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春風度玉門_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9章 春風度玉門(2 / 2)

貞觀四十七年夏,邏些城的漢蕃學院迎來了一位特殊訪客。已經白發蒼蒼的阿蠻拄著拐杖,站在當年親手栽下的柏樹前,聽現任院長彙報近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大人,今年新生中有三成來自象雄、蘇毗等偏遠部落。"院長指著名冊上的紅點,"最遠的這個孩子,是從昆侖山南麓的羌塘草原來的。"

阿蠻正要詢問,突然被一陣稚嫩的誦讀聲吸引。循聲望去,隻見柏樹下坐著十幾個孩童,正跟著先生朗讀。令人驚訝的是,他們手中的課本竟是用漢、藏、象雄三種文字對照編寫的《千字文》。

"這是..."阿蠻的手指微微發抖。

"按陛下新頒的《邊民教化令》,各州縣學堂必須采用當地語言與漢文雙語教學。"院長笑著補充,"去年還來了位於闐的學者,正在幫我們編撰《象雄語對照四書》呢。"

正說著,一個滿臉高原紅的男孩跑到阿蠻麵前,恭恭敬敬行了個禮:"您就是壁畫上的金紋爺爺嗎?"他指著學院正廳的壁畫,上麵確實繪著阿蠻年輕時授學的場景。

老學士蹲下身,突然從懷中掏出個小小的銅鈴鐺:"孩子,認得上麵的字嗎?"

男孩仔細辨認鈴鐺上細如蚊足的文字:"文...文明..."

"這是長安長明燈台上的風鈴。"阿蠻將鈴鐺係在柏樹枝頭,"每當鈴聲響起,就說明遠方又有人點亮了文明之火。"

仿佛為了印證他的話,一陣清風拂過,鈴鐺發出清脆的聲響。與此同時,學院鐘樓上的銅鐘竟無風自鳴,與鈴聲形成奇妙的共鳴。

秋收時節,一支奇特的隊伍出現在嶺南通往交趾的官道上。百餘名身著素袍的騎士護送著幾十輛蒙著油布的大車,每輛車廂都包裹著厚厚的棉被。

"站住!"交趾邊防軍攔下隊伍,"車上裝的什麼?"

為首的騎士掀開兜帽,露出晉陽公主那張已顯風霜的臉:"《傷寒雜病論》三百卷,《齊民要術》兩百冊,另有《水經注》..."

邊防軍將領撲通跪地:"公主恕罪!末將不知..."

"起來吧。"晉陽公主疲憊地擺手,"帶我去見你們國王。這些醫書農書,是陛下送給交趾百姓的禮物。"

交趾王宮裡的情形卻出乎意料。年輕的國王阮福映親自出迎,身後侍從捧著的不是珍寶,而是一摞摞發黃的竹簡。

"小王早聞公主要來,特命人從叢林古廟中找出這些。"阮福映展開最上麵的一卷,"這是失傳已久的《林邑藥典》,記載著治療瘴氣的古方..."

晉陽公主的眼睛濕潤了。她想起臨行前皇兄說的話:"文明如鏡,你予它什麼,它就回饋什麼。"

當夜,交趾王宮突發大火。詭異的是,火勢唯獨避開了藏書閣。更神奇的是,有人在火光中看見一群白衣人穿梭於火場,他們額間都閃爍著金色的紋路...

貞觀四十八年元日,長安城舉行了空前盛大的"萬燈朝宗"儀式。新建的"文明燈塔"頂層,李承乾親手轉動一個巨大的黃銅裝置。隨著機括運轉,主燈台的光束被分解成無數細線,精準地投射在八方分燈的位置上。

觀禮的人群中,剛從西域歸來的裴明遠正給一個拂菻少年講解:"這叫"光路相通",是陛下根據普羅科匹烏斯的星距表改進的..."

他的解說被一陣驚呼打斷。隻見光束投射之處,各分燈竟然依次亮起回應!先是洛陽,接著是揚州、成都...最震撼的是,半個時辰後,連萬裡之外的君士坦丁堡分燈也亮起了藍光——這是事先約定好的信號!

"這不可能..."拂菻少年瞠目結舌,"就算最快的驛馬也要..."

"不是驛馬。"裴明遠指向燈塔基座上新安裝的銅鏡陣列,"是光。陛下說,光的速度是無限的。"

儀式結束後,李承乾在溫室殿召見了三個特殊人物:晉陽公主、阿蠻和裴明遠。皇帝從案幾下的暗格取出三枚金印,每枚印紐都鑄成長明燈形狀。

"兕子赴南海,阿蠻鎮西域,明遠..."他頓了頓,"你去漠北。朕要每個角落,都有文明之光。"

三人跪地受印時,殿外突然傳來悠揚的鐘聲。那是終南山上的"文明鐘",每逢重大時刻就會自鳴。據說鐘聲裡,能聽見萬卷書頁翻動的聲音。

李承乾走到窗前,望著遠方如繁星般的萬家燈火。在他身後,三盞銅燈靜靜燃燒,火光在禦案上的《萬國長明圖》上跳動,仿佛為那些尚未點亮的地方標注著前路。

喜歡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請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開掛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說好的反迷信呢?直播間全是警察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 你說他偏執又陰鬱?完蛋,我更愛了 和竹馬分手後,被太子爺蓄意誘吻 被棄孕雌一胎六寶,眾獸夫求原諒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