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柔和的陽光灑在村子裡,仿佛給整個村莊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在解決了前一天的諸多難題後,村子裡的木雕事業又重新步入了正軌,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采購小組帶著與老林場簽訂的合作意向書,進一步商討具體的供貨細節,確保木材能夠按時、按質、按量供應。“咱們和老林場這邊,得把木材的等級標準再明確一下,還有運輸時間和方式,都得安排妥當。”采購小組組長認真地說道。
生產優化小組在成功說服村民們嘗試新流程後,開始全麵推廣。他們在倉庫裡忙碌地指導著村民們按照新流程操作,整個生產現場秩序井然。“二狗子,你這一步要注意和前麵的環節銜接好,速度稍微加快一點,但質量可不能馬虎。”生產優化小組的成員細心地叮囑著。
創新研發小組則圍繞著新確定的微創新款式,進一步完善設計。他們繪製了詳細的圖紙,對每一個細節都進行反複推敲,力求讓新款式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這個活動部件的連接方式再優化一下,要保證既靈活又牢固。”小組負責人說道。
上午,趙鐵柱和張興國老師傅在各個生產環節巡查,著重關注產品質量。他們仔細檢查每一件木雕作品,從木材的選用到雕刻的細節,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質量的因素。
“老師傅,您看這件木雕,這處線條的流暢度還可以再提高一些,不然會影響整體的美觀。”趙鐵柱拿著一件木雕對張興國老師傅說道。
張興國老師傅接過木雕,仔細端詳後點頭道:“對,這就需要咱們在培訓村民的時候,強調雕刻時手腕的力度和連貫性。質量是咱們的生命線,絕對不能放鬆。”
於是,張興國老師傅立刻召集正在工作的村民們,進行了一場簡短的質量提升培訓。“大夥記住,咱們每一刀都要用心,不能著急。這木雕就像咱們的孩子,得精雕細琢。”老師傅語重心長地說道。
村民們紛紛點頭,表示會更加注重質量。在隨後的工作中,大家都更加嚴謹認真,整個生產氛圍充滿了專注和熱情。
中午,李鐵蛋收到了工藝品公司和劉峰傳來的市場反饋。市場對村子的木雕產品反響良好,尤其是那些創新款式,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柱子,工藝品公司說咱們的木雕在一些細節處理上還可以更加精致,劉峰則希望咱們能推出一些價格更親民的產品,滿足不同層次顧客的需求。”李鐵蛋向趙鐵柱彙報。
趙鐵柱思考片刻後說道:“這是個好消息,說明咱們的方向沒錯,但也確實還有改進的空間。對於細節處理,咱們讓張老師傅多加強指導。至於價格親民的產品,創新研發小組得想想辦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簡化一些工藝,降低成本。”
於是,在下午的工作中,創新研發小組針對如何推出價格親民的產品展開了熱烈討論。他們嘗試選用一些價格相對較低但質地依然不錯的木材,同時在設計上進行巧妙構思,既能簡化工藝,又能保持木雕的美觀和特色。
下午,正當大家為滿足市場需求而努力時,村子裡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是一位電視台的記者,名叫林曉,在聽說了村子木雕事業的發展和創新後,特地前來采訪。
“趙先生,我了解到你們村子的木雕事業發展得非常迅速,而且在創新方麵取得了不少成果,能給我詳細講講嗎?”林曉拿著采訪本,微笑著對趙鐵柱說道。
趙鐵柱熱情地向林曉介紹了村子木雕事業從起步到現在的發展曆程,以及在題材、工藝和用途等方麵的創新舉措。林曉一邊認真記錄,一邊不時提問,對村子的木雕事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哇,你們的故事太精彩了。我覺得可以做一個專題報道,讓更多的人了解你們村子的木雕,這對你們的事業發展肯定會有很大幫助。”林曉興奮地說道。
趙鐵柱聽了,心中大喜。這無疑是一個難得的宣傳契機,如果能通過電視台的報道,村子的木雕品牌知名度必將大幅提升。
傍晚,林曉結束了采訪,表示會儘快整理素材,製作專題報道。趙鐵柱召集村民們,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大家。
“鄉親們,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電視台要給咱村子的木雕做專題報道,這能讓更多人知道咱們的木雕。咱們得好好準備準備,把最好的一麵展示出去。”趙鐵柱興奮地說道。
村民們聽了,都歡呼起來。大家紛紛表示,要更加努力工作,保證木雕的質量,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專題報道。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傍晚,村子裡洋溢著喜悅和期待的氛圍。村民們深知,這個新的契機可能會為村子的木雕事業帶來質的飛躍。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決心抓住這個機會,讓村子的木雕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喜歡重生六9:倒爺翻身路請大家收藏:()重生六9:倒爺翻身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