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的羽狀複葉在蘇懷瑾指尖輕輕晃動時,研學班的孩子們正圍著標本台嘰嘰喳喳。她把歸頭、歸身、歸尾並排擺開,玻璃皿裡的斷麵在陽光下泛著油潤的光:“歸頭補血像給土壤施肥,歸身養血像慢慢灌溉,歸尾破血像鬆土——就像調理身體,得看需要哪樣,不能亂補。”
穿藍t恤的小宇突然舉著放大鏡喊:“蘇老師!歸頭的紋路比歸尾密!”他把放大鏡遞過來,鏡片後的斷麵細胞像攢在一起的小珍珠——這是陸則衍教的“看斷麵辨品質”,說“油室多的才是好當歸”。
蘇懷瑾剛接過放大鏡,白大褂口袋裡的手機就震了。是出版社編輯的視頻電話,屏幕裡先晃過堆到天花板的空紙箱,然後才露出編輯紅撲撲的臉:“瑾姐!首印5萬冊清倉了!”她把鏡頭轉向庫房角落,幾個工作人員正對著空貨架清點,“現在連鎖書店在催加印,說有讀者願意多付20塊等現貨——我們緊急加印了10萬冊,最快三天能到,但估計還是不夠。”
小宇湊過來看屏幕,突然指著角落裡的《岐黃手記》樣書喊:“那是我們的書!”孩子們頓時圍過來,七嘴八舌問“是不是很多人買”,丫丫還摸著標本台上的當歸葉笑:“肯定是因為書裡有當歸的故事!”
掛了電話,蘇懷瑾剛把當歸標本收進盒裡,陸則衍就拿著個牛皮信封走進來。信封上印著“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務處”,他揚了揚信封,眼裡的笑意比窗外的陽光還亮:“剛收到的,他們想把書列為‘中醫臨床導論’參考用書。”
他抽出信紙念:“‘案例從辨證到用藥再到隨訪,邏輯完整如臨床帶教,比教材裡的理論更鮮活。尤其附錄的中西醫對應表,能幫學生建立‘舌象指標’的關聯思維’——連教務處主任都在末尾畫了個感歎號。”
話音剛落,林晚秋又拿著平板跑進來,屏幕上是上海交大醫學院的訂單郵件:“他們要訂3000冊,備注說‘供臨床醫學專業選修《中醫學》用,重點參考p4558的中西醫結合案例’。”她快速滑動屏幕,“南京醫科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都發了消息,算下來已經有12所高校了!”
最讓人意外的是西醫院校的備注。某軍醫大學的訂單裡寫:“推薦給預防醫學專業,其‘體質調理指標改善’的跟蹤模式,對慢性病管理教學有借鑒意義——特彆是舌苔變化與代謝指標的對應關係,可作為跨學科案例。”
“以前總有人說中醫案例‘說不清、沒依據’。”陸則衍把高校名單整理成表格,指尖在“12所”那個數字上停了停,“現在醫學院主動用來當教材,就是最好的認可。”他忽然想起什麼,轉身出去,回來時手裡拿著本《醫學前沿》雜誌,封麵人物是蘇懷瑾,背景是仁濟堂的藥圃。
這本三年前刊文《中醫標準化:難以逾越的鴻溝》的雜誌,這次用了整整八頁專訪。蘇懷瑾翻到其中一段,陸則衍用紅筆標了出來:“蘇懷瑾沒有回避‘中醫如何被驗證’的核心問題——她用50個病例證明:當‘舌苔白膩’對應‘甘油三酯偏高’,當‘脈象沉緩’關聯‘心率偏慢’,當‘疏肝理氣’能被‘自主神經穩定性提升’佐證,中醫就從‘經驗醫學’走進了‘循證醫學’的視野。”
“你看這句。”陸則衍指著“從經驗到科學的跨越”,眼裡帶著點揶揄的笑意,“去年學術會上,張教授還拍著桌子說‘中醫搞不出標準化,病例都是零散記錄’——現在他主編的《臨床思維訓練》雜誌,主動約我們寫‘中西醫指標對應’的專欄了。”
蘇懷瑾翻到雜誌中間的插圖,是老王的血糖曲線:橫軸是乾預天數,縱軸是血糖值,藍線從“6.8o”緩緩降到“5.4o”,旁邊用紅筆標著“同期舌苔白膩度降低”,還附了張舌象對比圖。她忽然想起整理這組數據的那個深夜,陸則衍對著電腦屏幕揉太陽穴,說“要把茶包服用時間和血糖波動的相關性標出來,這樣才夠嚴謹”——他當時熬了三個晚上,連“晨起空腹”和“餐後兩小時”的數值都分了組。
“還記得首印那天,你在扉頁寫的話嗎?”蘇懷瑾抬頭問。陸則衍當然記得——他在她的樣書上寫“願這些文字,能讓更多人相信‘傳統’與‘現代’可以同行,甚至並肩”。現在再看這句話,紙頁邊緣已經被翻得起了毛邊,卻像剛寫上去時那樣有力量。
這時趙小胖舉著相機闖進來,鏡頭對著牆上的高校訂單彙總表:“剛直播說加印10萬冊,網友說要囤貨當傳家寶!還有家長問能不能團購,說想給孩子當‘健康啟蒙書’——對了,省衛健委剛聯係我們,說要把書納入基層醫生培訓教材,下周就來談合作!”
孩子們還在標本台前研究當歸,小宇用馬克筆在筆記本上畫歸頭歸尾,旁邊寫“書裡說歸頭補血——給奶奶泡水喝”。蘇懷瑾看著那歪歪扭扭的字跡,突然覺得這10萬冊銷量、12所高校的訂單,都不如這行字實在——真正的認可,從來不是冰冷的數字,是有人願意照著書裡的法子,給奶奶泡一杯當歸水,給孩子煮一碗清心茶。
陸則衍輕輕碰了碰她的胳膊,順著她的目光看向孩子們:“你看,我們做到了。”做到了讓銅藥碾裡的智慧,通過紙頁走進課堂,走進診室,走進尋常人家的廚房。
窗外的薄荷被風吹得輕晃,藥香漫進屋裡。蘇懷瑾把《醫學前沿》雜誌放進書架,正好壓在高校訂單的複印件上。書架頂層的銅藥碾反射著陽光,在雜誌封麵投下細碎的光斑——像三百年的傳承,終於在新時代,照出了清晰的模樣。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