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科研轉化的爆點·臨床基地掛牌_岐黃手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岐黃手記 > 第470章 科研轉化的爆點·臨床基地掛牌

第470章 科研轉化的爆點·臨床基地掛牌(1 / 1)

市一醫院門診樓前的廣場上,早就圍滿了人。初秋的風帶著點涼意,卻吹不散現場的熱乎氣。最顯眼的是門診樓外牆上掛著的那塊牌子,紅綢布從上到下緊緊裹著,風一吹,布角就歡快地飛揚起來,露出“聯合”兩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閃得人睜不開眼。

離揭牌儀式還有半小時,醫院的掛號係統後台已經彈出了提示:“首日300個專家號已全部掛滿,候補隊列當前人數:500+”。負責係統維護的小護士盯著屏幕咋舌:“這熱度,比專家門診開診還火!”

蘇懷瑾和陸則衍站在新診室的門口,白大褂洗得潔白挺括,袖口整齊地卷到小臂,露出腕上簡單的手表。兩人身後的牆上,掛著一幅裝裱好的研究論文複印件——《當中醫體質遇上西醫指標:1000例亞健康人群乾預研究》。最醒目的是中間的對比圖表:一條代表中醫“痰濕體質”的曲線,與另一條代表西醫“甘油三酯”的曲線幾乎重合,像兩條在時光裡並行的河流,最終彙成一股。

“蘇醫生,陸博士,恭喜啊!”路過的護士們笑著道賀,眼裡滿是敬佩。這幾年看著兩人從在學術會上為“中藥是否該做成分分析”爭得麵紅耳赤,到聯手推出四季茶包、企業健康包,再到今天共建這個臨床基地,其中的默契與堅持,大家都看在眼裡。

一群穿著便服的患者圍了過來,大多是年輕人,也有幾位頭發花白的老人。蘇懷瑾轉過身,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謝謝大家今天來。從今天起,這個‘亞健康中西醫聯合乾預臨床基地’就正式啟用了。”

她指著診室門口的宣傳板,上麵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寫著基地的服務內容:“我們這裡既有中醫的體質調理,也有西醫的體檢評估。打個比方,要是您總覺得累,沒精神,我們會先查皮質醇——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壓力激素,再看看甲狀腺功能,了解身體的代謝情況;然後結合您的舌苔脈象,給您一套‘中藥茶包+生活方式指導+必要時西藥’的中西醫結合方案。”

人群裡有人小聲議論:“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光看中醫,總說我‘虛’,不知道虛在哪;光看西醫,查不出指標異常,就說我‘沒病’。”

陸則衍手裡拿著個淺藍色的文件夾,裡麵是他們團隊連夜趕製的“亞健康評估包”樣本。他打開文件夾,展示給大家看:“這裡麵有兩部分,左邊是中醫體質量表,10個問題就能快速辨體質;右邊是西醫的檢測項目,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這些基礎指標。”

他頓了頓,指著表格下方的二維碼:“填完量表、做完檢測,掃碼就能收到ai生成的個性化建議。比如檢測出‘痰濕體質+高血脂’,係統會推薦‘山楂荷葉茶+他汀類藥物必要時)+每周運動3次’,中西醫的方法會明明白白地列出來。”

正說著,第一位預約的患者已經拿著號單走了過來。是個戴黑框眼鏡的年輕程序員,眼下帶著淡淡的青黑,走路時微微含著胸。他手裡捏著剛打印出來的初步評估報告,臉上帶著點不好意思的笑:“我……我就是總覺得累,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去中醫那號脈,說我‘肝鬱’,讓我多休息;去西醫那查了肝功、腎功,都正常,說我‘沒病’,可能是壓力大。”

他翻開報告,指著其中一段:“你們這報告寫得太懂我了!‘長期熬夜導致肝鬱,肝失疏泄影響睡眠質量,進而加重疲勞感’,連我淩晨兩點還在改bug的習慣都分析出來了。”他抬頭時,眼裡的困惑少了很多,多了些釋然,“終於有人知道我不是‘裝病’了。”

蘇懷瑾接過他的報告,溫和地說:“先進來坐吧,我們再詳細看看舌苔脈象,給你調整一下方案。”

就在這時,廣場上響起了主持人的聲音:“揭牌儀式現在開始!有請陳院長、蘇懷瑾醫生、陸則衍博士共同揭牌!”

三人走到紅綢布前,陳院長笑著看了看蘇懷瑾和陸則衍:“你們倆先來?”

蘇懷瑾和陸則衍對視一眼,同時伸出手,輕輕握住紅綢布的一角。陽光正好穿過雲層,落在紅布上,把布料染成了溫暖的橘紅色。隨著兩人手臂輕揚,紅綢布“嘩啦”一聲滑落,露出了牌子的全貌——“國家級亞健康中西醫聯合乾預臨床基地”。“國家級”三個小字在陽光下閃著光,像三顆沉甸甸的星。

台下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相機快門聲“哢嚓哢嚓”響成一片。

陳院長看著眼前絡繹不絕走進診室的患者,有背著書包的學生,有提著菜籃的老人,還有像剛才那位一樣穿著格子衫的程序員,忍不住感慨道:“這才是未來醫學該有的樣子啊!中醫的‘整體觀’——看全身、看體質,遇上西醫的‘精準化’——查指標、找靶點,1+1遠大於2,能解決多少以前解決不了的‘不舒服’!”

蘇懷瑾轉頭看向陸則衍,正好撞上他看過來的目光。他眼裡的光和她的撞在一起,像兩束溫暖的燈,明亮而堅定。她忽然想起幾年前在學術會上,兩人為了“中醫要不要做成分分析”爭得麵紅耳赤,他堅持“沒有數據支撐就是空談”,她反駁“中醫的精髓在於辨證,不是孤立的成分”。而現在,他們能默契地設計出這套“中西醫評估包”,把中醫的“證”和西醫的“指標”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他們終於用行動證明:最好的醫學,從來不是非此即彼,不是中醫取代西醫,也不是西醫否定中醫。而是讓合適的方法,出現在合適的地方,針對不同的問題和階段,各展所長,最終目的,都是讓人健康、舒服地活著。

診室裡,第一位程序員的調理方案已經開好了。電腦屏幕上,是他的各項西醫指標,清晰地標注著哪些在正常範圍,哪些需要關注;旁邊的處方箋上,是蘇懷瑾手寫的中醫方子,柴胡、鬱金、合歡皮,都是疏肝解鬱的藥材;最下麵,是兩人共同簽名的生活建議:“每晚11點前入睡,減少咖啡攝入,每周三次頸肩拉伸運動”。

陽光透過窗戶,溫柔地落在紙上,給那些工整的字跡和數據鍍上了一層金邊,像給這份跨越了理念分歧的“中西醫和解”,蓋了個溫暖的章。

喜歡岐黃手記請大家收藏:()岐黃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嘉靖皇帝,成功修仙很合理吧 腦海一片林,異能全靠砍 養崽,從擺攤開始 賽博巫師入侵末日 我在無限遊戲裡撿男朋友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 惟願年年君不安 主神,你家小崽子又在發瘋了 風流人生從打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