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傳旨高昌、龜茲、於闐、疏勒四鎮,立即進入戰備狀態。命沿途烽燧晝夜警戒,發現敵情,千裡狼煙必須一日內傳至長安!"
秋去冬來,長安城落了第一場雪。這日李承乾正在批閱奏章,忽聞殿外一陣喧嘩。程務挺興奮地衝進來:"陛下!李泰將軍派人回來了!"
信使滿身風霜,卻掩不住喜色:"陛下!王子卑路斯已安全接應到獅子國!途中遭遇大食水師攔截,我軍擊沉敵船五艘!"
"好!"李承乾拍案而起,"我軍傷亡如何?"
"戰死三十七人,傷百餘。多虧公主研製的金瘡藥,重傷者無一人死亡。"
李承乾立即下令重賞有功將士,同時命太醫署加急製備更多傷藥送往嶺南。
臘月祭天大典前夕,百騎司密探終於傳回消息。馬周連夜入宮,呈上一份密奏:"陛下所料不差,大食國內教派爭鬥激烈,哈裡發為穩固統治,才急於對外用兵。"
李承乾仔細閱讀密報,忽然眼前一亮:"這裡提到大食南方有反抗勢力?"
"正是。當地總督對哈裡發不滿已久,隻是勢單力薄..."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李承乾腦海中逐漸成形。次日朝會上,他宣布了一項令群臣震驚的決定:派使者秘密聯絡大食南方總督,資助其反抗哈裡發!
"陛下,此計雖妙,但若事泄..."房玄齡憂心忡忡。
"故需找一位與朝廷無明麵關聯的人選。"李承乾胸有成竹,"朕記得洛陽有位胡商,曾多次往來大食,且其母是波斯人..."
春節剛過,一支特殊的商隊就從洛陽出發了。表麵上看是去大食貿易的胡商隊伍,實則攜帶了大量黃金和密信。與此同時,嶺南水師再次擴充,新下水的樓船裝備了改良後的拍竿和火箭。
三月裡,李承乾在麟德殿接見了從獅子國輾轉而來的卑路斯王子。昔日意氣風發的王子如今憔悴不堪,見到大唐皇帝便長跪不起:"求天可汗為我父王報仇!"
李承乾親手扶起他:"王子放心,朕已命安西軍襲擾大食後方,必不使其安穩消化波斯。"他頓了頓,"另有一事相商——朕欲在獅子國設立大唐水師基地,不知王子意下如何?"
卑路斯眼前一亮:"若能得大唐水師常駐,複國便有望了!"
"好!"李承乾當即拍板,"朕再加派二十艘戰船前往,由王子節製。待時機成熟,必助王子光複故土!"
初夏時節,西域傳來捷報:安西軍聯合可薩騎兵,突襲了大食補給線,焚毀糧草無數。與此同時,那個大膽的胡商也傳回消息:大食南方總督欣然接受資助,已開始招兵買馬。
這日早朝,李承乾正在與群臣商議增兵安西事宜,忽有八百裡加急送到——大食主力開始猛攻吐火羅!
"侯君集!"李承乾霍然起身。
"臣在!"
"朕命你即刻率三萬精騎馳援安西,務必守住蔥嶺!"
"臣領旨!"侯君集慨然應諾,當日下午便率軍出發。
長安城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市井中開始流傳各種戰爭消息,絲綢之路上往來的商隊明顯減少。李承乾下令加強城防,同時命晉王李治留守長安,自己則準備禦駕親征。
"皇兄萬金之軀,豈可輕涉險地?"晉陽公主急得眼淚都要掉下來。
李承乾替妹妹擦去淚花:"兕子放心,朕隻是坐鎮涼州,不會親臨前線。你在長安要協助九弟,特彆是太醫署和傷兵安置之事。"
就在大軍即將開拔的前夜,一份意外戰報改變了整個計劃——大食南方爆發大規模叛亂!哈裡發被迫從東線抽調兩萬精銳回援!
"天助我也!"李承乾在軍事會議上興奮地說,"傳旨侯君集,敵軍既已分兵,我軍當轉守為攻!"
秋高馬肥時節,唐軍連戰連捷,不僅收複了吐火羅,還一度攻入波斯境內。與此同時,嶺南水師頻繁襲擾大食沿海,逼得哈裡發首尾難顧。
臘月,筋疲力儘的大食終於遣使求和。談判在龜茲進行了整整一月,最終達成協議:大食退出波斯東部,允許卑路斯王子在故土建立自治政權;大唐則承諾不再支持大食南方的叛亂。
貞觀二十三年春,凱旋的唐軍在長安百姓的歡呼聲中入城。李承乾在太極殿大宴群臣,特彆嘉獎了立功將士。當卑路斯王子身著嶄新王袍上前行禮時,滿朝文武無不感慨萬千。
"陛下恩德,卑路斯沒齒難忘!"波斯王子熱淚盈眶,"從今往後,波斯願永為大唐西陲屏障!"
宴席散去,李承乾獨自登上皇城角樓。西方天際,最後一抹晚霞如血般絢爛。他知道,這場勝利隻是暫時的平衡,東西方兩大帝國的博弈還將繼續。但至少,大唐已經向世界證明:任何威脅絲綢之路安全的勢力,都將付出慘重代價。
"陛下,夜深了。"馬周輕聲提醒。
李承乾收回思緒:"傳旨下去,明年開春,朕要親自巡視安西四鎮。另外..."他頓了頓,"水師建設不能鬆懈,將來的大唐,必須陸海並重!"
夜風拂過長安城百萬家燈火,也拂過皇帝堅毅的麵龐。在更遠的南方海疆,大唐的戰艦正破浪前行,將這條用勇氣與智慧開辟的航道,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