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高低之彆_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2章 高低之彆(2 / 2)

呼延灼冷聲回擊。

趙言點頭:“鐵甲連環馬的確堪稱軍中利器,尤其在平原作戰時。”

“但且不說鉤鐮槍兵為它克星,我梁山四周更有八百裡水泊環繞。

在此等天險前,縱使呼延將軍的鐵甲連環馬再強,怕也是無能為力。”

“哼!”

呼延灼憤然低哼,趙言所言屬實,他的連環馬在水泊麵前確實無計可施。

“罷了,不提這些,”

趙言搖頭,“還是談談之前的話題,如何處置呼延將軍你?”

“那一戰雖擊潰官兵,我梁山也傷亡近千。”

趙言緩緩開口,“這些犧牲的兄弟,作為寨主,我必須有所交代。”

呼延灼心頭一沉。

察覺趙言的真實意圖愈發清晰,他竟意欲取自己性命,以祭奠陣亡的梁山兄弟。

麵對死亡,任何人都難免心生恐懼,呼延灼亦然。

然而,相較呼延家族威名受損,他個人生死已顯得微不足道。

“呼延將軍適才欲行何事?莫非是……”

趙言明知故問,故意挑起話頭。

“哼!梁山不過烏合之眾,何足懼哉!”

呼延灼漲紅臉,強作鎮定地反駁。

“既如此,將軍為何又有此舉動?莫非是因畏忌梁山,竟萌生死誌?”

趙言輕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將軍若真視梁山如無物,又何必急於自儘?”

“趙言!你休得猖狂!”

呼延灼被激怒,咬牙道,“即便麵對梁山,我也絕無退縮之意!”

這番話顯然表明,呼延灼已決定不再逃避,而是直麵挑戰。

聽聞此言,趙言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本就希望招降這位威望極高的呼延老將。

畢竟,優秀的騎兵將領難以尋覓,而呼延灼這樣的騎將更是稀世難得。

更彆說呼延家獨步天下的鐵甲連環馬,雖在水泊地形受限,但在平原戰場卻是無堅不摧的精銳部隊。

若能將這支騎兵納入梁山麾下,無論是對抗朝廷還是應對未來的遼人、金人,都將占據極大優勢。

然而,訓練鐵甲連環馬的方法唯有呼延家知曉,若無法說服呼延灼歸順,這對梁山而言無疑是一大憾事。

鏡湖水月

趙言凝視著眼前一臉倔強的呼延灼,心中暗歎。

他不是宋江,不願以強硬手段逼迫他人。

看著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趙言明白說服他並非易事。

此刻,他隻能寄希望於張清的遊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言等人沒有返回清風山,而是直奔梁山水泊。

次日清晨,青州府已平靜如常。

董平給宋江設下的最後期限迫在眉睫。

對於雙槍將董平而言,他內心期盼宋江能拒絕慕容彥達的要求,如此便可名正言順地取其首級,為自己先前雪恨。

然而,宋江豈會不知後果?當董平帶著惡意進入牢房時,這位江湖中的及時雨立刻跪地求饒:"煩請您轉告慕容知州,他的所有條件,我都接受。”

"嗬,果然是一塊軟骨頭!"董平輕蔑地掃視著宋江,"我還以為你會反抗到底呢。”

"生為大宋子民,死亦為大宋英魂。

既然慕容知州發話,我怎敢違抗?"宋江語氣堅定,毫無懼色。

"油嘴滑舌!"董平怒斥一聲,朝宋江臉上吐去唾沫。

儘管董平對宋江充滿怨恨,但礙於慕容彥達的權勢,他不敢輕舉妄動。

於是,他命獄卒將宋江從牢中帶出清洗,以免其身上惡臭影響慕容彥達。

隨後,董平親自將宋江引至知州府外等候,自己則先行入內向長官稟報:"大人,宋江已應允所有條件。”

“哦?”

慕容彥達微微一笑,“本官果然沒有看錯,這個宋江確實不簡單。”

“他真是個識時務的人!”

“讓他進來吧。”

“遵命!”

董平躬身答應,隨即領著宋江步入會客廳。

“罪民宋江拜見慕容知州。”

剛進門,宋江便立即恭敬地跪下。

這一舉動顯然令慕容彥達十分滿意。

“起來吧。

既然你答應了我的條件,今後咱們就是自己人了。

過去的恩怨一筆勾銷。”

“多謝大人寬容大度。”

宋江滿心感激地再次俯身叩首,隨後才站起。

這時,慕容彥達急切地開口:“宋江,既然答應了我的條件,那何時行動?”

所謂行動,自然是針對晁蓋的計劃——取其首級,帶領清風山眾降服。

聽聞此言,宋江稍作遲疑,咬緊牙關,最終抬頭說道:“大人容稟,此事小人有話說。”

“難不成你要反悔?”

慕容彥達眉間微皺,語氣轉冷。

“大人錯會小人的意思了。”

宋江忙解釋道,“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你是說……”

慕容彥達臉色一沉,“在清風山上,你竟連晁蓋都對付不了嗎?”

