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林晚秋的“炮製工坊”·非遺技藝的傳承_岐黃手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岐黃手記 > 第469章 林晚秋的“炮製工坊”·非遺技藝的傳承

第469章 林晚秋的“炮製工坊”·非遺技藝的傳承(1 / 1)

林晚秋的炮製工坊藏在仁濟堂後院,青瓦白牆,推門進去,一股混合著藥香與蒸汽的暖濕氣息撲麵而來,像籠著層薄薄的白紗,把窗外的喧囂都隔在了外麵。牆角的煤爐上,鐵鍋冒著絲絲熱氣,木甑子裡的當歸正在接受黃酒的浸潤,咕嘟咕嘟的聲響在安靜的屋裡格外清晰。

林晚秋站在甑子旁,身上係著件洗得發白的藍布圍裙,花白的頭發在腦後挽成個髻,露出光潔的額頭。她正彎腰查看當歸的浸潤程度,指尖輕輕捏著當歸的根須,又撚了撚斷麵:“差不多了,微軟帶韌,剛好能吸進黃酒又不爛。”

旁邊的徒弟小秦趕緊記在本子上:“當歸浸潤4小時,標準是‘捏之微軟,斷麵無白心’。”

林晚秋直起身,拿起案上的黃酒壺,琥珀色的酒液倒進瓷盆裡,與當歸拌勻時,發出沙沙的輕響。“10斤當歸配2斤酒,少一錢則活血不足,多一錢則溫燥過甚。”她邊拌邊說,指腹碾過當歸表麵的皺紋,像在撫摸老友的手掌,“這酒得是三年陳的紹興黃酒,新酒太烈,會搶了當歸的性子。”

拌勻的當歸被均勻鋪進竹篾蒸籠,林晚秋親自添了把煤,讓爐火保持“文武相濟”的狀態——先武火蒸1小時,讓酒氣快速滲入;再文火燜2小時,讓藥性慢慢和勻。蒸汽騰得更高了,模糊了她的眉眼,隻看見她時不時抬手看看牆上的銅鐘,又俯身聞聞蒸籠裡飄出的氣味,那神情,比照看繈褓裡的嬰兒還專注。

“記住,酒蒸當歸要的是‘外黑裡褐,油潤有光’。”她掀開籠蓋一角,一股醇厚的藥香混著酒香湧出來,熏得人鼻尖發癢,“蒸夠3小時,斷麵得像浸了酒的琥珀,深褐色裡透著點紅,這才算成了。”她拿起一根蒸好的當歸,在鼻尖輕嗅,眼裡露出滿意的光,“這樣處理過的當歸,比生當歸溫而不燥,最適合那些血虛又怕上火的更年期女性,既能活血調經,又不會讓她們夜裡盜汗。”

隔壁案台上,另一位徒弟小陳正圍著口鐵鍋打轉,鍋裡是蜜炙中的黃芪。金黃的蜜液在鍋底泛著細密的泡,小陳拿著竹鏟不停翻動,額頭上滲著汗珠。“林師傅,這蜜煉到‘滴水成珠’是不是就成了?”他舉著竹鏟,滴了滴蜜在旁邊的冷水碗裡,瞬間凝成個小圓球,在碗裡輕輕晃蕩。

“嗯,這火候剛好。”林晚秋走過去,拿起一片黃芪扔進蜜裡,“蜜要煉到三分老,才能裹住藥材不滑落。”她示範著如何快速翻拌,讓每片黃芪都均勻掛上蜜衣,“然後轉文火,炒到顏色變成深黃,捏著不粘手,聞著帶點焦糖香才行。”

她奪過竹鏟,手腕輕轉,黃芪片在鍋裡跳起了舞,原本淺黃的顏色漸漸加深,像被夕陽鍍上了層金邊。“《本草綱目》說‘蜜炙黃芪補氣力更勝’,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林晚秋的聲音裡帶著點自豪,“生黃芪走表,能固表止汗;蜜炙後則走裡,補氣升陽,像給氣虛的人添把柴,溫溫和和地燒起來。”

小陳盯著鍋裡的黃芪,小聲問:“那要是炒太淺呢?”

“太淺則蜜未入裡,吃著像嚼甜草,藥效差一半。”林晚秋把竹鏟遞回給他,“太焦則藥氣已失,隻剩個焦苦味,那是暴殄天物。”

這時,工坊的門被輕輕推開,趙小胖舉著攝像機走進來,鏡頭悄悄對準林晚秋布滿老繭的手——那雙手能精準地拿捏火候,能分辨出藥材最細微的變化,指關節因為常年泡在藥水裡,有點發紅變形,卻穩得像座山。

“林師傅,您這手法,真是絕了。”趙小胖由衷地讚歎。他拍的紀錄片《老藥工的一天》就快殺青了,鏡頭裡,有林晚秋戴著老花鏡在hundredsof當歸裡挑出幾根黴變的;有她教徒弟“蜜炙黃芪要順時針翻,酒蒸當歸要逆時針拌”的細節;還有她用竹篩簸去藥渣時,陽光透過篩孔落在她臉上的樣子。

紀錄片上線那天,趙小胖特意守在屏幕前。播放量像坐了火箭,不到半天就破了千萬。評論區裡,網友們炸開了鍋:

“原來中藥炮製這麼講究!比我做飯複雜十倍!”

“看林師傅捏當歸的樣子,就像在給孩子換尿布,又輕又準。”

“終於知道為什麼家裡熬的藥沒藥店的管用了,原來‘炒’和‘蒸’裡有這麼多門道!”

“這手藝可不能丟啊!得好好傳下去!”

最讓林晚秋高興的是,有天小秦拿著手機跑進來:“師傅您看!有個網友說,他奶奶喝了我們蜜炙的黃芪水,多年的氣虛乏力好多了,特意來問怎麼買!”

沒過多久,仁濟堂收到了國家文旅部的通知——林晚秋的“中藥炮製技藝仁濟堂傳統炮製法)”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授牌那天,林晚秋穿上了新做的藏青色對襟褂子,帶著小秦、小陳等幾個徒弟,在工坊裡擺開了陣勢,從“酒蒸當歸”到“蜜炙黃芪”,再到“鹽炒杜仲”“醋製延胡索”,做了一整套炮製演示。

看著圍攏過來的記者和參觀者,林晚秋拿起一根剛炮製成的當歸,舉到眼前細細看著,又遞給旁邊的年輕人:“你們看,這就是中藥的‘二次創作’。原藥材好比璞玉,炮製就是雕琢,好藥得有好炮製,就像好文章得有好修改。”

她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裡:“我們守著這手藝,不是守著老古董,是守著中藥的魂。這魂是什麼?是‘治人’不是‘治病’的心思,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嚴謹,是讓每一味藥都能在最合適的狀態下,去幫人解除病痛——這才是炮製的真諦啊。”

陽光從工坊的窗欞照進來,落在林晚秋的白發上,也落在徒弟們年輕的臉上,空氣中的藥香似乎更濃鬱了些,混著淡淡的焦糖香,像一段綿長的時光,在屋裡靜靜流淌。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 惟願年年君不安 主神,你家小崽子又在發瘋了 風流人生從打工開始 我的男友是西索 人性的鐵律實用寶典 符針問骨 西遊之方寸山二師兄 職業舔狗撩到病嬌,我遭老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