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陸則衍的“西醫指標對應表”·中西醫的橋梁_岐黃手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岐黃手記 > 第443章 陸則衍的“西醫指標對應表”·中西醫的橋梁

第443章 陸則衍的“西醫指標對應表”·中西醫的橋梁(1 / 1)

晨光透過實驗室的百葉窗,在桌麵上投下細窄的光影,像給攤開的表格鑲了圈銀邊。陸則衍把最後一頁表格疊在最上麵時,指尖沾了點打印墨,在紙角留下個淺灰的印子——他總習慣把表格按頁序理得整整齊齊,連邊角都要對齊,像在擺弄精密的實驗儀器。

“你看看這個。”他把表格推向蘇懷瑾,晨光剛好落在標題上——“中醫證型與西醫指標對應參考表”,字跡是他慣有的工整,橫平豎直,像用尺子量過。第一行“痰濕體質”下麵,列著密密麻麻的指標:“甘油三酯≥1.7o”“bi≥24”“b超示脂肪肝”,最後一項附了張小圖,是社區站存檔的舌照:舌體胖大,苔白膩得像剛抹過奶油,邊緣的齒痕清晰可見。

蘇懷瑾拿起表格時,指尖觸到紙頁上的壓痕——是陸則衍反複翻看時留下的,在“參考”兩個字旁邊尤其深。“‘參考’這兩個字加得好。”她指著表格下方的小字注釋,“以前總有人想把中醫證型和西醫指標畫等號,忘了人不是機器,哪能按指標生搬硬套。”

陸則衍正往保溫杯裡倒熱水,聞言回頭笑了笑:“上次見社區醫生把甘油三酯高的都歸成痰濕,結果有個大爺明明是陰虛——口乾得厲害,就是愛吃肥肉才血脂高。”他把保溫杯放在桌角,水汽漫上來,在表格邊緣洇出淡淡的濕痕,“所以特意加了‘需結合身體沉重、大便黏膩’這些症狀,還在表尾標了加粗的注。”

蘇懷瑾順著他的目光看向表尾,“所有對應需結合臨床症狀,不可機械套用”這行字被描了兩遍,墨色比彆的字深些,像在反複強調。她忽然想起上周接診的程序員小張,從桌肚裡翻出病例本:“你看這個例子。”,體重60kg,bi才18.5,算不上胖。但舌照裡的苔厚得像刷了層芝麻醬,脈診寫著“濡緩”。“他每天坐10小時,喝兩杯珍珠奶茶,說‘大便總粘馬桶,身上像裹了層濕棉花’。”蘇懷瑾拿起筆,在“痰濕體質”旁空白處寫:“例外情況:瘦人可見痰濕長期久坐、嗜甜飲者)”,寫完畫了個小小的奶茶杯,杯沿還畫了圈奶泡,“甘油三酯2.1o,指標對得上,但光看bi肯定漏了。”i≥24”那行頓了頓:“確實,以前總覺得痰濕是‘胖人專利’,現在才知道,體質和生活習慣比體型更準。”他拿起筆,在蘇懷瑾寫的例外情況旁補了句,“此類患者多伴‘腹型肥胖’腰圍≥90)”,“小張的腰圍是92,這個細節加上,基層醫生更能認。”

兩人對著表格逐行核對,筆尖劃過紙頁的沙沙聲,像在編織一張細密的網。翻到“瘀血阻絡”那頁,陸則衍標著“血小板黏附率升高、全血黏度增加”,蘇懷瑾卻想起社區的李阿姨——上周摔了一跤,膝蓋青了塊紫斑,說“碰一下就疼得鑽心”,但抽血檢查全正常。“得加個例外。”她提筆寫道,“外傷後局部瘀血可無全身指標異常,需看‘局部青紫、刺痛固定’”,寫完在旁邊畫了個膝蓋的簡筆畫,上麵點了幾個紫點。

“氣虛”那欄,陸則衍寫著“血紅蛋白偏低、血清白蛋白偏低”。蘇懷瑾剛要說話,陸則衍先笑了:“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上次那個馬拉鬆運動員,血紅蛋白160g遠超正常),卻總說‘跑完步累得不想說話,脈摸起來虛虛的’。”他在表格旁補:“運動員可能因過度耗氣見氣虛,需結合‘易疲勞、脈虛’”,“這種情況光看血項,肯定以為他氣血足。”

蘇懷瑾看著他補的字,忽然想起陸則衍總翻她的《岐黃手記》,裡麵記著各種“不符合指標的體質”,頁邊還貼著他畫的小圖標。她翻到“陰虛”那頁,陸則衍標著“空腹血糖偏高、尿比重升高”,旁邊卻留了塊空白。“是等著我補甲亢的例子?”她拿起筆,畫了個甲狀腺的簡筆畫,像隻展翅的蝴蝶,“上次那個甲亢患者,怕熱、口乾、盜汗,典型的陰虛,血糖卻5.1o,一點不高。”

“對,就是等這個。”陸則衍接過筆,在簡筆畫旁寫:“甲狀腺功能亢進也可致陰虛,需結合‘怕熱、手抖、心率快’”,“指標是路標,但路不止一條,得把岔路也標出來。”

指南編寫組的劉醫生路過,瞥見桌上的表格,忽然笑出聲:“你們倆這表格,比教科書還貼心——陸醫生負責把‘中醫證型’和‘西醫指標’連上橋,蘇醫生負責在橋邊立‘注意繞行’的牌子。”他拿起表格翻了兩頁,指尖在奶茶杯小圖標上點了點,“這細節加得好,基層醫生一看就懂,知道不能光看指標。”

陸則衍把補充完的表格收起來,晨光已經漫過整個桌麵,把兩人的影子投在牆上,像幅重疊的畫。蘇懷瑾看著桌角的保溫杯,水汽還在慢慢往上冒,忽然覺得這表格就像這杯溫水——陸則衍的指標是“水溫”,保證基礎的“溫度”;她的例外情況是“杯沿的防燙設計”,照顧到不同人的“耐受度”。

“這樣基層醫生用起來,既心裡有底知道指標對應),又不會死板記得看症狀)。”陸則衍把表格放進文件夾,封麵上寫著“第二十三版”,邊角已經磨得起毛,“下周給編寫組看看,應該能幫上忙。”

蘇懷瑾看著文件夾上的“23”,想起第一版表格裡,陸則衍隻列了指標,沒留任何空白。是這三個月裡,社區站的病例、患者的反饋、兩人的討論,一點點把表格填得有了“人味兒”——就像紅景天的種植技術,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是在實踐裡磨出來的。

窗外的陽光越升越高,照在表格上的小圖標上,奶茶杯、膝蓋、甲狀腺都泛著淺黃的光。蘇懷瑾忽然明白:中西醫的橋梁,從來不是單向的“翻譯”,是雙向的“理解”——既懂指標的意義,也懂人的複雜,這樣才能真正幫到看病的醫生,和等著被治好的患者。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有神獸,春江水暖好種田 縹緲雲歸處 60替嫁:嬌妻莫慌,我有空間吃穿不愁 再動就親你 人在秦時,趨吉避凶 從拳願暴打海賊王開始 我有9999萬億,跟我比有錢? 從遮天魔獄玄胎經橫推諸天 大槐樹到新來生 暖風知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