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絲路星繁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4章 絲路星繁(1 / 2)

貞觀三十一年的第一場秋霜染白終南山時,一支奇特的商隊正沿著河西走廊緩緩東行。駝鈴聲中,幾個深目高鼻的胡商指著遠處烽燧,用生硬的漢語驚歎:"看!大唐的邊城!"

為首的粟特老者康薩保捋著銀須,眯眼望向地平線上巍峨的沙州城牆。與三十年前他第一次來唐時相比,這座邊城已擴建了三倍不止,城頭飄揚的唐旗下,竟還有一麵繡著"胡漢一家"的彩旗。

"老丈,聽說沙州城裡有個"萬國市"?"年輕的波斯商人馬哈迪躍下駱駝,拍打著皮袍上的沙塵。

康薩保從懷中掏出一枚銅牌,上麵用漢文和粟特文刻著"通商憑證"四字:"何止萬國市?自去年起,大唐在各邊城設"互市監",胡商納稅減半,還有通譯免費相助。"

正說著,一隊唐軍騎兵飛馳而至。出乎商隊意料,為首的校尉竟是個卷發深目的胡人,用流利的粟特語招呼:"可是康老掌櫃的商隊?沙州互市監已備好熱水飯食,請隨我來!"

馬哈迪瞪大眼睛:"唐軍中有我們的人?"

"那是阿史那校尉,突厥降將之子。"康薩保低聲解釋,"如今在大唐,隻要有本事,胡人也能當官——聽說朝廷正在商議讓各族子弟參加科舉呢!"

商隊入城時,夕陽正將沙州城染成金色。城門洞兩側貼著醒目的告示:左邊是漢胡雙語的《市易條例》,右邊則是《免費學堂招生簡章》。幾個胡人孩童蹲在牆角,正跟著一個漢人老者朗讀"天地玄黃"。

"變化太大了……"老粟特商人喃喃自語。他記得三十年前的沙州,胡漢之間還涇渭分明,交易全靠手勢比劃。

校尉將商隊引至西市的"胡商館"。這是一座融合了中原與西域風格的宏大建築,中庭竟有一方按照粟特故鄉樣式修建的水池。

"這是……"康薩保喉頭滾動。

"去年阿蠻學士建議,說胡商遠來思鄉,建些故土風物可慰鄉愁。"校尉笑道,"長安的"萬國商館"更氣派,還有溫泉浴池呢!"

安頓完畢,康薩保迫不及待地帶人去逛夜市。沙州的"萬國市"名不虛傳——唐人的絲綢瓷器、吐蕃的麝香、波斯的琉璃、天竺的香料……琳琅滿目。最令人稱奇的是中央的"通譯亭",十幾個身著統一藍袍的譯員正為各族商人牽線搭橋。

"老丈要賣什麼?"一個年輕譯員迎上來,竟能同時用粟特語、波斯語和漢語交流。

康薩保取出隨身攜帶的樣品:"上等大宛馬五十匹,龜茲樂工十人,另有於闐美玉二十方。"

譯員眼睛一亮:"巧了!長安將作監正在求購良馬,說是要改良戰馬品種;教坊司也在招募胡樂師。至於美玉..."他壓低聲音,"陛下為晉陽公主備嫁妝,正需上等玉石。"

老商人驚訝於對方對大唐朝廷動向的了解。更令他震驚的是,交易全程都有小吏記錄在冊,最後遞給他的契約上,赫然蓋著沙州互市監的大印。

"若有糾紛,憑此契可直訴官府。"譯員解釋道,"大唐律法規定,欺詐胡商者罪加一等。"

當夜,康薩保在館舍燈下細讀那本贈閱的《大唐商律》。讀到"胡商訴訟,官府需三日裁斷"的條款時,老人突然老淚縱橫:"若早三十年如此,我兄長也不至於……"

與此同時,長安城大明宮內燈火通明。李承乾正在翻閱沙州快馬送來的《胡商輿情錄》,這是新任互市監發明的製度,專門記錄外商對大唐政策的反饋。

"康薩保?"皇帝手指在一個名字上停頓,"可是當年那個在涼州被貪官勒索的粟特商人?"

馬周查閱檔案後確認:"正是。其兄康達摩貞觀七年被涼州司馬誣陷,病死獄中。後來陛下整頓邊吏,那司馬才伏法。"

李承乾輕歎:"一飲一啄,皆有前定。傳旨:賜康薩保"誠信商人"匾額,準其子侄入國子監商科學習。"

"陛下,老臣有一事不解。"馬周猶豫道,"如此優待胡商,朝中已有"損國威"的議論。為何還要允許胡人子弟參加科舉?"

皇帝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命人取來一幅地圖:"愛卿看,這是河西走廊,這是西域,這是波斯……"他的手指一路向西,"若無胡商,我大唐的絲綢如何抵達大食?若無胡將,安西軍如何能所向披靡?"

老臣仍不放心:"可非我族類……"

"馬卿啊,"李承乾笑著打斷,"你府上最得力的管家,不也是高麗人嗎?"

十日後,康薩保的商隊抵達長安。春明門外,老商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原本的胡商營地已變成一座小型城池,不同風格的建築井然有序,街上行人服飾各異卻和睦相處。

"那是大食館,那是波斯邸,那邊是天竺舍……"引路的市吏如數家珍,"康老可下榻粟特彆院,剛添了你們故鄉的葡萄藤。"

更令商隊驚喜的是,次日便有鴻臚寺官員來訪,邀請他們參加三日後的"萬商大會"。馬哈迪捧著燙金請柬,手都在發抖:"我這種小商人也能見大唐皇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有旨,商無分大小,皆可與會。"官員和藹地說,"會上還將宣布重大新政。"


最新小说: 生活不易,紅龍賣藝? 王者對弈 修仙種田:求仙子賜葉 網遊:開局無限藍,我成神級法師 穿書成女配:隻為泡男二 陶家傳 轉職神廚,隨身斬仙飛刀很合理吧? 重生之我在樹人傳小說 最後一個武林 在線鑒寵,大哥這狗認為在訓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