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令人欽佩_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0章 令人欽佩(1 / 2)

高粱驚訝地看著麵前的兩個姑娘,她比劉慧娘和陳麗卿年長一兩歲。

“兩位妹妹要去哪裡?如今世道不太平,到處都有強盜出沒。”

“並不是所有山頭都像梁山一樣,隻劫掠不傷及百姓。”

“兩位姑娘這般美貌,還是儘早回到父母身旁,莫要在外奔波了。”

“高娘子儘管放心,我自幼習武,定能保護阿秀周全。”

陳麗卿滿不在乎地回應。

“妹妹,江湖險惡,並非人人都會明目張膽地害你。”

高粱搖頭歎道,“你們二人與梁山有所牽連,大一些的山寨或許會給幾分薄麵。

可那些小山寨或是糊塗的寨主,比如剛才提到的平地雷,哪裡還會顧忌你們是年輕貌美的女子!”

“再說,山腳下的小店、路口的茶鋪,裡麵藏龍臥虎,不少人心懷鬼胎。”

“一旦你們投宿,喝了摻了的酒,立刻就會失去意識。

運氣好的話,也許隻是被賣到大戶人家為奴為婢,還能保住性命;若是運氣差,遭遇了什麼不幸,怕是要被匪徒斬首挖心,甚至剝下皮肉做成饅頭出售。”

高粱的話雖有些誇大,但也大致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她這麼說,不過是想讓劉慧娘和陳麗卿明白前路艱險,勸她們早日返回家中。

畢竟她們與梁山有關,而高粱深受梁山恩惠,自然不願她們遭遇危險。

此言一出,不僅是膽小的劉慧娘,就連一貫天不怕地不怕的陳麗卿,也不禁心頭一顫。

“難道現在世道真的這般混亂?竟有這樣的惡徒,殘害他人後還將販賣?這簡直禽獸不如!”

“如今這世道,如此混亂,又有什麼奇怪之處呢?”

高粱說道。

趙寨主若能使百姓安居樂業,何須費力經營梁山基業。

百姓豈願為匪,皆因奸臣當政。

陳麗卿憤然說道:“總有一天,我要手刃那些朝中奸佞。”

“到那時,聖明天子親政,百姓自可安居樂業。”

高粱點頭附和:“你有此誌向,遠勝許多男子。”

兩人皆堅信天子聖明,朝中之亂皆因奸臣誤國。

劉慧娘在一旁看得無奈,想起父親劉廣,也是這般忠君思想。

她心中明白,若天子聖明,怎會有如此多奸臣。

到梁山後,她漸生新思,既天子不明,何不求賢明者代之?

陳麗卿與高粱性情相投,武藝超群,相見恨晚。

彼此以姐妹相稱,談及未來,二人尚未規劃。

"陳家妹妹既然眼下無依無靠,不如先跟我回到蒙陰縣召家村。

暫且在我那兒住一陣子,等你想清楚再去彆的地方,如何?"

高粱邀請道。

"這樣很好,那就麻煩高家姐姐了!"陳麗卿立刻答應。

劉慧娘雖然不太樂意,但深知自己身子虛弱,又聽信了高粱的話,心裡害怕單獨趕路,隻能跟著陳麗卿。

另一邊,

陳希真得知女兒和外甥女私奔後,當晚便離開景陽鎮。

正如劉慧娘所料,這位老道認為兩個女孩定會去找趙言,於是徑直往梁山方向追趕。

追了一整天,毫無頭緒的陳希真來到一個小鎮,肚子餓得慌,便打算先買些酒食填飽肚子,之後再接著尋找女兒和外甥女。

不想剛在一家酒館落座,就聽見鄰桌有人小聲議論:

"這附近有個猿臂寨,寨主平地雷強硬殘暴..."

"如今官府追捕甚緊,我們繼續躲藏也不是長久之計,"一位頜下有短須的年輕男子低聲說道,"不如投奔這猿臂寨..."

"什麼?兄長竟然想投靠強盜?"旁邊長相相似的年輕人冷哼一聲,"那猿臂寨壞事做儘,匪首平地雷更是早惹得眾人痛恨!"

"我們去投靠他們,豈不是助紂為虐?"

"同樣是做強盜,為何不去梁山?至少那東京的趙大郎是條好漢,梁山也不欺壓普通百姓。”

"二郎莫急,先讓兄長說完。”

另一位中年男子低聲勸道。

"還是桓哥穩得住。”

苟桓瞪了弟弟苟英一眼:"我們苟家世代忠良,我怎會願意落草為寇!"

“可你剛剛明明還說要投奔那猿臂寨……”

苟英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苟桓輕聲笑了下,耐心解釋道:“我隻是說要去猿臂寨看看,並未說過要歸順那些賊寇。”

“那猿臂寨寨主平地雷仗勢欺人,作惡累累,若我們三人能除掉他,一來能替鄉民除去禍害,二來也能有個棲身之地,豈不是兩全其美?”

“原來是這樣!”

苟英眼睛一亮,“若能占據猿臂寨,即便是官府,想必也不敢輕易來打擾。”

“真兄,你覺得我的想法如何?”

