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說,征服疆土靠鐵騎,收服人心靠醫術。"小公主已淨手開始準備銀針,"特彆是...這種時候。"
她的治療方式令人瞠目——先用細如發絲的銀針封住哈立德眼部穴位,再滴入某種淡綠色藥液。最後,竟用長明燈的燈灰敷在患處!
"三日內禁見強光。"公主邊擦手邊吩咐,"另外,給他讀讀《貞觀律》裡關於戰俘待遇的條款。"
哈立德突然用生硬的漢語問道:"為什麼...救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晉陽公主拿起那盞銅燈,火光在她清澈的眸子裡跳動:"看見了嗎?這燈裡也有你們大食商人貢獻的橄欖油。"她輕輕將燈放在俘虜枕邊,"文明之光,本該彼此照亮。"
一個月後,木鹿城徹底變了模樣。長明燈台正式點亮那日,來自周邊三十六城的代表齊聚廣場。最引人注目的是,程務挺竟允許哈立德戴著鐐銬出席——這位昔日總督如今成了最好的活廣告。
"諸位請看。"阿蠻用七種語言輪流解釋,"這燈台第一層是學堂,第二層是醫館,頂層才是明燈。"他指著正在發放的麥種,"這些拂菻麥,明年會讓你們的糧倉堆滿。"
突然,一個粟特商人驚呼出聲:"那...那是?!"
人群齊刷刷望向西邊。地平線上,一支龐大的駝隊正緩緩而來。駝背上飄揚的,赫然是大唐的日月旗!
"是陛下的使團!"程務挺激動得單膝跪地。
使團帶來的不僅是詔書,更有三百車糧食、藥材和農具。為首的欽差展開黃絹,朗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置波斯都護府,以程務挺為都護,統轄呼羅珊..."
詔書還沒念完,更大的驚喜降臨了——駝隊最後方,十名壯漢抬著個巨型琉璃櫃。櫃中金黃的麥穗堆成小山,頂上插著塊木牌:"隴西試驗田產,畝產六石二鬥"。
"這不可能!"哈立德突然掙脫看守衝上前,"呼羅珊最肥沃的土地也..."
欽差微笑著打開琉璃櫃,取出把麥穗塞進大食人手中:"這是改良過的拂菻麥,陛下命名為"貞觀穗"。"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騷動。部落首領們爭先恐後地擠上前,有人甚至開始撕扯自己的衣袍要當信物——他們都想最先得到這種神奇的種子。
阿蠻站在燈台高處,望著這一幕微笑。他注意到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正悄悄離開人群,看方向是往吐蕃而去。
"傳令邏些城。"他低聲囑咐親信,"就說魚要上鉤了。"
當夜,木鹿城舉行了盛大的燈火慶典。新建的燈台頂層,晉陽公主正在施針救治最後一個眼疾患者。當這個十歲的基督徒女孩重見光明時,她的第一句話是:"天使的燈...是彩色的!"
程務挺在慶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抱著阿蠻的肩膀嘟囔:"老子打了一輩子仗...第一次...嗝...打贏了還被人送花..."
阿蠻笑著望向窗外。月光下,長明燈台的光芒與滿天星鬥交相輝映。更遠處,隱約可見點點火光正向四麵八方延伸——那是各部落使者帶著麥種和消息返回家鄉。
"將軍,這才剛剛開始。"他輕聲道,"陛下要的不是一座燈塔,而是整片星海。"
突然,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親兵送來邏些城的飛鴿傳書,隻有寥寥數字:"噶爾氏集結,欲劫麥種。"
阿蠻不驚反笑。他取出特製的金粉墨水,在回信上寫下:"按陛下丙號預案,引蛇出洞。"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將作監內,李承乾正凝視著新製成的《萬國長明圖》。圖上,從木鹿城到邏些城之間,被他用朱筆畫了條醒目的紅線。
"陛下,劉仁軌將軍捷報到了!"馬周興衝衝闖入,"波斯灣已在我軍掌控!"
皇帝卻指向地圖上的吐蕃:"告訴程務挺,明年春天,朕要看到邏些城外的試驗田裡,種滿從呼羅珊帶回的"貞觀穗"。"
窗外,終南山上的銀杏樹在秋風中沙沙作響。一片金葉飄進窗欞,正好落在吐蕃的位置上,宛如天然的朱批。
本章完,約3200字)
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