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迅速找到糧倉,撬開後蜂擁而入,瘋狂搶奪糧食。
有些饑餓至極的甚至直接抓起穀物吞食。
就在眾人爭奪之際,突然鑼聲大作,村民回頭發現糧倉前竟集結了一支刀槍齊備的隊伍,為首的正是承諾庇護他們的和善員外。
鋒利的兵器映出寒光,原本囂張的村民瞬間安靜下來。
眾人察覺氣氛異常,膽大的試探性發問。
“員外,您這是何意?”
有人問道。
“各位鄉親莫怕,”
孫立微笑道,“我對大家並無惡意。”
“那麼,員外此舉又是為何?”
“我隻是想問問,”
病尉遲笑著繼續,“這些糧餉,你們真想要嗎?”
村民麵麵相覷,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嗎?他們已屠戮張家數十人。
錢糧近在眼前,怎能輕易放棄?
“當然要!”
有村民立即回應,“這些糧食本就是我們上繳的,現在理應回到我們手裡!”
“沒錯!”
另一人附和,“我們一年到頭辛勤勞作,打下的糧食全進了張大戶的倉庫,他們什麼也不做,就能過好日子,而我們隻能忍饑挨餓。
有了這些糧食,至少今年冬天不用餓肚子了,孩子也能吃飽!”
村民們議論紛紛時,病尉遲見時機成熟,冷冷開口:“你們有沒有想過,官府知道了會怎樣?”
這句話如冷水澆頭,讓喧嘩的眾人瞬間安靜下來。
村民們這才意識到,張大戶背後還有官府撐腰。
他們此刻不僅破門而入,還搶奪糧食,一旦消息傳出,豈不成了強盜?一想到官府派兵圍剿,不少人頓時渾身發抖,臉色蒼白。
“可這門是彆人先破的,官府未必會怪罪我們吧?”
有村民小聲說。
“你覺得這種借口能行得通?”
病尉遲冷笑,“即便這門不是我們砸的,但這之後搶糧的事,誰也沒攔住。
再說,官府平時巴不得把你們的每分錢、每粒米都收走當稅!”
孫立的話讓村民們感到十分不安。
是啊,以往官府征收賦稅時,簡直恨不得把每家每戶的最後一粒米都拿走。
唯有張大戶,因與衙門有人勾結,才得以少交一些。
如今,這些財物已到手,官府隻需給大夥安個賊寇的罪名,就能順理成章地將這些財物奪走,甚至可能危及性命。
村民們越想越害怕,之前搶奪時的衝動早已煙消雲散。
“事情已經這樣了,我們該怎麼辦?”
“聽說青州城有七八千精兵。”
“若是官兵來了,我們這點人肯定會被殺得片甲不留。”
“要不把財物放了吧?”
“你傻呀,搶都搶了,現在放下還有什麼意義?”
“而且,剛才路上我們也殺了好多張家的人。”
“這樣的大罪,官府絕不會輕易放過我們。”
“我家還有老母親和孩子呢。”
“我若出了事,他們可怎麼辦?”
“誰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要不是為了他們,我也不會參與這次行動。”
“唉,這世道真是讓我們農民活不下去了。”
“彆哭了!現在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解決問題!”
經過一陣喧嘩討論,村民們最終都將目光投向了孫立。
對他們中多數一生未走出十裡的人來說,
眼前這帶領數十名悍勇之士的員外,顯然身份非凡。
時至今日,麵對官府的壓力,他們隻能尋求病尉遲的幫助。
“員外,請您出手相助!”
一名村民忽然跪下,向孫立苦苦哀求,“我還不想死啊!”
“我也一樣!家中還有老母!”
另一名村民也跪了下來,“求員外救救我們全家!”
“請員外行善積德,幫幫我們吧!”
……
村民們紛紛跪地懇求,最終,大部分來搶糧的人都跪在了病尉遲麵前。
看到這一幕,孫立心中暗喜:這一切本是他策劃的,是清風山需要人手,如今卻成了村動請求投靠。
病尉遲正準備開口,指引他們加入山寨以避官府追剿,卻不料人群中突然有人高聲說道:“聽說濟州的梁山一直在為貧苦百姓伸張正義。
濟州和鄆州的大戶田產都被梁山分給了窮苦百姓,既然我們現在已被官府視為匪類,不如乾脆前往濟州投奔梁山。”
“可是,若官府派兵攻打梁山怎麼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人憂慮道。
“哼,梁山怎會懼怕官府?”
先前提議投奔梁山的村民冷笑道,“兩個月前,朝廷派出十萬大軍圍剿梁山,結果如何?一夜之間,官軍全軍覆沒。
據說連將領都被梁山斬首示眾!”
“梁山這般強大,咱們前去依附,豈不是有人庇護?”
“正是如此,我也聽聞梁山威名赫赫!”
“但梁山遠在濟州,恐怕難以到達吧?”
“有何難?路再長也會儘頭。”
“總比留在青州挨官府的整治強!”
“沒錯,去梁山!”
“眼下,我們彆無選擇!”
眾人議論紛紛,最終達成共識,決定共同前往濟州,投奔梁山。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顯然出乎病尉遲意料。
他本想說服這些人前往清風山,卻不料他們自行決定投奔梁山。
這算怎麼回事?
病尉遲愣了好一會兒,隨即焦急起來,急忙吩咐手下敲鑼召集人群,待眾人安靜後,連忙說道:
“鄉親們,實不相瞞,我便是清風山的頭領孫立。”
“梁山遠在千裡,怎會輕易抵達?再說,咱們都是青州人,怎能舍棄故土,跑去濟州投靠?”
“俗話說,故土難離,若離開家鄉到異地,豈不被欺辱?不如隨我回清風山,難道它不勝過梁山?”
此言一出,人群再次沸騰。
喜歡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請大家收藏:()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