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答道:“主公,諸侯聯軍如今已各自陷入內鬥。曹操若非愚鈍之人,怎敢孤軍深入冀州?從兵力、地盤到民心,兗州怎能與冀州相比?”
賈詡目光堅定地看著劉備,“曹操不敢北上,您認為劉岱會冒險嗎?”劉備聽後滿心歡喜,連連稱妙。
兗州的隱患已除,如今隻剩青州一地的兵力。
賈詡躬身說道:“主公隻需找個簡單借口,便可出兵征討袁紹。”
“無論是他不敬天子,還是輕視朝廷權威,都行。”
話畢,賈詡退至一側,靜候劉備抉擇。
聽罷賈詡之言,眾武將麵麵相覷,心中暗驚。這位新來的西涼謀士,心思竟如此深沉,僅憑幾個封賞便穩住了各路諸侯,離間之計堪稱精妙。眾人一時慶幸他是自己人,卻也不禁對他生出幾分畏懼,不敢輕易招惹。
劉備看向眾人,笑道:“文和之策如何?諸位有何異議?”
武將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而文官中似有不同意見。田豐率先開口:“主公,此策雖好,但為求萬全,還應調派各路軍隊至冀州邊境駐守。待確認其他勢力無法進攻冀州後,再集結大軍攻打袁紹也不遲。”
田豐性格嚴謹,此舉雖顯保守,但劉備對此頗為欣賞,認為他思慮周全。隨即,劉備安排部署:
“按元皓所言行事。”將麾下文武分成兩路:
一路由沮授擔任軍師,趙雲為主將,華雄、胡軫為副將,南下魏郡黎陽,防範兗州劉岱、曹操北進;
另一路由田豐任軍師,張合、高覽、顏良為將領,北上中山郡,抵禦幽州劉虞、公孫度南下。
第三路軍隊,荀諶擔任隨軍顧問,田楷、田豫、田疇出任主將。
此部兵馬前往魏郡西部,目的是阻止司隸、關中的呂布、李傕東侵。
第四路軍隊,審配任隨軍顧問,公孫瓚統領全軍,嚴綱、呂虔、朱靈為副將。
此部駐紮於渤海郡,防範青州袁紹、孔融向冀州推進。
第五路為偵查部隊,基於錦衣衛與偵察騎兵組建。
…………
李儒、史阿四處巡視,搜集情報。
第六路為總兵力,坐鎮魏郡鄴城。
劉備親自指揮,陳到領軍,郭嘉出謀劃策。
第七路為機動部隊,關羽、張飛負責,用於相互支援。
由賈詡製定戰略計劃。
第八支隊伍為後備力量,專門補充兵員。
張濟統率此部,配備張繡、周倉及毛玠。
第九路為後勤部隊,潘鳳、趙浮、程奐牽頭,劉曄協助。
九路軍隊各自配置文武官員。
一切部署完畢後,
劉備終於鬆了一口氣。
……
賈詡提出的分化打擊策略成效顯著。
首先在南陽地區。
孫堅得知自己被朝廷授予揚州刺史一職時,
立刻停止前進。
“走,掉頭直奔荊州南下,趕赴揚州!”
這一決策令眾將士感到意外。
長子孫策疑惑地問:“父親不再攻打劉備了嗎?”
孫堅冷然答道:“劉備生死與我們何乾?”
“趁此機會,迅速拿下揚州。”
占領揚州六郡才是關鍵,至於朝廷在哪裡,天子由誰掌控,他毫不在意。
“出發!”
南陽郡不宜久留,四周皆敵,難以施展宏圖偉業。
南下途中,
孫堅的部隊果然遭到劉表的攔截。
兩軍在襄陽交戰,激烈廝殺。
與此同時,
淮南地區,
袁術得知自己被任命為徐州刺史後,欣喜若狂。
他立刻調動軍隊,進軍徐州。
徐州牧陶謙聽到袁術北上的消息,顧不上與袁紹會合,立即調兵抵抗。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幽州。
劉虞不敢前往鄴城擔任太尉,
而公孫度覬覦幽州刺史之位。
由於劉虞遲遲未動身,雙方軍隊發生衝突,陷入持續戰鬥。
兗州,
曹操歎息道:“誰人獻計分化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