苟桓將目光轉向那中年人。

“大郎的想法很好,不過猿臂寨少說也有五六百人。”

真祥麟搖搖頭,“僅憑我們三人,確實力量懸殊。”

“依我之見,不如按原計劃先去沂州府蘭山縣找我的朋友範成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雖隻是個裡正,但人脈廣,又能幫忙。”

“但我們已經給真兄添了不少麻煩……”

苟桓擔憂地說。

“放心吧,範兄文武兼備,為人慷慨,身邊又有不少積蓄,平日就喜歡結交英雄豪傑。

他絕不會拒絕我們的求助。”

三人商議已定,因擔心官府追兵,不敢久留鎮上,匆匆吃過些酒肉,便趕緊離開,朝沂州府方向趕去。

誰料剛出鎮口不久,便看到一名道士騎馬而來,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三人不願生事,打算繞開道士繼續前行,可無論他們走向哪個方向,那道士總是緊隨其後,始終擋在前麵。

“你這道士,為何無端擋住我們的路!”

苟英年輕氣盛,見道士屢次阻攔,憤而拔劍欲鬥。

依舊是他的兄長苟桓更為沉穩,

急忙拉過弟弟,

朝著道士拱手作揖,

“這位道長,我們不過是過路之人,不知您為何阻攔我們的行程?”

“哦?難道大郎竟真的不認得我了?”

那道士,正是陳希真,含笑問道。

“道長可是舊識?”

苟桓神色疑惑,

借著月色仔細端詳道士麵容,

越看越覺熟悉,

“道長,您莫不是陳提轄?”

“大半年不見,難得大郎還記得貧道。”

陳希真微微一笑,

下馬上前,

走到三人近前。

“果真是陳提轄!”

苟桓激動萬分,

連忙牽起弟弟苟英,

朝陳希真跪拜,

“若非提轄相助,我兄弟二人恐怕早已命喪東京,死於那奸佞童貫之手!”

“還請提轄受我兄弟一禮!”

原來苟桓字武伯,出身河南衛輝府,

家族乃戰國賢者苟變之後代。

其父苟邦達,

政和年間任殿前都虞候,

為人剛正不阿,嫉惡如仇,

因不滿宦官專權,屢次與童貫針鋒相對。

童貫一直覬覦王位,

圖謀與女真議和,

結盟夾擊遼國。

苟邦達洞察此陰謀,

深知此舉禍患無窮,

多次向趙佶進言勸阻,

因此童貫對苟邦達懷恨在心……

於是童貫在趙佶麵前誣陷,

聲稱自己出使遼國時,

曾目睹苟邦達派心腹家人朝見遼帝,

更私通書信泄露宋廷機密。

趙佶本就信賴童貫,

再見到他偽造的苟邦達書信,

加上苟邦達身為殿前都虞候,

常伴君側,

若存異心,確實危險,

便深信不疑……

趙佶生性怯懦,聞此言即刻震怒,未召苟邦達審訊,便下旨將其捆綁押至集市斬首。

常言道:“斬草不留根,春風吹又生。”

苟邦達雖已伏法,但童貫得知他還留有兩個武藝出眾的兒子,恐日後遭報複,遂假傳聖旨,將苟邦達家眷押往東京,意圖一網打儘,杜絕隱患。

苟邦達之妻悲痛欲絕,選擇自儘。

苟桓與苟英兄弟倆則被押解至東京。

陳希真敬仰苟邦達的品行,又知其為奸臣所害,遂千方百計試圖營救苟桓和苟英。

為此,他甚至求助於高俅。

高俅早年雖拜陳希真為師,但發跡後覬覦東京城外鳳凰山的一處墓地,據說此地風水絕佳,若能葬於此,後代必出貴人。

然而,這塊寶地歸陳希真所有,墓中安息的是他的亡妻陳氏。

高俅早有意奪取此地,恰逢此事,便要求以墓地交換苟家兄弟的性命。

陳希真無奈,隻得遷葬亡妻,將寶地獻給高俅。

高俅對這位便宜師父還算講信用,派心腹在押解途中救下了苟桓、苟英,僅告知童貫兄弟二人僥幸逃脫。

童貫自然憤怒,但仍隻能通緝這兩名逃犯。

不久,高俅因趙言刺殺趙佶事件喪命,享用了從陳希真處得來的風水寶地。

……

苟桓、苟英兄弟僥幸脫險後,……

前往馬陘鎮投奔指揮使真祥麟。

真祥麟本是苟邦達手下的一員愛將,出身山東曲阜縣,也曾受到苟邦達的恩惠。

他毫不猶豫地收留了苟家的兩兄弟。

然而,童貫派來的追捕行動迅速展開,開始調查苟邦達舊部。

眼看秘密即將暴露,真祥麟當機立斷,辭去官職,帶著苟家兄弟踏上逃亡之路。

途中竟遇到了陳希真。

當年苟家兄弟獲救時便得知,是陳希真向高俅獻計獻策,才保住了他們的性命。

如今重逢恩人,自然滿心感激。

“原來如此……”

陳希真聽完兩兄弟講述半年來的經曆,內心百感交集。”


最新小说: 斷親後被趕出家門,我開始修仙 拿著男二的劇本說愛你 在七零,拿下探親兵哥哥 炮灰真千金走向修仙大道 帶著雙胎去離婚,七零丈夫他瘋了 替嫁給失明反派後 亂世兵戶發媳婦,開局領娶三罪女 羅趙周向的新書 武極真魔訣 名義:有了氪金係統的趙德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