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長安城飄著細雨,朱雀大街上積水映著灰蒙蒙的天空。一隊身著異域服飾的騎士踏著水花疾馳而過,引得路人紛紛側目。為首的騎士懷中緊抱著一卷羊皮文書,雨水順著他的胡須滴落在繡著金色獅子的錦袍上。
皇城宣政殿內,李承乾正與幾位重臣商議漕運事宜。忽聽得殿外一陣騷動,侍衛統領程務挺匆匆入內:"陛下,波斯使者求見,說有緊急軍情!"
"宣。"李承乾放下手中的奏章,眉頭微蹙。
殿門開處,那位濕透的波斯騎士踉蹌而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偉大的天可汗!大食軍隊已攻破泰西封!我王...我王戰死沙場!"話音未落,已是泣不成聲。
殿中一片死寂。李承乾緩緩起身,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玉佩:"王子卑路斯何在?"
"王子殿下率殘部退守波斯灣,遣小人星夜來求援。"使者從懷中取出浸濕的羊皮卷,"這是王子親筆書信。"
內侍接過文書,小心展開呈上。李承乾快速瀏覽著那些被雨水暈染的字跡,臉色愈發凝重:"大食竟出動十萬大軍...來人,速召李泰、侯君集、魏征等人入宮議事!"
一個時辰後,紫宸殿內燈火通明。巨大的西域沙盤前,眾臣麵色凝重地聽著波斯使者的詳細稟報。
"...大食人用了一種會噴火的攻城器械,我軍城門頃刻化為灰燼..."
李泰突然打斷:"可是用黑色粉末引燃?"
使者驚訝地點頭:"將軍如何知曉?"
李泰與李承乾交換了一個眼神。去年嶺南水師剿滅海盜時,曾繳獲過幾桶神秘的"海火",據俘虜供認是從大食商人處購得。
"陛下,此物危險,若大食軍大量裝備..."李泰低聲道。
侯君集冷哼一聲:"管他什麼妖火,我安西鐵騎豈會懼怕!陛下,臣請即刻發兵,收複波斯!"
"不可冒進。"魏征捋須道,"大食氣勢正盛,我軍遠征,勝負難料。不如固守蔥嶺,以逸待勞。"
爭論聲中,李承乾的目光始終停留在沙盤上波斯灣的位置。良久,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波斯已不可守,但王子必須救。李泰!"
"臣在!"
"你率嶺南水師精銳,即刻啟程前往波斯灣,接應卑路斯王子撤往獅子國。"李承乾手指劃過沙盤上的南海,"另派快馬傳旨室利佛逝國王,請他接應波斯流亡君臣。"
侯君集急道:"陛下,難道就此放棄波斯?"
"非也。"李承乾眼中精光一閃,"傳旨安西都護府,秘密資助波斯殘部在山中遊擊抗敵。另派使者聯絡可薩汗國,東西夾擊大食。"
他轉向那位渾身仍在滴水的使者:"你且下去休息,明日隨朕的使者一同返回,告訴卑路斯王子,大唐絕不會拋棄朋友。"
夜深人靜,李承乾獨自在甘露殿批閱奏章。忽聞一陣熟悉的腳步聲,抬頭見晉陽公主端著藥碗站在殿外。
"兕子怎麼還沒睡?"他放下朱筆,招手讓妹妹進來。
"皇兄連日操勞,孫爺爺特意熬了安神湯。"小公主將藥碗放在案上,目光掃過堆滿奏章的桌案,"可是在為波斯之事憂心?"
李承乾揉了揉太陽穴:"大食來勢洶洶,若坐視其吞並波斯,下一個就是我安西四鎮了。"
晉陽公主從袖中取出一卷書冊:"這是孫爺爺與大食醫師合著的《火傷救治法》,或許將來用得上。"
李承乾翻開書卷,隻見上麵詳細記載了各種燒傷的治療方法,還配有精細的插圖。他心頭一暖,摸了摸妹妹的發髻:"兕子有心了。"
"皇兄,那些大食醫師說,他們國內近來教派爭鬥激烈,或許這就是大食急於擴張的原因?"
李承乾若有所思:"內外交困時,往往用對外戰爭轉移矛盾...兕子提醒了朕。"他立即召來當值的內侍,"傳馬周即刻入宮!"
次日黎明,一支特殊的使團從金光門悄然出發。為首的除了鴻臚寺官員,還有幾位身著商賈服飾的"譯語人"——實則是百騎司最精銳的密探。他們的任務是潛入大食腹地,探查其國內虛實。
同一時刻,廣州港內號角連天。五十艘戰船揚帆起航,李泰站在樓船甲板上,望著漸漸遠去的海岸線。副將不解地問:"將軍,為何要帶這麼多商貨?"
李泰微微一笑:"陛下聖明,要我打著貿易旗號前往,以免打草驚蛇。"
長安城中,李承乾正在視察新組建的"火器營"。校場上,匠人演示著一種改良後的火箭——箭杆上綁著裝有火藥的竹筒,射中目標後會劇烈燃燒。
"射程如何?"李承乾問。
"回陛下,可達二百步,但準頭欠佳。"
"加緊改進。"李承乾叮囑道,"另要注意防火,朕不想聽到長安城被自己人燒了的笑話。"
匠人們諾諾連聲。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跑來:"陛下,安西急報!"
急報中說,大食先鋒已逼近吐火羅,與唐軍斥候發生小規模衝突。李承乾立即召集群臣,緊急調整安西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