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癟的頭顱垂向地麵,空洞的眼窩無神地望著坑底永不見天日的汙泥,其中一些屍體被風吹動,彼此輕輕碰撞,發出沉悶的“咚、咚”聲。
“他們在和您打招呼,少爺。”
江叔說了句不知道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話。
“這和謝溯的冷笑話有的一拚。”
季鯉內心吐槽,麵上僵硬的笑了笑,隨後聊起了正題:“所以江叔,我們江家所謂世世代代的祖傳產業,就是煉屍油?”
“嗯。”江叔點了點僵硬的腦袋,隨後像是npc般,不含任何感情地說起了江家先祖的往事:
“江家根基源於老祖宗在湘西為官時。”
“湘西多山,林深瘴重,有‘趕屍’習俗。苗人土人雇方士驅屍歸鄉安葬。但當地氣候濕熱,屍骸易腐變。運屍途中,屍體可能滋生屍毒汙染水土,或受陰煞氣、雷霆驚嚇而起屍,化為力大嗜血的走屍,危害人畜。曆年因此傷亡者眾。”
“當時老祖宗任湖南永順府同知。轄內屍禍頻發,民怨沸騰,朝廷問責,常規符咒、深埋、焚化皆難奏效或受習俗阻礙。”
“於是老祖宗借用了湘西農家製臘肉之法:刮毛去汙,鹽硝醃浸,懸掛風乾煙熏,可使鮮肉數月不腐。”
“老祖宗認為屍骸本質亦為肉,可仿此法處置易生禍亂之屍。”
“遂下令:轄內客死、路斃及需外運安葬之屍骸,無論身份,皆由官府統一處置於‘安靖莊’,禁私下趕屍,莊內設‘刮毛池’、‘醃浸坑’、‘懸晾棚’。”
“流程如下:屍入‘刮毛池’,以滾燙石灰水衝洗,鐵刷刮去毛發皮垢,稱‘去穢’;後入‘醃浸坑’,坑內填滿細鹽、硝石、烈酒及秘製朱砂藥粉混合之‘醃料’,屍骸浸泡其中,料泥堵塞七竅,重壓醃製數日。此法借鹽硝烈酒強力脫水,抑製屍變。秘製藥粉中或含符灰。”
“最後移入‘懸晾棚’。”江叔指向眼前深坑,“醃透之屍骸取出,倒懸於高處通風陰涼處。腳上頭下,使體內濁水、屍油控出滴乾。棚內設藥爐,日夜焚燒艾草、蒼術、雄黃、朱砂等藥物煙熏。此棚稱‘陰乾棚’。”
“經此三道工序,凶戾屍煞皆化為乾枯朽木,絕無屍變。屍禍漸絕。”
“此法成功後,某日暑後,醃浸坑積屍甚多。老祖宗攜上官入‘陰乾棚’視察。上官被棚內混雜藥煙與屍油滴漏的濃烈氣味所擾,言此氣雖非腐臭,但濃烈奇異,久聞恐傷元氣,建議再行處置。”
“老祖宗見懸棚下方瓦盆所積油膏渾濁粘稠,烈日下泛異光,異香撲鼻。遂命匠人以雙層鐵釜小火慢熬此油,濾去雜質。取少許清亮油料入燈點燃,燈火明亮,燃燒時散發驅蚊蠅、提神醒腦之異香。”
“此油獻於上官及富戶試用,稱奇效,尤適夜間點燈。漸成湘西官紳所求之物。老祖宗稱此油為‘安神淨油’,即江家煉油之始。”
“熬油後釜底殘留黑濁厚膏,遇水不化。塗於木器、鐵器,可成烏沉防腐膜;填棺木縫隙,密閉尤佳,此膏亦成產業。”
“老祖宗以‘滅屍禍、靖地方’獲朝廷嘉獎升遷;暗以‘安神淨油’及‘木器鐵膏’販售獲利。江家基業由此奠定。”
“至於祠堂所用油,乃取法中之粹。‘淨油’需佐以特定原料,經秘法煉製,效用更強,可安定特定事物。”
江叔說著又看向了季鯉,眼神複雜地補充了句:
“等少爺守靈結束,徹底接手江家產業後,這些配方與具體工藝流程,老奴都會一一告知少爺。”
季鯉被香味嗆得曖昧地微微點了點頭。
喜歡夜塔集請大家收藏:()夜塔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