……

“大人誤會了,小人絕非此意。”

宋江連忙辯解,“晁蓋不過是個莽夫,毫無城府。”

“小人怎會敵不過他。”

宋江說到這裡,謹慎地觀察著慕容彥達的表情。

“在下以為,眼下並非招安清風山的最佳時機。”

“哦?那你倒說說看,”

慕容彥達笑著問,

“究竟何時才適合作此打算?”

“大人明鑒,其實……小人一直有個想法,”

宋江猶豫片刻,最終下定決心說道,

“晁蓋與梁山的首領東京趙某相識,”

“若能促成清風山歸入梁山,之後……”

話未說完,慕容彥達突然起身,怒道:

“你竟敢說這種話?”

“你也想投奔梁山?”

“你莫非也是叛逆之徒?”

“大人請息怒!”

眼見董平已逼近,宋江急忙解釋道,

“大人昨晚見過小人,該知我的為人。”

“這……”

慕容彥達回想起昨夜,宋江曾因梁山首領的狂言嗬斥對方,

當時他雖身為國舅,卻嚇得噤若寒蟬,隻能低頭裝啞。

反觀宋江,竟敢直麵責難那威震一方的寨主,這令他頗為感慨。

思及此,慕容彥達稍作遲疑,揮手示意董平退下,隨後看向宋江,問道:

“你究竟有何打算?說來聽聽。”

“這……”

宋江望向董平,意在暗示四周還有旁人,此事不便直言。

可惜他不知,經此前將慕容彥達擄走之事,這位本就膽小的知州,早已心生芥蒂。

在這樣的情況下,怎能輕易與宋江——這位山寨首領單獨相處?畢竟二人之間,雖曾在梁山做過俘虜,卻始終缺乏足夠的信任。

“有話直說吧。”

慕容彥達語氣不悅地催促道,“董統製是我的心腹,他不該有任何事情聽不得。”

此言一出,董平臉上滿是得意之色,而宋江儘管神色猶豫,最終還是開口說道:“大人,我其實早有打算。”

“自從見梁山肆意欺淩山東官府、使朝廷顏麵儘失之後,”

宋江繼續說道,“我就一直在思索如何摧毀梁山!”

“哦?”

慕容彥達雙目驟然發亮,興奮地追問,“請繼續講。”

旁邊的董平則一臉驚訝地望著宋江,顯然他也沒想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宋江竟敢將梁山當作對手。

要知道,宋江與梁山相比,就如同雞蛋碰石頭,若梁山知曉他的意圖,恐怕他早已身首異處。

“隻是梁山戒備森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江解釋道,“即便我想上梁山也絕非易事。”

“於是,我盯上了清風山。”

“清風山的大寨主晁蓋與梁山主頗有交情,而且從梁山的發展來看,用不了多久,整個山東的江湖勢力都將歸其指揮,清風山自然也不例外。”

“因此我才選擇清風山,”

宋江接著說道,“這段時間,我一直努力贏得清風山眾人的支持。

待日後清風山被納入梁山,或許我能模仿先前的方式,在梁山內部實施分化策略,伺機除掉梁山寨主,隨後帶領梁山歸順朝廷。”

聽完這些話……

自然真假參半,比如宋江上清風山的原因,全屬虛構。

若非當初王婆惜的案子,他怎會舍棄安穩的吏員生活,投身於動蕩不安的江湖?

然而,有假亦有真。

宋江心中長久以來對梁山權力的籌劃,卻是實情。

過去,知曉這些的人僅有吳用、花榮等極少數心腹,就連孔明、孔亮這對徒弟也未曾了解他的真實意圖。

如今,為求生存,宋江不得不將這些計劃儘數告知慕容彥達。

“你竟如此……”

董平震驚地看著宋江,仿佛第一次認識這位“及時雨”

慕容彥達同樣如此,他們從未想到,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的矮小男子,內心竟然藏有如此深謀遠慮。

要知道,梁山如今在山東聲勢浩大,各州府都無法應對,隻盼朝廷儘快派兵剿滅。

而這宋江,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頭目,竟妄圖取而代之,吞並梁山?

“你說的話屬實?”

慕容彥達神色複雜問道,“聽說梁山頭領多達三四十人,你憑什麼認為,寨主死後他們就會聽從於你?”

“大人,”

宋江拱手作揖,畢恭畢敬地說道,“俗語雲,無頭之蛇難行。

梁山反叛朝廷,很大程度是因為首的是東京的趙某。

此人居心不良,欲圖謀不軌,因此梁山才成今日局麵。”

“一旦此人辭世,於偌大的朝廷之中,”

“真正渴望的又有幾人?”

