求和,暗裡備戰!"李泰拍案而起,立即轉向副將,"傳令各營,即刻備戰!另派快船往泉州、明州告警!"
卑路斯補充道:"陛下有言,此番大食必取海路,意在切斷我大唐與獅子國的聯係。"
"王子且安心休息,嶺南水師不是吃素的。"李泰冷笑一聲,轉向牆上巨幅海圖,"他們若敢來,這南海便是其葬身之地!"
當夜,廣州港內燈火通明。工匠們連夜趕修戰船,水兵們搬運箭矢、火油,一派大戰將至的緊張氣氛。李泰親自登上新下水的"伏波號"樓船檢查——這艘巨艦裝備了改良後的拍竿和火箭發射架,是嶺南水師的驕傲。
"將軍,各營已準備就緒。"副將稟報道,"隻是...若大食水師真如情報所言那般龐大,我軍恐寡不敵眾。"
李泰目光深沉:"陛下早有預見。去歲便密令登州、明州水師各抽調二十艘戰船南下,算算時日,也該到了。"
三日後,雨過天晴。了望塔上的哨兵突然吹響警號——東南海麵上,一片黑壓壓的船影正緩緩逼近!
廣州城頓時警鐘大作。百姓們驚慌失措地往城內躲避,而水師將士則迅速登船,在港口外擺開陣勢。李泰身著明光鎧,立於"伏波號"船首,冷靜地觀察著敵陣。
"報!敵軍前鋒已至十裡外,約有戰船五十艘!"
李泰微微頷首:"傳令,按甲字陣迎敵。另派快船通知後續艦隊包抄敵後。"
隨著號角聲起,大唐水師三十艘戰船緩緩駛出港灣,在海麵上排成一個奇特的"人"字形。這是李泰與工匠們琢磨出的新陣法——前排小船靈活機動,後排大船火力凶猛,兩翼則埋伏著裝備火攻器具的快艇。
雙方距離漸近,已能看清對方船桅上飄揚的黑色旗幟。大食戰船造型奇特,船首高翹,甲板上站滿了手持彎刀的士兵。
"將軍,敵船似乎要衝陣!"
李泰冷笑:"找死。傳令,火箭準備!"
就在大食前鋒即將衝入唐軍陣型時,李泰猛然揮下手中令旗:"放!"
刹那間,數百支拖著火尾的箭矢從唐軍戰船上騰空而起,如流星雨般落向敵陣。幾艘大食船頓時燃起熊熊大火,士兵們驚慌失措地跳海逃生。
"拍竿準備!"李泰繼續下令。
當幸存的敵船勉強衝近時,唐軍戰船上那巨大的拍竿突然橫掃而出,將數艘敵船直接拍得粉碎!海水翻騰,木屑飛濺,大食前鋒頃刻間土崩瓦解。
岸上觀戰的百姓爆發出震天歡呼。然而李泰神色依舊凝重——遠處海平麵上,更多的大食戰船正源源不斷地湧來!
"報!我軍左翼發現不明船隊!"
李泰心頭一緊,急忙舉起望遠鏡。隻見左側海天相接處,數十艘懸掛大唐旗幟的戰船正全速駛來!為首一艘樓船上,"登州"二字清晰可見。
"是援軍!"副將興奮大喊。
李泰長舒一口氣:"陛下神機妙算,果然及時!傳令各船,全麵反擊!"
隨著登州、明州水師的加入,戰局頓時逆轉。唐軍采用分割包圍戰術,將大食艦隊切成數段,然後集中火力各個擊破。尤其是那些裝備了"海火"的快艇,靈活穿梭於敵陣之中,所到之處烈焰騰空。
激戰持續了整整一日。當夕陽西沉時,海麵上漂浮著無數燃燒的殘骸,海水都被染成了暗紅色。大食殘部終於支撐不住,掛起白旗投降。
戰後清點,此役擊沉敵船七十餘艘,俘獲四十餘艘,斃敵無數。唐軍亦損失戰船二十餘艘,傷亡將士千餘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晚,李泰在"伏波號"上接見了被俘的大食海軍統帥。那是一位滿臉虯髯的老將,雖敗卻不失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