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桃仁中毒致肝損傷)
大暑午後,蟬鳴像被烤焦了似的黏在空氣裡,市第一醫院急診室的空調開得最冷,仍壓不住消毒水混著汗味的悶熱。45歲的張大姐被丈夫架著衝進來時,整個人軟綿綿的,右手捂著肝區,指節因用力泛白,嘴角還沾著嘔吐物:“醫生!救救我!吃了那藥,肝要炸了!”
正在值班的蘇懷瑾聽見動靜,抬頭看見張大姐蠟黃的臉色,鞏膜上淡淡的黃色讓她心頭一緊。“先測肝功能、血常規!”她快步上前,接過患者丈夫手裡的“桃仁逐瘀膠囊”,包裝上“安全無副作用”的標語格外刺眼。搭脈時,雙關脈弦數如打鼓,尺脈弱得像遊絲,典型的肝膽濕熱兼腎陰不足。
“按說明書吃了兩周,每天三次,每次四粒……”張大姐的丈夫王大哥急得直搓手,“昨天開始惡心嘔吐,今天肝區痛得直不起腰!”蘇懷瑾翻開說明書,成分表隻寫“桃仁、紅花、當歸”,卻沒注明“去皮尖”。她心裡一沉,想起《本草綱目》裡“桃仁雙仁者有毒,去皮尖炒用”的記載,立刻碾碎一粒膠囊——棕褐色藥粉裡混著完整的桃皮碎屑,尖部分明。
“問題出在桃仁沒去皮尖!”蘇懷瑾聲音裡帶著怒意,“桃仁的尖部和皮含大量苦杏仁苷,過量會損傷肝細胞!”轉頭對護士說:“馬上灌服活性炭混懸液,準備甘草綠豆湯,甘草30g、綠豆100g,濃煎頻服!西醫組上還原型穀胱甘肽靜滴,密切監測at!”
張大姐疼得蜷縮成蝦米,指甲深深掐進蘇懷瑾的手腕:“蘇醫生,我是不是快死了?”蘇懷瑾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彆擔心,我們先解毒。桃仁要去皮尖才安全,你吃的藥沒處理乾淨,毒素蓄積了。”她想起上個月在中藥房,老藥工特意交代“桃仁承氣湯必去皮尖”,現在看來,ts集團為了省工序,簡直拿患者性命當兒戲。
肝功能結果出來,at飆升至200u,腹部b超顯示肝實質光點增粗。蘇懷瑾拿著檢測報告衝進值班室,調出ts集團以往的問題記錄:三七粉超標、茜草杆冒充、五靈脂偽品……現在又加上桃仁不去皮尖,這個企業的生產線簡直是“毒藥工廠”。
“蘇醫生,患者吐出來了!”護士的叫聲打斷她的思緒。張大姐吐完後稍微清醒些,盯著蘇懷瑾手裡的真假桃仁對比:“難怪藥效不對,原來連皮都沒去!”蘇懷瑾指著帶皮桃仁:“你看,這個尖部占了整個桃仁的五分之一,苦杏仁苷含量比去皮的高30。正確的炮製要先用水煮,讓皮和尖變軟,手工剝掉,再文火炒至微黃色,這樣毒素能減少60。”
當天夜裡,藥檢報告讓蘇懷瑾驚出一身冷汗:ts集團的桃仁不僅沒去皮尖,還被硫熏過度,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5倍。“為了防腐和增重,連最基本的炮製工序都省了!”她拍著桌子站起來,想起《本草備要》裡“桃仁炒用,去皮尖”的明確記載,這些人簡直是在踐踏中醫藥的傳承。
淩晨三點,急診室終於安靜下來。蘇懷瑾坐在張大姐床前,看著監護儀上逐漸平穩的數值,心裡卻無法平靜。自從追查ts集團以來,她見過太多類似的病例:為了節省成本,該炮製的不炮製,該去皮的不去皮,該檢測的不檢測,所謂的“中成藥”成了傷人的利器。
“蘇醫生,你說他們為啥這麼狠?”王大哥坐在床尾,聲音哽咽,“我們老百姓信廣告、信品牌,誰知道裡麵全是坑啊!”蘇懷瑾歎了口氣:“因為去皮尖需要人工,需要時間,需要成本,而他們眼裡隻有利潤。”她想起自己在中藥房實習時,老師傅手把手教她剝桃仁皮,一筐桃仁要剝整整一天,現在的機械化生產卻把老祖宗的智慧拋諸腦後。
第二天清晨,蘇懷瑾帶著張大姐的病曆和藥檢報告,敲響了藥監局的大門。“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質量問題,”她指著硫熏桃仁的照片,“他們明知不去皮尖有毒,卻為了降低成本鋌而走險,屬於故意生產劣藥!”藥監局的李局長麵色凝重:“我們馬上啟動桃仁類中成藥專項整治,你提供的線索太關鍵了。”
回到醫院,張大姐的at降到了80u,精神也好了許多。蘇懷瑾特意帶來自己炮製的去皮桃仁:“以後記住,桃仁入藥必須去皮尖,尤其是長期服用的情況。”她看著張大姐床頭的空藥盒,突然想起什麼——ts集團的“桃仁逐瘀膠囊”在成分表隱瞞了“未去皮尖”,這屬於嚴重的虛假宣傳。
中午在食堂吃飯時,蘇懷瑾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蘇醫生,你還要查多久?”對方語氣陰冷,“桃仁隻是小事,彆把自己搭進去。”她冷笑一聲:“等你們把該去的皮尖都去了,該守的規矩都守了,我自然就不查了。”掛斷電話,她發現手心裡全是汗,但眼神卻更加堅定。
下午查房,張大姐指著自己的檢查報告笑了:“蘇醫生,肝區痛輕多了,你開的枸杞丹參茶喝著也舒服。”蘇懷瑾點點頭:“桃仁去皮尖後,活血祛瘀的效果不變,但毒性大減,配上枸杞護陰,就不怕傷肝了。記住,中藥的妙處就在這些細節裡,差一步就是天壤之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傍晚,蘇懷瑾路過中藥房,看見老藥工正在手工挑選桃仁。“王叔,現在都機械化了,您怎麼還自己剝?”她隨口問道。老人抬頭笑了:“機器剝的不乾淨,尖部容易留,手工挑一遍,患者吃著才放心。”那一刻,蘇懷瑾突然覺得,自己追查ts集團的意義,就是為了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放心”。
夜幕降臨,蘇懷瑾在辦公室整理專項整治的材料,突然收到藥監局的消息:ts集團在多個逐瘀製劑中省略去皮工序,初步查出問題藥品50餘萬盒。她揉了揉發酸的眼睛,繼續在病程記錄裡寫道:“本案遵《黃帝內經》‘治病求本’,桃仁之毒,毒在利欲熏心;醫者之責,責在守正清源。”
窗外,大暑的月亮躲在雲層後,偶爾露出半張臉。蘇懷瑾知道,接下來的專項整治將會遇到更多阻力,但想起張大姐逐漸恢複的笑容,想起中藥房裡老藥工專注的眼神,她的心裡就充滿了力量——有些規矩,必須有人堅守;有些錯誤,必須有人糾正。而她,願意做那個永遠站在患者身前的人。
手機突然震動,是張大姐發來的消息:“蘇醫生,我剛發現,那個膠囊的生產批號和說明書上的不一樣……”蘇懷瑾心頭一緊,立刻撥通了藥監局的電話。新的線索,意味著新的戰鬥即將開始,但她早已做好準備——隻要還有一個患者可能受害,她就會一直追查下去,直到真相大白,直到中醫藥的藍天,重新晴朗如洗。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