“更何況,梁山泊的首領裡,”

“有不少原是朝廷的官員與。”

“這些人雖因種種緣由投靠梁山,”

“可他們怎會甘願自家後人將來皆淪為匪類。”

“現今他們跟隨趙大郎,應是為了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讓後代擺脫匪徒的身份。”

“若那趙大郎不幸身亡,”

“這些人見前路渺茫,”

“那時勸其回歸朝廷想必不難。”

“至於其他草莽出身的首領,”

“大多目不識丁。”

“落草為寇,或是貪圖富貴,或是所迫,”

“依我看來,要說服他們,恐怕也不算難事。”

“經你這麼一說,倒確實如此……”

慕容彥達聽得不住點頭。

旁邊董平,

早因宋江先前的戲弄,

對這位及時雨心生不滿,

見慕容彥達似要相信宋江所言,

立刻冷言道:

“然則如今有兩大難題,”

“其一,那東京趙大郎武藝非凡,”

“要取其性命,談何容易!”

“其二,即便趙大郎亡故,”

“梁山泊尚有豹子頭林衝與魯智深等人,”

“憑他們的聲望,掌控梁山綽綽有餘,”

“你有何資格認定他們會將權力交予你?”

“其三,我曾在東昌府聽聞,”

“梁山泊有三位軍師主持事務,”

“朝廷大軍屢次征討失敗,怕是多虧了這三位的謀劃,”

“若他們仍在,你妄想奪得梁山大權,豈非癡心妄想?”

“嗯,董統製所言甚是,”

慕容彥達點頭讚同,

隨後疑惑地望著宋江,問道:

“宋江,你莫不是欲以此話哄騙本官吧?”

“大人,小生怎敢欺瞞於您。”

宋江迅速跪下,又恭敬地行禮兩次,這才開始解釋:

“董統製所言雖屬實,但要解決這些問題並非難事。

就說那三位梁山軍師,我已經仔細查訪過他們的來曆。”

“梁山的三位軍師,分彆是聞煥章、許貫忠和朱武。

其中,聞煥章因屢試不中,對朝廷心生怨恨,遂投靠梁山。

許貫忠本是武狀元,隻因反對聯金攻遼,觸怒了童樞密,被捕入獄,後被梁山搭救,才加入山寨……”

“至於神機軍師朱武,原是山野草寇,起初在少華山落草,後來被官軍圍剿得緊,才投奔梁山。”

宋江緩緩說道:“這三位軍師裡,真心追隨趙言的,大概隻有許貫忠。

其餘二人不過是隨波逐流罷了。

而且,梁山有三位軍師,他們之間自然會有高低之彆。”

“依我看來,要挑撥他們之間的關係,應該不難。”

這些都是宋江在梁山住了一個月期間,通過各種途徑得知的情報。

慕容彥達和董平從未聽過有人如此詳儘地講述梁山的情況,一時竟被宋江的話迷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有宋江自己明白,他所說的不過是梁山表麵之事。

實際情況如何,宋江也說不準。

畢竟這一個月裡,他的一舉一動都有梁山士兵跟隨,想深入了解梁山內部詳情實在困難。

至於那三位軍師,他也隻在聚義廳見過幾麵,並未有過私下的接觸。

畢竟這些人都是聰明人,怎會輕易陷入嫌疑之地?

自尋煩惱。

因此,有關梁山三位軍師可能被離間的猜測,實則是宋江憑主觀臆測得出的結論罷了!

然而,慕容彥達和董平對此毫不知情。

董平見宋江表現得胸有成竹,誤以為事情確如他所言,便不再糾結於梁山三位軍師的事,轉而追問宋江對之前提出的另外兩個要求的看法。

“董都監剛才問如何除掉那梁山寨主,”

宋江充滿自信地答道,“其實這件事非常簡單。”

“哼,光靠你一張嘴說當然簡單,”

董平冷笑道。

慕容彥達卻被宋江的話挑起了興趣,說道:“董統製,莫要打斷,讓宋江接著說下去。”

“知州大人,”

宋江拱手一禮,問道,“大人可曾聽聞三國時期東吳孫策的故事?”

“孫策的事跡我自然知道,”

慕容彥達點頭回應,“但你具體指的是哪件事呢?”

“大人,孫策在三國時也是位猛將,”

宋江解釋道,“即便父親孫堅去世後,他仍能憑借從袁術處借來的兵馬,打下江東的廣闊基業,由此可見他的英勇無敵。”

“孫策與這趙大郎確實很像,年紀輕輕就憑借自身勇武揚名天下。”

“但這樣的人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弱點。”

“哦?”

慕容彥達好奇地問,“是什麼弱點?”

“驕傲自滿!”

宋江堅定地說。

“大人,試想一下,孫策雖建立了吳國基業,卻依然倚仗自己的武力,出行時身邊隨從寥寥無幾,最終因此慘死刺客之手。”

“那梁山寨主趙大郎,不也是這般……”

喜歡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請大家收藏:()水滸:係統激活,刺徽宗劫李師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縹緲雲歸處 60替嫁:嬌妻莫慌,我有空間吃穿不愁 再動就親你 人在秦時,趨吉避凶 從拳願暴打海賊王開始 我有9999萬億,跟我比有錢?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