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糊著報紙的窗欞,趙鐵柱正往搪瓷缸裡撒玉米麵,桌上的轉盤座機突然發出刺耳蜂鳴。他抄起聽筒,裡麵傳來林曉略顯急促的聲音:"趙大哥!專題片定今晚七點省台首播,你們準備接收信號!"
鐵柱握著聽筒的手微微發顫,來到這個村已重生142天的過往記憶如潮水般翻湧,苦澀的暗自笑著,哎!後世那個在城中村當過臨時工、個體戶、開過黑網吧的自己,雖然是個底層小人物,但是有些記憶也在蘇醒,絕對想不到有朝一日會在這個時代浪潮的潮頭上有用武之地。他看向牆上的日曆,1969年5月22日這個數字在眼前晃出重影。
十點整,村東頭供銷社的14寸黑白電視機前擠滿了人。鐵柱特意換上藍布工裝,袖口還沾著前夜趕工的木屑。當畫麵裡出現自家倉庫的鏡頭時,人群中爆發出壓抑的歡呼。
"快看!柱子哥在示範新技法!"二狗子指著屏幕上正在雕刻的身影。鏡頭掃過展櫃裡的《山海經》係列木雕,解說詞鏗鏘有力:"這些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結合的作品,正在改寫農村手工業的曆史..."
縣城百貨大樓的王經理守在電視機前,手中鉛筆在訂貨單上沙沙作響。他不知道,這個偏遠山村即將成為改變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正午時分,座機再次響起。鐵柱剛抓起聽筒,就聽見劉峰略帶急切的聲音:"兄弟!展銷會那批貨三天就賣光了,現在有個香港客商要訂三千套《封神演義》係列,得半個月交貨!"
鐵柱的笑容凝固在臉上。老林場的木材儲備隻夠維持現有訂單,香港客商的需求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他望向窗外茁壯成長的泡桐林,突然想起前世看過的《中國林業年鑒》——這個時節正是速生楊扡插的最佳時機。
烈日炙烤著曬穀場,鐵柱召集全村開緊急會議。他展開泛黃的《造林手冊》複印件,手指劃過速生楊的培育要點:"鄉親們,咱現在就扡插育苗,三個月就能成材!"
張興國老師傅摸著下巴沉吟:"這法子理論上可行,但風險不小..."話音未落,二狗子已經卷起褲腿:"柱子哥,俺信你!當年你說能做出會動的木雕,現在不也成了?"
夕陽西下時,二十畝荒地已被翻整一新。鐵柱站在田埂上,看著村民們挑著木桶往返於溪邊,突然想起後世那些嘲笑他"異想天開"的親戚。此刻的汗水,終將澆灌出改變命運的種子。
六點五十分,鐵柱守在電話機旁。省台專題片的片尾曲剛剛結束,聽筒裡就傳來工藝品公司張經理的聲音:"柱子,有個好消息!廣交會組委會來電,要調你們的創新作品參展..."
鐵柱望著窗外暮色中的速生楊林,仿佛已經看見三個月後那片鬱鬱蔥蔥的綠色海洋。重生者的先知先覺,終於在這個關鍵節點化作改變時代的力量。
夜幕降臨,村委會的燈泡在晚風中搖晃。鐵柱在日記本上寫下:"1969年5月22日,命運齒輪開始轉動。速生楊、廣交會、香港客商...這些前世隻在報紙上見過的名詞,正在我的手中變成現實。"
喜歡重生六9:倒爺翻身路請大家收藏:()重生六9:倒爺翻身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