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堂中醫館的掛鐘敲過淩晨一點,蘇懷瑾揉了揉發酸的眼睛,電腦屏幕上林小羽的鐵代謝報告泛著藍光。護士站的呼叫燈突然亮起,小林舉著心電圖報告跑進來:“蘇醫生,急診轉來個患者,說爬樓梯都要歇三次!”
診室門被推開,一個穿著皺巴巴白襯衫的男人被攙扶著進來,領帶歪在鎖骨上,腕部的ts智能手環正在低電量報警。“陳立遠,38歲,某科技公司cto,”小林遞過病曆,“協和做了全套檢查,甲狀腺功能、抑鬱症篩查都是陰性,就是查不出原因。”
蘇懷瑾抬頭,看見陳立遠麵色蒼白如紙,眼瞼微微浮腫,指甲泛著青白。“陳先生每天工作多久?”她邊問邊墊上華佗牌脈枕,指尖剛觸到寸口,就像按在一根細線上——脈搏細弱無力,寬度不足正常脈的三分之一,重按即無。
“平均16小時吧,”陳立遠苦笑道,聲音沙啞得像砂紙,“項目上線前連續通宵,現在爬三樓都心悸。”他掏出手機,相冊裡存滿了檢查報告:甲狀腺彩超、24小時動態心電圖、頭顱ri,每一張都標注著“未見異常”。
舌象分析儀顯示舌質淡白,苔薄白而膩,齒痕從舌邊蔓延到中線。蘇懷瑾心中一沉:這是典型的“細脈”,《瀕湖脈學》說“細脈縈縈,如絲如線”,主氣血兩虛。“您這是勞倦內傷,脾胃氣虛。”她指著脈象圖,“就像手機長期低電量運行,硬件沒壞,但係統撐不住了。”
程野抱著一摞檢測報告進來,顯示器上甲功五項數據閃爍:“ft3、ft4正常,ts,確實排除甲亢。”他調出漢密爾頓抑鬱量表:“總分6分,沒有抑鬱傾向。”
“但您看他的脈,”蘇懷瑾用棉簽輕點脈枕,“細脈主虛,寬度不夠說明氣血精微不足。”她翻開《診家正眼》,“《脾胃論》講‘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您長期熬夜傷了脾,脾是氣血加工廠,現在產能不足了。”
陳立遠突然想起什麼,從西裝內袋掏出個藍色藥瓶:“吃了三個月ts能量片,說是提取了黃芪皂苷,結果越吃越累。”蘇懷瑾接過一看,成分表上“人參皂苷rg3”含量標注為80g片,遠超《藥典》規定的每日最大劑量。“峻補反傷脾胃,”她皺眉,“就像給生鏽的發動機猛踩油門,隻會磨損得更快。”
“給您開補中益氣湯,”蘇懷瑾在處方上寫下,“炙黃芪45g,但不能一開始就用這麼多。”她抬頭解釋,“中醫講究‘虛則補之,緩則治其本’,先用30g,每周加5g,讓脾胃慢慢適應,這叫‘漸增量法’。”
程野遞過一個二維碼卡片:“這是我們錄製的八段錦教學視頻,重點練‘調理脾胃須單舉’,每天早晚各15分鐘。”他指著牆上的人體經絡圖,“足三裡穴是脾胃的‘加油站’,配合艾灸效果更好。”
陳立遠盯著處方單,眉頭緊鎖:“中醫真能治這種查不出的病?我吃了半年進口保健品,花了好幾萬……”蘇懷瑾笑道:“您的問題不在‘病’,在‘虛’。就像手機係統後台有惡意程序在偷跑電量,我們先把脾胃這個‘電池’修好,讓身體自己發電。”
藥房老周捧著黃芪飲片過來,深褐色的炙黃芪泛著蜜香:“蘇醫生,這批內蒙古黃芪,用槐花蜜炙了三遍,每片都過了紅外檢測儀,皂苷含量達標。”
蘇懷瑾點頭:“《本草蒙筌》說‘黃芪生用治癰腫,蜜炙補氣虛’,現代人貪快用生黃芪,反而傷胃。”她轉向陳立遠,“這藥要文火慢煎,第一煎40分鐘,第二煎30分鐘,藥汁要趁熱喝,涼了會黏在胃裡。”
想起ts能量片的藍色包裝,她忍不住補充:“停用所有保健品,您的脾胃現在就像累壞的廚師,需要自己慢慢做飯,而不是吃外賣。”
三天後複診,陳立遠的麵色稍微紅潤,說話聲音大了些:“喝完藥感覺肚子暖暖的,就是大便還是不成形。”蘇懷瑾搭脈後調整處方:“加炒白術15g,《藥典》規定麩炒白術健脾止瀉,比生白術更溫和。”
這時,診室門突然被推開,個穿西裝的男人闖進來,胸前掛著ts集團的工作牌:“陳總,您怎麼在這兒?我們最新的‘元氣芯片’馬上進入臨床,能直接補充atp……”
陳立遠的臉色瞬間繃緊,ts手環突然發出蜂鳴。蘇懷瑾注意到男人袖口的ts標誌,想起林小羽腕部的藍色紋路——又是ts集團的產品。“抱歉,這裡是診療區,”她冷聲說道,“請先出去。”
男人離開後,陳立遠壓低聲音:“他們一直讓我試新產品,說能提升300工作效率,可我連代碼都敲錯……”蘇懷瑾心中一沉,ts手環的藍光在病曆上投下陰影,和林小羽的檢測報告重疊在一起。
夜幕降臨,蘇懷瑾剛要下班,護士站又傳來消息:“有位老年患者低熱一周,crp15g,脈沉緊,西醫查不出感染灶。”她望著窗外的秋雨,想起《傷寒論》“脈沉者,病在裡”的教誨。
陳立遠的八段錦視頻還在診室循環播放,而蘇懷瑾已經披上白大褂。脈枕上還留著他的體溫,混著艾草香和黃芪的甘味。她知道,從細脈到沉緊脈,從體質虛實到病位表裡,中醫的脈診就像剝洋蔥,每一層都藏著不同的玄機。
“先做個crp複查,”她對小林說,“再把麻黃附子細辛湯的飲片準備好,製附子先煎一小時,一定要測烏頭堿含量。”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