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抬頭望向月亮門,"說曹操,曹操到——我們的最後一位雅集成員。"
“來了!”
話音剛落,薑晏已經踏著青石板走來,新中式襯衫配卡其褲,"周寧老師好、張儀老師好,柳洋老師好!"
“歡迎薑晏。”
“歡迎歡迎。”
“嗨,阿胤。”薑晏和三位老師挨個握手,然後跟最熟的顧胤擁抱,他張開手臂,給了顧胤一個大大的擁抱。
顧胤笑眯眯地回抱住對方,“好久不見。”
“薑晏,到我們遊學團來感覺怎麼樣。”
薑晏道:“很開心,能跟大家一起來體驗這個內容。不過說實話,來之前確實沒想到蘇州的雨這麼纏綿,感覺連呼吸都帶著水汽。”
引來幾人的笑聲。
張儀開口道:“你是我們《雅集手記》的第一個飛行嘉賓。”
"我帶來的線索,需要我們一起解謎才能知道要去的地方。"
"好,我們打開看一看。"周寧接過信箋,幾人立刻湊成一圈。
"第一個字我就不認識了。"柳洋指著箋上開頭的篆書,眉頭皺成個川字。
那字形彎彎曲曲,像是三枝交錯的竹節。
周寧故意逗他:"喲,我們柳大學士也有不認識的字?那可得讓柳洋老師告訴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哪裡?"
柳洋盯著那字看了半晌,突然一拍大腿:"~香館!"
他話音剛落,周寧和張儀就哈哈哈笑作一團,連顧胤和薑晏都忍不住輕笑起來。
彆看現在氣氛輕鬆,顧胤和薑晏心裡很清楚,但凡鏡頭前他們像周寧和張儀一樣大笑起來,等節目開播,黑子們就能剪輯出"後輩譏笑前輩"的通稿。
所以柳洋故意裝傻時,兩人都是克製的輕笑。
周寧接過薑晏手中的第二個簡帖,剛露出"昆曲園林"二字。
薑晏阻止了他的動作:"周老師,要解鎖這些風雅密碼,還要先隨我來——"他指向遠處水榭,那裡隱約傳來三弦的輕響,"聽,水磨調已經開場了。"
.
雨絲如簾,拙政園的黛瓦粉牆在水汽中暈染開一幅水墨長卷。
雅集遊學團的顧胤五人踩著青石板路走進秫香館時,簷角的銅鈴正隨著穿堂風輕響,像是在應和三百米外平江路上隱約傳來的評彈琵琶聲。
穿過聽雨軒時,顧胤輕聲問薑晏:"今天請假來的?"
他知道薑晏現在正在培訓,日程排得極滿。
"對,跟導演磨了好久才放我出來。"薑晏無奈道。
顧胤笑笑:“你的《江湖夜雨》我也看了,打戲很精彩。"他頓了頓補充道,"劇本不錯,鏡頭也很有意境。"
“謝謝。”
顧胤不是客套,這部戲確實拍的不錯,但如果主演粉絲沒打起來,成績會比現在還要好看一點。
現在外麵戰火連天,彎彎繞繞,打得天昏地暗,但不管怎麼說,目前來看,薑晏確實是獲益者,他這對副cp磕的人很多,周玲和俊輝也都提到過。
"培訓完就要進組了吧?"顧胤換了個話題,目光落在廊外被雨水洗得發亮的芭蕉葉上。
"是啊,就要去當辛勤的園丁了。"薑晏做了個澆水的動作,"對了顧胤,你的電影是不是要上映了?我看到好多營銷號都在傳定檔消息。"
"啊?顧胤你電影要上了?"張儀立刻來了精神,"什麼類型的?到時候我們組團去貢獻票房!"
顧胤無奈地擺擺手:"謝謝你們。都是營銷號傳的,吳導那邊正式上映日期還沒定下來。"
幾人說說笑笑穿過曲廊,很快便到了秫香館。
館前的荷花池裡,雨滴敲打著碧綠的荷葉,濺起一圈圈漣漪,遠處北寺塔的剪影在雨霧中若隱若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各位老師你們好。"身著月白長衫的園林專家沈先生早已等候在館前,他手裡展開一卷泛黃的《園冶》複刻本,封麵上"計成著"三個字古樸蒼勁。
“沈先生好。”
“先生您好。”
"今天我們要破解的第一道謎題,藏在文徵明設計的"與誰同坐軒"裡。"
他指著不遠處的扇形軒榭:"請根據書中"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的描述,用這些太湖石和芭蕉道具,在卅六鴛鴦館前還原"借景北寺塔"的經典造園手法。"
他話音剛落,幾個工作人員便抬來一堆形態各異的太湖石和幾盆青翠的芭蕉。
柳洋自告奮勇抱起塊形似臥牛的石頭往荷花池邊挪,腳下青苔一滑差點摔進水裡,被眼疾手快的顧胤一把扶住。
"柳洋哥小心!"薑晏也連忙伸手去攙,三人撞在一起,引得周寧和張儀在一旁偷笑。
"都怪這雨!"柳洋站穩後拍著胸口,逗得大家笑聲更大了。
"你們看,把這塊豎石擺在東側,"張儀已經蹲在池邊用竹篙比劃起來,"正好能框住對岸的香洲和遠處的塔尖,這就是計成說的"巧於因借,精在體宜"!"
他說著用竹篙在泥地上畫出簡易的示意圖,雨水順著他的發梢滴落,在圖上暈開小小的墨點。
顧胤蹲下身仔細端詳:"確實,太湖石的透漏瘦皺正好能當天然的畫框,加上芭蕉葉的掩映,既有層次又不遮擋塔影。"
他轉頭問沈先生,"是不是還要考慮光影變化?"
沈先生讚歎道:"顧老師說得對。文徵明設計時特意將軒窗朝向西北,就是為了讓夕陽西下時,塔影能恰好落在卅六鴛鴦館的地磚上。"
柳洋聽得入神,突然指著池中悠遊的錦鯉笑道:"那我們是不是還得學古人"濠梁觀魚"?"
一句話讓嚴肅的對話瞬間變回輕鬆的綜藝錄製,再次響起一片歡聲笑語。
而跟著他們移動的粉絲們,則在那裡拍的越發來勁,上下拍拍拍個不停。
喜歡選秀逆襲從祭天劇本成為c位出道請大家收藏:()選秀逆襲從祭天劇本成為c位出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